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服飾創新設計探究

時間:2022-04-07 03:49:04

導語:傣族服飾創新設計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傣族服飾創新設計探究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己別具特色的文化,其中服飾是具有代表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一。服飾是一個民族的標本和名片,也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傣族擁有眾多的美麗服飾,目前對于傣族服飾文化進行繼承和創新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導致傣族服裝等相關產業還存在很大的改進及發展空間。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傣族服飾在新時代的創新和發展,繼承和推動傳統的傣族文化的進步,促進當地的經濟改善。《中國少數民族設計全集.傣族》一書中對于傣族的服裝和裝飾搭配分門別類地展開分析和介紹,為傳承和創新傣族的服飾提出了全新的設計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中國少數民族設計全集.傣族》一書是傣族文化的分卷。本叢書旨在搶救我國少數民族獨特的設計和文化,全面并詳細地展示了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在本傣族文化的分卷中們,作者從傣族地區的傳統建筑、特色的服飾、傳統的飲食文化、生活工具、生產用具、傳統民俗和習慣、宗教信仰、特色雕像等諸多方面出發,精心選取了約一百五十多個傳統的經典案例,對于其中的設計靈感、設計的特點、外在的表現形式、審美文化價值、歷史內涵等方面進行了深人的講解和分析,并且搭配了大量的實地考察所拍攝的圖片,多角度、全方位地向我們展示傣族人民的傳統設計成就;傣族地區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該書對于我國傣族傳統服飾的發展進行了概述。傣族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并長期居住在我國西南地區,在語言方面和文化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性。由于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傣族人民的服飾文化也具有明顯的特色。如西雙版納等地區的傣泐,所穿服裝比較輕盈,造型簡單不復雜,色調也比較溫和;德宏州地區的傣訥比較習慣于穿短衫和黑色的筒裙,戴高筒帽子;性平地區的傣亞穿著主要以開襟的短衫為主,在裙子上裝飾鮮艷的布帶,制作工藝比較復雜,顏色比較豐富;元江等地的傣格所穿著的衣服比較寬松,袖子大且長,下身不穿傳統的筒裙,而是穿褲子。新中國成立后,傣族建立了自治區,在與漢民族的服飾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基礎上,傣族的服飾文化也隨之開始走向了更廣闊的世界,甚至走出了國門。

該書介紹了當代傣族服飾發展的創新設計。為了適應新時代以來的生活生產方式變遷的要求,推動服飾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傣族服飾進行了創新設計。在款式上,增加了許多現代化的元素,在保留整體的緊身上衣、筒裙的基礎上,對于衣領、袖子和裙擺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和改良。外罩更加緊身,致力于突出女性的曲線美,筒裙增加了拉鏈,會讓穿脫更加方便。在色彩上,主要選擇以紅色、藍色、黑色等明亮、鮮艷的顏色為主色調,在內衣的色彩選擇中則保留了原本的白色、粉色、肉色等簡單素雅的色調,突出女子的冰清玉潔。在面料上,不再使用自己手工紡織的土布,隨著手工業的讓步和工業化的飛速進步,傣族服飾在面料方面主要選擇了市場上常見的各種面料,如棉麻、蕾絲、聚酯纖維等,使得服飾的設計和制作更加方便,也有了更大的設計空間。在裝飾上,不僅僅使用原本的串珠、刺繡等材料,也與時俱進地增加了時下流行的水鉆、花邊、蕾絲邊等對服飾進行裝飾,讓服裝看上去更加精致,更加具有層次感和設計感。該書探討了創新發展傣族服飾文化的重要意義。對傳統的傣族服飾文化進行創新有助于促進西雙版納等地區的經濟發展,并為服飾的設計提供全新的思路,在堅持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增加服飾的文化內涵。同時,創新傣族服飾文化還有助于響應新時期一帶一路的號召,加強傣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溝通和交流,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繁榮世界的文化。傣族服飾文化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傣族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一脈相承,處處都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并在服裝上得以彰顯。因此,發展和創新傣族的服飾文化不但承載了傣族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也有助于弘揚傳統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信。

傣族的服飾文化是傣族人民的重要文化標志,記錄了傣族悠久的歷史,承載了傣族人民的精神風貌、獨特的審美取向和價值選擇,表現了人們堅韌的生命力、高尚的品德和獨特的思想,成為傣族人民新時展和前進的精神支柱。傣族服飾文化豐富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國服裝藝術中的一塊瑰寶。傣族服飾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需要,既加強了民族交流,也增進了民族團結。

《中國少數民族設計全集.傣族》一書通過對傣族文化全方面的展示和介紹,有助于啟迪我們發揚新時代的社會主義美學,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文化觀,同時還有助于推動傣族服飾文化的發展,推動我國服裝設計等相關產業未來的進步。

作者:劉陽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