景區智能安防系統產品設計研究
時間:2022-05-11 04:29:52
導語:景區智能安防系統產品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智能安防技術大發展及景區安防建設出現新需求的背景下,以設計的視角研究旅游景區智能安防系統下產品設計的一般策略。文章研究了景區場景下的智能安防系統建設現狀與趨勢,綜合運用了文獻檢索、案例分析、實地調研等方法。分析了當下景區安防建設的痛點,總結得出該系統下的產品設計在景區綜合管理、景區保護、游客安全三個板塊上呈現全方位、多維度的設計需求。為業界提供景區智能安防系統下產品設計的新思路,以促進旅游景區各項管理的整體升級,助力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景區安防系統;景區安防產品;智能安防技術;產品設計;設計思維
伴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全面提高與旅游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旅游已經成為當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之一,這是旅游業面臨的機遇也是挑戰。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旅游業必須進入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的新階段,而景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建設正是其升級提質的關鍵基礎。得益于技術的不斷發展,安防已經走向智能化與普及化,景區智能安防建設開始獲得業界的關注。多數復合型景區有山有水、有人文也有自然,面臨著比智能樓宇更加復雜多變的安防環境,已然不能采用傳統大安防的舊思路。若引入設計思維對景區的安防建設需求進行梳理,得出景區智能安防系統下產品設計的一般策略,對于提高景區自身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更智能、高效、穩定的景區安防建設目標具有重要促進意義。
一、景區安防建設現狀與趨勢分析
(一)安防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據《2019-2025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專項調查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安防市場在過去5年內實現了翻倍增長,行業增速保持在13%。近年來智能化的安防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作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國內外各大安防企業開始致力于擴展安防產品新的應用領域。技術的進步將迎來新的行業突破,這給傳統安防相關產品的設計與應用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景區的智能安防建設逐漸成為業界布局的重點對象之一。(二)景區安防建設現狀與趨勢。我國景區安防建設現狀不容樂觀,攝像頭加安保人員的傳統模式依舊是多數景區的主要做法,如圖1所示。雖然智慧安防的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但基于景區的智能安防系統建設一直處于探索階段,相關安防產品的設計與應用更是匱乏。目前雖有利用高清視頻等聯網技術的案例,但本質上只是部分硬件性能的提升,解決問題的形式還停留在安裝攝像頭等舊思路。面對復雜多變的景區環境,安防建設在時空上更加復雜、在意外防治上更加難以預測、在突發事件上更加難以把控。攝像頭加安保力量的形式已難以適應當下旅游業發展的需求,傳統的安防模式不得不向更智能、全面的安防系統轉變。基于目前景區智能安防的發展現狀,要真正實現景區的安防管理由人防到技防、由被動防御到主動管控、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還需要進一步針對景區場景做相應的安防產品設計研究[1]。(三)景區安防產品的設計與應用。當前業界對基于旅游景區安防產品和設施的設計仍是依照智能樓宇等以視頻技術為主的大安防模式。現有安防產品類別雖多,但鮮有專門針對景區而設計的安防產品。由于景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建設起步較晚,雖在技術和社會需求的驅動下,一些高技術的安防產品在景區內得到了應用,但相關安防產品和設施所面臨的問題依舊突出。目前景區的安防設備普遍存在老化、不齊全、功能落后等情況。景區安防產品的設計作為一個復雜系統下的產物,需要重新定義。有效的設計需要滿足一大堆限制約束和用戶期待,包括形狀與外觀,成本與功效,可靠性與效用,可理解性與易用性,友好的界面。[2]在智能化安防時代,景區場景下的眾多安防需求有待開發,相關產品的設計急需一套新的定義來引起業界的重視。
