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院校廣告設計設置研究
時間:2022-12-12 09:34:09
導語:藝術類院校廣告設計設置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市場經濟的發展對高校廣告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單純的以課堂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以就業為導向“訂單式”人才,重視實踐性教學,培養學以致用的應用型人才是廣告設計專業教學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
關鍵詞:就業;“訂單式”人才培養;廣告設計;專業設置
一、當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短板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藝術設計類專業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日趨明顯,設計形態在美化社會的同時帶動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對設計形態的展示也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廣告設計作為有目的有計劃的藝術創作活動,無論從主題、功能、還是形態表現上都與社會發展、經濟效益和使用要求等緊密相關。與此同時,藝術設計類專業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不再是單純的藝術類創作,而是具有實踐性的綜合性學科,也不再是閉門造車的靜態教學,而是深入社會和企業的實踐性教與學的互動。由于藝術設計專業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特點,高校在廣告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上應該采用創新開放的模式。要了解用人單位的人才需要,深入企業一線展開廣泛的調研,掌握設計市場的發展動態,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聽取企業專家對高校教學培養人才的建議。從教學計劃的制定,到課程的設置、教學實踐的展開,以及后期畢業設計的完成,都要有針對性,培養學以致用的應用型人才。采用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培養人才模式是以學生就業為主要目標,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順應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廣告設計專業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廣告設計是指通過特定的媒體向社會大眾告知的行為,是將廣告目的通過設計形式表現出來的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課程,不能單單依靠課堂的教學,要加強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關聯,采用各種開放式教學達到教學效果。而現階段廣告設計作為一門應用廣泛的課程和專業,卻以單向封閉式教學為主要模式,學生畢業后不能熟練公司操作滿足社會所需,所以改變教學模式刻不容緩。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發揮企業和高校的優勢,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校企雙方在相互支持的情況下,優勢互補,資源共用,利益共享,促進生產力與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它是將理論課程結合實踐教學的方式之一,是一種校企合作的產學結合方式。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本質上是企業和高校聯合培養人才,包括制定教學計劃,展開人才培養工作,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三、高校廣告課程教學中采取“訂單式”教學的策略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了解市場需求,根據近年來廣告市場與文化市場的發展趨勢,通過實地市場調研和網絡調研等多種方式,搜索關鍵詞和相關研究文獻,研究社會發展趨勢以及行業之間的相互關聯。調研的渠道和角度可以從多方面進行,關注網絡關鍵詞的搜索,廣告公司招聘崗位的職責要求等,分析市場需要和企業所需,在多方面調研的基礎上得出結論,作為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現實依據。其次結合社會所需制定培養方案,借鑒國內外院校教學經驗,結合高校自身辦學特色,找到突破點。再次對廣告行業的發展要有清晰的認識,對其發展趨勢做相對準確的數據比較,總結出人才素質培養的核心內容。廣告設計課程體系的模塊設置體現行業的“技能要求”,課程的設置從基礎課程到專業課程要目標清晰、循序漸進。從前期的素描、色彩、設計構成等到中期的專業課學習以及后期的設計實踐,每一個小模塊的設置都滲透專業素養的培養,如創意思維能力、美術表現能力、計算機運用能力、文字描述能力、市場策劃能力等,還有創意表現的手繪能力與素描、色彩、速寫等基礎課程,而軟件類課程的設置應該結合具體的課程。通過系統性的學習,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挖掘學生某一方面的突出技能,使他們輕松駕馭未來的工作。循序漸進地開設相關課程,將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相結合,將課程分為理論與實踐兩部分,實踐部分與企業“訂單”相配套,在理論學習中融入實踐,這樣才能學習目標明確,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教學培養方案要體現培養綜合素質。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表達溝通能力、設計轉換生產力能力、廣告策劃與表現能力、創意策略與文字表達能力、傳播媒介與傳播導向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在教學計劃中體現出來。要改革廣告專業的課程考核方式。廣告設計是一門綜合類實踐課程,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所以考核方式也應該靈活變通。基本的美工能力、軟件應用能力、根據市場需求制作設計作品的能力、熟練設計流水線的能力、善于突出產品優勢和了解市場的能力,都應該作為考核的內容。(二)實踐教學模式的制定。廣告設計專業是一門綜合類實踐類專業,在教學中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在實際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在教學中,應用企業“訂單”的實際項目操作,將理論貫穿于實際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所提及的工作室制和項目式教學等方式。1.學生團隊式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團隊為主體的專業類工作室,以企業或者有實戰經驗的教師為指導,以實戰課題為內容的工作室教學模式,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合作完成。在實踐過程中,合理分工,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優勢,取長補短,發揮團隊精神,在培養設計能力的同時,培養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廣告設計專業的團隊建設模式,應該是在具體“訂單”的任務下達中,由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各自優勢自由組合分組,明確分工任務。