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系列設計規律研究
時間:2022-03-22 04:15:05
導語:服裝系列設計規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服裝系列設計的基本特征,系列服裝設計方法以及服裝系列設計元素三個方面對服裝系列設計進行規律性探究。通過本文能充分了解服裝系列設計基本規律,能幫助在校學生及設計師更有效的進行服裝設計。
關鍵詞:系列設計;規律系列
服裝設計是為了銷售給零售商或直接面向消費者設計和生產的一些列服裝、配飾或者產品。同時在服裝設計課程作業及服裝設計大賽中也經常使用這種設計形式,同時找到服裝系列設計規律對于服裝設計在校學生及服裝設計從業者是至關重要的。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服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企業,必須要有足夠豐富的款式數量,以盡量滿足消費者的各種搭配和穿著需求,這不僅提高和提升了服裝產品的商業價值,而且也盡可能地減小了經營風險。在服裝設計中,我們通常將在同一表現主題下的一組相互關聯的成組成套的服裝群體稱為系列服裝設計。
1系列設計的基本特征
數量、共性和個性構成了系列服裝設計的基本特征,也是構成系列形式的三個基本要素。1.1數量要素。系列服裝必須是由若干個單套服裝共同構成的。數量是構成系列的基礎條件。系列服裝少則二套,多則不限。通常我們把二至五套的服裝組合歸為小型系列;六至九套的服裝組合歸為中型系列;九套以上的組合歸為大型系列。1.2共性要素。能形成一個系列,具有共性是首要條件,只有每件服裝有了共通點,才能把整體聯系在一起。在具體的設計手法上,就是在統一的設計理念和共同的設計風格之下,通過追求相似的形態、統一的色調、共用的材料、類似的紋樣、接近的裝飾和一致的工藝處理等,從而使視覺心理產生連續感和統一感。
2系列服裝的設計方法
除系列設計基本特征外,了解系列設計方法也至關重要,系列服裝涉及到多套單體服裝的群體發展過程,與單套服裝的設計方法雖有共通之處,但也不盡相同。2.1基礎延伸法。所謂基礎延伸法就是根據設計主題,先設計構思出一套服裝,再將這套服裝作為基礎款式,然后根據基礎款延伸設計出符合系列設計基本特征的其他款式?;A款式確定后需找到相似相近的設計變化,設計師需做到既不脫離基礎款,又具有延伸性與創意性,并在此基礎上延伸出多種款式。2.2整體宏觀設計法。所為整體宏觀設計法就是,根據設計主題要求對服裝品類、數量和整體風格做出宏觀性的規劃與安排,再根據整體逐一完善設計方法。這就需要設計師具有大局與宏觀意識,需要做好系列的整體策劃工作。系列中,有幾種款式,幾種類型,分別有幾種變化,系列整體以什么類型的服裝為主。并用整體宏觀視角進行整體變化,在基本獲得認可后,再對每套服裝的細節進行逐步的深入設計。
3服裝系列設計元素
3.1服裝面料元素。對于進行系列服裝設計而言,了解面料的特性與品質是十分基礎和重要的。對于一件服裝來說,面料的選擇是決定整個系列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素。面料的質地和手感將會影響服裝的廓形,它決定了服裝的懸垂度。在進行系列服裝設計時,運用不同質地、性能的面料組合搭配或進行對比是最主要的設計手法。通過面料改造設計方法,運用印、染;堆積;褶皺;縫、繡;拼貼;編織;重組破壞等設計方法達到對面料的二次創作。3.2服裝色彩元素。服裝色彩在系列設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既可以表達服裝情緒,又可以確定服裝風格。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色彩搭配能使服裝整體設計更加突出,同時也可以掩蓋其他設計元素上的不足。運用色彩明度、純度、色相、色彩情緒、層次、呼應等設計方法,可使系列服裝設計更富有變化。3.3造型與細節元素。在造型設計中,服裝形態的寬與窄、大與小、松與緊、長與短、正與反、疏與密等變化,經過運用可以產生多種多樣的形式。當系列服裝需要采取同種形態的廓形時,可以通過調整局部和細節形態而獲得變化,如改變口袋大小和位置、領口的高低、移動門襟位置等;相反地,當需要局部設計趨向一致時,可以改變服裝的廓形來獲得變化,比如通過改變上衣或下裝的長短關系獲得不同的上下裝比例、通過調整放松量改變服裝的松緊關系等。3.4服飾配件元素。服裝配飾在服裝系列設計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若服裝系列整體過于簡單,可通過富有創意的服飾配件進行補充。在系列服裝設計中,不僅可以利用相同或相似服飾配件,以獲得風格上的統一,還可以利用不同造型或者色彩的服飾配件,以求得變化。在進行系列服裝設計時,需理解與明確系列設計的基本特征,理清思路,注意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協調,保持統一但具變化感,把設計元素進行合理的分配。
參考文獻:
[1][蘇]詹金•瓊斯.國際時尚設計叢書•服裝:時裝設計[M].張翎.中國紡織出版社,2013.
[2][美]史蒂文•費爾姆(StevenFaerm).國際時裝設計基礎教程2:系列時裝設計與應用[M].曹帥.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
作者:李鑫單位:長江職業學院
- 上一篇:服裝設計仿生元素研究
- 下一篇:溶洞風景區入口景觀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