二、案例分析與問題解構
(一)業界解決方案。隨著安防技術在功能上的不斷智能化和成本上的持續平民化,旅游景區智能安防建設的需求也呼之欲出。學術界及產業界對景區安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智慧景區、物聯景區等概念被相繼提出,但真正落地的景區智能安防解決方案卻是鳳毛麟角。業界對于景區安防的研究與建設還停留在把智慧城市通用的一套直接用于景區的安防管理,僅是將其作為城市安防下的垂直衍生系統,認為沒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開發。然而,面對著人們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景區安防暴露出來的問題將越來越明顯,如何讓傳統安防產品的設計與應用適用于景區環境,在人機關系、人機界面、產品自身語言、設計細部,景區特色,文化特征,生態平衡,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到有針對性顯得迫在眉睫。[3]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在景區安防場景已有較多的案例,近年來先后在杭州西湖、四川九寨溝等多個著名景區提供了智能安防的解決方案。本文通過相關案例的研究,總結了當前業界對于景區安防建設還存在以下局限性:1.系統缺乏匹配性;初步的景區智能安防系統基本照搬于智能樓宇等大安防模式,在系統匹配性上存在諸多漏洞;2.產品缺乏針對性:采用的高技術安防產品并非基于景區場景而設計,在功能與形式上難以對景區的安防痛點有針對性;3.產品定義狹隘:業界過度側重視頻技術的運用,對于景區安防的定義過于狹隘,導致景區安防局限于監控,難以在其他維度發揮作用。(二)景區安防系統問題解構。業界當前的安防產品開發思路是先有一個技術,再基于技術延展普適型產品的技術導向型思維。相較于技術導向型,設計思維導向型的安防產品開發思路是一種倒推的做法,產品的設計開發更具功能的針對性與使用的人性化。設計思維具有多維度、多方向、易協作、創新性等特點。能夠為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更加廣闊的視野。[4]設計思維能為技術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應用,在利用技術之前從問題出發,將復雜混沌的景區安防痛點解構成清晰理性的設計需求后進行清晰的產品定義,再轉化為技術層面產品。當前景區安防系統的產品開發便需要利用設計思維進行市場細分和產品定義,用設計來精準定位景區場景下智能安防系統的真實需求,根據真實需求來設計針對性的安防產品。由于影響景區安防建設的因素來自多個方面,本文基于景區安防系統的復雜性,從設計思維的角度將其解構為三大板塊,如圖2所示,分別是景區綜合管理、景區的保護和游客的安全三大景區安防建設的關鍵利益相關方。景區安防便可以三大板塊為基礎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以厘清系統內各要素間的聯系,洞悉各要素的設計需求。以景區綜合管理、景區保護、游客安全三者為基本板塊,景區安防系統的設計問題便可解構成多個維度,如圖3所示。在景區的綜合管理方面,構成景區綜合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技術管理與經營管理;在景區的保護方面,影響景區保護板塊的主要因素有景區自然資源保護、景區人文遺產保護與景區公共設施保護等;在游客的安全方面,游客安全板塊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游客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旅游體驗與行為規范等。(三)系統分析模型構建。多維度的景區智能安防系統下各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在景區綜合管理與游客安全的關系上,大部分景區將綜合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管理人員的培訓與管理模式的引進上,忽視了游客的作用。