以廣告設計課程為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分為創意組、美工組、調研組、制作組等,通過分工合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優勢,各組之間可以相互相討論,共同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利用專業的實踐經驗進行指導。學校根據課程具體要求,配備相應設備,有相關的機器設備,可以制作實物,直接用于生產。2.校企合作的項目式教學模式。廣告設計專業與企業和社會的聯系緊密。加強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根據共享的企業資源,將項目帶入到教學中,企業也能通過這種活動儲備人才。學生在活動中積累工作經驗,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在實踐過程中采用真實案例并在直接和客戶面對面交流,在學校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操作,分階段分步驟完成任務。既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了動手能力,又實現了專業與行業的接軌,檢驗了設計與制作的能力。3.加強與就業單位的對接。以就業為導向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要加強就業單位與高校的對接。根據市場需要積極調整教學模式,針對性地采用培養策略,將高校的教學和社會需求密切對接。根據社會需要調整,取長補短,結合自身情況汲取新的教學理念,提高綜合設計能力。4.注重學生的實踐訓練。應用型設計人才的培養,目的在于增強實踐能力,提高設計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要制定出合適的教學方案,在教學計劃中需要增加實踐環節,在實踐中尋求真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實踐類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多種互動模式,開展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對實訓類課程和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優化整合,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提高實訓類課程比例。將創新思維意識融入到課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實踐教學的經驗,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5.改變教學評價方式實現教學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改變教學評價和考核的方式來引導和實現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評價的方式很多,不僅一張設計稿、一個創意,還應該是以系統的方式進行評價,制定完整的評價規定,從課堂融入社會,擴大格局,拓展思維,有利于實踐性教學的展開。(三)畢業設計的改革。傳統的藝術院校畢業設計往往以自選選題為主,與實際需求脫節,學生忙于畢業找工作無心做設計,最后展覽效果不佳。而畢業設計是教學計劃重要的環節,是本科教育最后的檢驗階段,既是對四年學習成果的檢驗,又是踏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的鋪墊,通過畢業設計綜合訓練培養畢業生專業業務的解決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1.增加畢業選題的豐富性與開闊性。畢業設計的選題是畢業設計的基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在確定選題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市場資源,盡量開拓潛在的市場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組織教師深入企業學習,通過“訂單式”教學的模式以社會實際課題作為畢業設計選題。在教師帶領下,聯合解決企業中的實際課題,學生利用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審美優勢,利用公司成熟的運營機制,聯合完成設計項目。2.提前安排畢業設計,合理規劃畢時間。大多數普通高校的畢業設計時間都是在大四下學期,這短短三四個月的時間往往與就業時間沖突,所以在時間的安排上可以靈活調整,適當地提前,比如放在大三暑假就開始,這樣的安排可以有更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準備。3.畢業設計的導師團由指導教師和企業項目負責人聯合組成。傳統的畢業設計由學院教師組織指導進行,高校教師長期進行理論和科學研究,實踐經驗相對不足,再加上教學任務繁重,時間精力有限,所以在指導畢業設計的時候可以聘用項目豐富的企業中有實踐經驗的廣告人士擔任畢業設計的兼職導師。高校教師偏重于學生設計規范,重視設計的藝術感、形式感,公司兼職導師側重對畢業生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實踐性指導。4.畢業設計答辯會采用廣告提案會的形式。畢業答辯會的形式可以根據主題,以提案會的形式表現,學生以PPT形式演示,將方案調研、創意表現闡述,安排相關人員扮演甲方,在過程中雙方進行提問討論以及提出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后續修改,制定完稿。5.畢業設計成績綜合構成,由指導教師、評閱專家、社會專家、答辯專家共同組成。畢業設計的最終成績不再是簡單的由指導教師決定,而是以指導教師、評閱教師、社會專家以及答辯組共同組成,并且規定一定的比例計算分數,顯示了公正公平和科學全面的打分原則。
四、結語
藝術類院校廣告設計專業的設置以就業為導向,以“訂單式”為實現途徑,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學以致用、產學結合。在以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高校教育中,只有全面規劃和制定,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結合地方院校的自身特色,借鑒國內外優秀教學經驗、全面制定考核標準,才能形成系統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就業,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藝術設計類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藝術設計本科應用型人才[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5):86-87.
[2]王媚雪.提高本科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自主就業能力的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24):124-125.
[3]喻林平,饒雪梅,李河水.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1(6):248-250.
作者:沈慧 楊海波 單位:三江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的作用
- 下一篇:傳統文化在國際廣告設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