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扎染服裝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5 04:01:08
導語:數碼扎染服裝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扎染及其分布
1.扎染的源起
根據史書記載,扎染藝術最先出現的地方在中國,有研究者證實,亞洲很早就有關扎染工藝的書,瑞士人類學家AlfredBuhler認為,扎染工藝很有可能上在技術層面上發展的過程中,分別有好幾個地方同時起源的,再經過不同的種族不斷的進行著一些新的嘗試,再改造,加上互相之間的交流,使得每個民族特色傳至其他地區,并相互影響著。
2.扎染的分布
由于早期的扎染是由自然界許多的植物、礦物能對天然纖維著色,因此扎染分布很廣,其中主要分布分別為亞洲的中國、日本、印度,非洲的西非,尼日利亞,還有南美洲,秘魯和中東古代的歷史遺跡中均有發現扎染織物,傳統扎染遍布全世界,因地方特色文化不一樣,所創作的作品也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及其本土文化的特征,中國的扎染應該說不但使用得早,技術也很嫻熟,并隨著中外交流頻繁,使很多技術都傳到了國外,其中日本的扎染就是在唐朝最鼎盛的時期(當時日本的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的,在我過比較有有影響力及其產量大的地區就是云南的大理白族,至今還保存著它們特有的圖案,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圓菊花圖案,蛾蛾花圖案、幾何形圖案。
1.數碼扎染的紋樣的特點
傳統扎染藝術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各地出現,源于工藝技術比較簡單,主要是根據構思好的圖形,再在面料上進行縫、扎、染等一系列的操作,最后得到相應的紋樣,由于纖維質地的面料的滲透作用,織物會出現層次很強的色暈,即使是同一圖形的設計,因不同的扎法、不同的松緊度,不一樣的浸水的飽和度,水溫的不同都會讓作品產生千變萬化的結果,因此在設計中會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數碼扎染剛剛好可以填補這個空缺,數碼扎染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可以通過電腦軟件先設計好扎染圖案,運用現代設計的理念和意識進行“數碼思維”數碼扎染藝術借用計算機的優勢生成各種仿制、渲染、暈化的效果再進行重組合成,產生各種有序的、無序的、科幻微妙的、藝術等等類似傳統扎染工藝的設計元素,但又有別于傳統扎染,數碼扎染所出現的一些渾然天成的肌理效果,比如水彩畫法中的濕畫法產生的暈化的效果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又能繪制出韻化,云紋等特殊的效果,甚至可以繪制出科幻的、立體的、3D的效果,這些都會給時裝的裝飾圖案注入新的視覺效果。
2.數碼扎染的紋樣處理手法
由于數碼扎染藝術是通過計算機去控制的,你改變某一參數,效果就會出現無數種另類的,全新的,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的扎染圖案,對現代服裝圖案設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由于數碼扎染不受制版的限制,加上配色也不受套版的限制,所以在服裝創意的設計上如魚得水,可以根據市場的流行元素及其導向進行系列的設計創意和設計,在極其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大批量的的“創意個性化”的方案,方便客戶和網上買家進行挑選和下單,這樣既符合當下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求,同時也適應了現代服裝設計的創意設計的多元化的需求。
3.數碼扎染紋樣的應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們不再滿足于先前的時裝推行的“面料至上”“裁剪結構”的觀念,他們開始追求個性化的時裝,數碼扎染作為一種新的設計手段給現代的時裝設計注入了新的血液,即興創意三維肌理美感的原創性的技術給傳統的“平面”服裝植入了浮雕立體藝術的因子,豐富了服裝視覺效果和表現技法,讓現代服裝設計更加充滿趣味性,今年來,我國從事現代扎染研究開發的設計師通過反復的實驗,得了科學詳實的材料記憶數據,并優選出不同組份的國產新型面料,創建的具有開放性的國產優化的成型記憶的面料數據庫,完全能適應數碼扎染對裁剪載體提出的要求,其中創作的原理是將面料和成衣按照服裝設計要求設定工藝,輔以鏤空、機繡、貼布等工藝元素后進行再次設計,數碼扎染藝術以豐富變化的肌理圖形及其抽象寫意的審美的藝術品位,給予消費者一種愉悅感的視覺,意大利著名品牌PRADA曾經的春夏,秋冬的時尚女裝里面,就有數碼扎染與立體效果的機繡繡花工藝結合,還有數碼扎染與珠片工藝的結合等元素加入了系列的時裝設計中,掀起了一股設計新視線的工藝,領潮高級工藝女裝的時尚地位。
4.數碼扎染紋樣的題材
在紡織品工業尚未發展以前,傳統扎染多以一些自然界中的花草植物、鳥事魚蟲、風景或一些幾何圖形,由于工序多,費時費工,人工費昂貴,因而在現代印染產品的沖擊下,數碼扎染藝術應運而生,數碼扎染不但解決工序的問題,在題材上的創作也大大的豐富了,它包含了傳統扎染的題材,在這個基礎上數碼扎染的題材的取材更廣,比如浩瀚的星空,世界經典的名畫,建筑物、風景、人物等。
三、結語
數碼扎染藝術,個性鮮明,不但讓“平面”的服裝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符合現代消費者對時裝設計的要求,讓現代時裝設計更加柔性化,創造有“個性化”工藝文化,數碼扎染是區別于傳統扎染和工業印染的一個新興領域。數碼扎染的新特性結合了現代印染技術和先進手段,融入了現代時尚面料,符合了未來市場上的“未來時速”的要求,并以極其豐富創新精神的圖案創造,為時代審美文化所容納,給現代服裝設計的應用帶來了新鮮的生命力。
作者:陳開俊楊樹彬單位: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實用美學平面設計論文
- 下一篇:影像技術下服裝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