對于游客在景區內行為的規范和引導也是提高旅游景區綜合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反之,景區綜合管理也是游客安全的主要保障;在景區保護與景區綜合管理的關系上,景區的保護并非由安全管理單一負責,綜合管理下的各系統對于景區的保護都有著重要意義。反之,景區綜合管理系統除了受景區管理水平的影響之外,一個良好環境的景區也能夠正面促進景區的綜合管理;在游客安全與景區保護的關系上,游客的安全不僅受到景區安保人員的保護,良好的景區環境也能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反之,對于游客行為的規范和引導是對游客安全負責的同時,也有利于景區的保護。因此,游客安全、景區保護、景區綜合管理三者之間兩兩互相影響、互相維持,這種互為的關系構成了如圖4所示的景區安防系統。景區智能安防建設是一個大系統,系統的復雜性決定了安防產品的多樣性。傳統景區安防產品的單一性、安防措施的分散性將難以適應新時代下的安防建設需求。針對旅游景區安防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應基于景區安防系統下的現實問題而構建,以系統各維度間的影響因素為需求點設計相應的安防產品,將景區三個板塊下的多個維度串聯起來以盤活系統內各個因素。
三、景區智能安防建設痛點分析與設計策略
(一)痛點分析。景區安防建設現處于傳統安防向智能化安防的轉型階段,部分建設了智能安防的景區存在現有智能安防設備難以對應其真實需求的問題。這便需要設計思維的介入,以尋找景區智能化安防系統建設下的準確產品定義。設計思維具有綜合處理問題能力的性質,能夠深入了解問題產生的背景以及文化語境,能夠針對當下問題催生洞察力,進而尋求創造性的解決方法,最終能夠通過理性分析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5]面對當前諸多景區安防建設上的漏洞,安防系統需要重新架構,系統內產品的設計也需要重新定義。通過實地調研與案例比對,本文以設計導向的景區安防系統分析模型為問題研究架構,將現有景區安防系統及其產品的痛點放在景區綜合管理、景區保護、游客安全三大板塊上進行多個維度的需求分析,總結出了以下關鍵痛點:1.景區綜合管理方面的痛點。(1)在安全管理方面:復合型景區幅員遼闊,工作人員常疲于應對各類安防事件;傳統安保力量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反應慢,安防停留在人工排查、事后調查上;現有安防系統與景區真實需求的匹配度低、產品針對性差;現有安防系統完整度低、設備難以布局景區全域;現有安防產品開的發主要以技術為導向,以致產品類別單一、創新性差、外觀粗糙、難以滿足景區安防的多種需求;現有產品易用性差,技術型產品的操作不夠人性化;現有產品性能及穩定性較差,常出現誤報、漏報、延報等情況。(2)在信息管理方面:現有景區安防產品難以協同作用,屬于封閉式系統;當前景區內信息收集、存儲、顯示與分析相關設施建設的不完備限制了信息管理的發展;傳統景區信息屏幕的傳遞效率低,難以得到游客的關注。(3)在技術管理方面:當前景區管理人員的從業結構學歷普遍偏弱,缺乏專業的景區管理知識;多數景區管理者在景區的建設開發上缺乏獨特性、創新性、參與性;旅游業界對于數據收集和應用缺乏認識,景區安防建設有待智能化升級。2.景區保護方面的痛點。(1)在自然資源保護方面:多數安防措施只保護重點對象而景區內其他資源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部分管理者盲目開發景區各項資源,致使其遭受毀滅性的破壞;一些安防措施過于直接,如景區安全防護網不僅成本高還影響動物的正常活動;地質地貌的自然退化無法及時監測與應對。(2)在人文遺產保護方面:多數景區面對火災威脅時難以做到快速反應和有效應對;游客對人文遺產的破壞行為難以第一時間被發現并制止;難以對因年代久遠導致的古建筑自然風化提前預警及時反應;一些安防設備的不當應用間接造成了人文遺產的破壞情況。(3)在公共設施保護方面:景區復雜環境下的老舊設備運維成本高、故障率大、難以及時報修;景區公共設施及安防設備難以避免動植物活動的影響;景區復雜的環境挑戰著硬件性能的壽命及穩定性;部分素質低的游客刻意損壞景區公共設施;現有設施設計上存在缺陷、安裝與建設上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的問題。3.游客安全方面的痛點。(1)在游客人身安全方面:人群聚集、爭執吵鬧等突發事件常有發生;危險的自然環境、建設不當的基礎設施等直接威脅著游客的安全;游客經常不顧景區告示作出攀爬、跨越等危險行為。