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綠地中心的建設設計

時間:2022-12-23 03:51:21

導語:試議綠地中心的建設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綠地中心的建設設計

1城市設計項目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大望京地區核心地帶,距東直門15km,距首都國際機場11km,被稱為北京的門戶重地,建有一系列地標性商業大廈。項目規劃建設集高檔辦公、商業商務、文化娛樂、服務式公寓于一體的新型城市綜合體,建成后將成為大望京地區新的地標性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城市發展戰略意義。綠地中心跨越了大望京兩個重要的軸心———中央公園軸線和望京區軸線,是大望京的形象工程,也是弘揚企業精神的重要地標。該項目由625、627、629三塊地毗鄰組成,三個地塊整體呈中心對稱布置,主體突出,整體布局自由靈活。北側隔大望京二號路與大望京商務中心區集中綠地相望,且跨綠化帶一個街區,即為大望京公園,具有良好的環境優勢。建筑群的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對環境的尊重,以及注重引入綠化,調節辦公環境的氛圍。625地塊西南角設計最低的九層辦公樓,減少建筑群對城市十字路口的壓迫感,塑造豐富的城市界面形象。627地塊西側的商業樓23.9m,減少了同地塊260m的辦公,服務式公寓對道路的壓迫感,使人群更加容易接近。629地塊的東北側設計較低的裙房,減少建筑對城市交叉路口的壓迫感,利于更多人流的導入。建筑規劃中并沒有一味追求土地利用最大化,在滿足容積率的基礎上,通過對建筑高度的調節,減輕了城市高層群體建筑對城市環境的壓迫感。綜合體中的塔樓部分,因其高度的優勢往往作為標志性的元素,為城市形象做出貢獻,相對低的部分則解決了群體與環境的關系。不是生硬的,肆無忌憚的出現,每單棟樓高度的確定都有它的原因,表現出建筑設計對環境的理解和尊重。

2場地設計

場地設計中并沒有用建筑滿鋪基地,適當地留出了綠化面積,使辦公群有了呼吸的空間,打破了環境的壓迫感,使公園成為了整個區域的中心,充分體現了與環境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625地塊東北角布置公共開放空間,引入大望京公園綠化帶,成為大望京公園“呼吸細胞”的一部分。627地塊的西南側設置公共綠地,更好地導入望京中環路的人流。該項目場地具有良好的可達性,三個地塊的南側為大望京街,北側為新望京干道,東側為大望京二號路,西側為望京中環路,中間聯系有大望京三號路及大望京四號路,主要的交通干線四通八達。625地塊的主要入口分布在地塊的東、南側;627地塊的主要入口分布在地塊的南、北側;629地塊的主要入口分布在地塊的北側。建筑場地與主要道路之間插入的大片綠地及廣場,建筑物本身出入口的科學安排,使得3個地塊牢牢的扎根于大望京CBD的交通網之中,依原有路網而生,而使其更加通絡,方便了項目中建筑物的使用者,也造福了經過者。

3單體設計

625地塊項目與627、629地塊項目統一規劃,共同形成一組完整的城市商業辦公綜合體。充分考慮了相互間的空間關系及功能配置,為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觀及功能做出了貢獻。項目主體建筑為三棟辦公樓,分別為9層、20層、31層。地下部分為商業、機房、車庫等設施,并在地下二到五層與627地塊項目地下連通。在本地塊西北角設有與2號樓主體相連的下沉廣場,將城市室外空間與本項目地下商業街聯系在一起,并通過地下二層的通道可直達627地塊大型商業中心,方便周邊人流及從西北方向乘坐輕軌的人流進出商業空間,提高區域城市空間的綜合利用率。北京綠地中心625地塊建筑效果圖Fig.6Theconstrctioneffectchartof625plotinBeijingGreenlandGroup其中1號樓地上9層,首層為辦公大堂,二層以上為大空間辦公及大、小會議室等。平面布局為十字形,將樓座分成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自成體系,均有獨立的首層大堂、專用電梯、衛生間等設施,同時也滿足消防疏散等相關技術要求。

同時每單元在首層均有自己的室外空間及下沉天井,方便各單元用戶獨立使用,互不干擾。創新的核心筒設計與平面布置,每個辦公空間都有270°(三面采光)的景觀面,使用空間組合有多種可能性,可供2~4家公司分別租用,為不同規模的公司提供靈活自由的高品質的辦公空間。1號樓高度相對較低,對其第五立面進行了景觀化的處理,屋頂布置金屬百葉對機械設備進行遮擋,提升周邊高樓視野內的景觀品質。地下一層設置四個L形下沉庭院,引入光線與空氣,提升地下一層建筑空間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該單體建筑設計是辦公樓平面的創新發展,主要體現在將自然環境引入,使內部辦公人員可以釋放壓力,親近自然,有別于一般的辦公大廈冷漠和刻板的氛圍,對提高辦公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林楠王珂趙珊單位: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