(2)在行為規范方面:部分游客隨地大小便,亂扔垃圾、亂投喂食物、在樹上刻字、偷盜珍貴動植物、進入未開發區域等危險行難以及時有效制止;景區安全防范的建設僅是將文字直接印刷在標示牌上,傳達性低、作用非常有限;(3)在游客旅游體驗方面:在安防建設上缺乏科學的規劃與標準,保護措施過于粗糙甚至暴力,直接導致了游客的旅游體驗感變差;景區內物品遺失大多難以找回;大多數景區旅游項目的同質化問題嚴重,影響游客的逗留時間與消費欲望。(二)設計策略。景區智能安防系統的建設不僅是游客及景區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旅游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但業界的解決方案并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景區需要一個基于其真實需求的智能安防系統,系統內安防產品和設備的設計都具有針對性,該系統可以方便景區的綜合管理、保障景區和游客的安全,從而構成安全的旅游環境。隨著現代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在景區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安全管理,防止各種偷盜和暴力事件的發生已迫在眉睫。[6]本文通過痛點分析及需求轉化,得出以下景區智能安防建設的設計策略:1.景區智能安防系統的構建策略。(1)提高安防系統的匹配性:構建一個從景區綜合管理、景區保護、游客安全三個板塊出發的全方位安防系統,根據不同場景需求設置多種安防產品和設備;智能化安防系統的構建為景區的管理提供更為科學詳細的規劃建設策略,讓景區的建設發展得以長期可持續;(2)增強系統聯動反應能力:建設一個聯動反饋的智能化安防系統,充分發揮技防和人防的結合;建設一個能夠對景區安防事件進行快速有效反應的安防系統,事件發生前能及時預警、事件發生中能有效配合行動、事件發生后能降低事件的影響;加強安保人員應急演練,提高和安防系統的合作契合度。(3)擴大安防建設的維度;建設多維度景區安防系統,覆蓋景區安防的多種需求以提升管理效率;將游客作為景區安防建設的重要力量;通過安防管理進行游客行為分析以增加商業機會,不再局限于安防本身;安防建設將旅游體驗考慮在內,優化游客用戶體驗以提升景區綜合競爭力;2.景區智能安防產品的設計策略。(1)提高安防產品針對性:安防產品不再局限于監控設備,針對景區安防各細分場景的需求而設計開發;做全域布局的空間化無死角安防,彌補保衛力量的不足;安防產品與設備的外觀形式需對景區環境、人文特色進行適當修飾協調。(2)增強安防產品的易用性:安防設施的硬件和軟件需設計得傻瓜化,安保人員得以用更低的時間及認知成本掌握系統內各種設備的使用方式;產品和設備的購置成本、安裝成本、檢修成本低;利用區別于傳統景區分散化的可視化管理方式,使管理更加集中、有效率,節省人力成本;(3)擴大產品智能化屬性:安防產品的開發需利用最新安防技術,設計即時反饋和智能聯動的智能安防化設備;設備脫離有線的束縛,可在景區復雜地段布局;能夠全時無休地進行全天候安防;安防設備可以收集大數據輔助管理決策。
本文以設計導向的景區安防系統建設思路,構建了一個基于旅游景區真實需求的智能安防系統,讓安防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更加適應景區真實需求。通過該系統下各維度上相應安防產品的設計,可構建一個基本版的景區安防系統,系統內其余各類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便可以基于該系統展開,以構成泛在的景區智能安防系統。改變傳統景區安防的被動局面,以主動安防的方式,實現安防的智能化,讓景區在智能化安防的建設下擁有更加健康長遠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黨安榮,張丹明,陳楊.智慧景區的內涵與總體框架研究[J].中國園林,2011,27(09):15-21.
[2]唐納德•A•諾曼,小柯.設計思維[J].設計,2015(12):115-122.
[3]張凌云,黎巎,劉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J].旅游學刊,2012,27(05):66-73.
[4]盧夢得,張凌浩.設計思維,為改變社會而設計——社會問題的設計解決之道[J].設計,2013(09):185-187.
[5]黨向前.以設計思維指導傳統手工藝產業擺脫紅海市場[J].設計,2017(05):92-93.
[6]李少華.景區高清智能安防系統解決方案[J].中國公共安全,2013(05):117-121.
作者:鄭勇祥 劉顏楷 單位:江南大學設計學院
- 上一篇:產品設計綜合能力預測分析
- 下一篇:適老化沐浴設施產品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