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3 03:04:37
導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園林綠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對城市生態環境具有改善的作用,還有利于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而是否合理規劃設計節約型園林綠地,將直接影響園林建設的整體效果,因此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對節約型園林綠地進行概述,研究其內涵和特點,并提出具有的規劃設計策略,為節約型園林綠地的合理規劃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規劃設計;園林綠地;節約型園林
在城市快速發展背景下,使得城市建設和發展與保護環境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同時增加了它們之間的矛盾,對城市的發展、生態的平衡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科學規劃設計城市園林綠地變得尤為重要,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提出為環節城市發展和環境之間的矛盾發揮了極大的幫助,因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大重視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
1節約型園林綠地概述
1.1含義
節約型園林綠地的核心理念就是使用最低的設計成本獲得最大的資源使用率,具體表現為:將園林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提升,對電力、水、土地等能源進行節約利用;對園林綠地的生態環境效益充分利用和發揮;將成本資源降到最低,盡可能獲得更高的生態環境效益。
1.2特點
首先對自然能源和原料最大限度的節約,對能源和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使其發揮出最大的環境效益、生態效益,目前最高效、最經濟、最合理的園林形式就是節約型城市園林,合理規劃設計節約型園林綠地可以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建設目標。其次,基于反對綠化建設浪費、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背景提出了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地,在保證城市園林建設的品味、標準、品質的前提下,使用最小的成本和用地,規劃設計園林綠地,促進資源、資金利用率的提高,實現對資源浪費的有效控制;對城市的土壤資源合理利用,利用科學規劃綠地資源的方式,城市綠地體系生態效率提升的重要保證就是合理布局城市園林綠地,同時也能夠滿足城市防護需求、文化需求、綠地生態環境需求等。
2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有效策略
2.1運用再循環設計理念
首先是再利用廢棄物景觀,各類廢棄用地遺留下來的設備、設施、建筑物等都屬于廢棄物,在規劃設計園林綠地景觀時應當對這些廢棄物的景觀價值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例如美圖的西雅圖的煤氣廠公園在設計時就充分體現了再循環的設計理念,設計師將深色、劣跡斑斑的裂化塔保留了下來,展現了歷史的氣息;如杜伊斯堡風景園,在設計該公園的時候設計師保留了大型的舊鼓風爐,對其進行處理和加工之后,將其作為人們遠眺的設施。其次是對廢物利用,在建設園林的過程中,往往對園林好壞的評價采用石材的打破程度等作為評價指標,可是石材資源屬于不可再生的,在對石材進行開采的過程中就會造成優美的山體變成廢石場,從而導致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所以在建設節約型園林的過程中可以對廢棄的石材進行再利用。如成都某花園中建造的石籠墻,就是對廢舊石材進行再利用的全新設計方法,根據其用途,設計師設計出金屬網架,然后在其中填入石塊,形成園林小品,為園林增添了藝術氣息的同時也使得廢棄的石材得以有效利用。
2.2對園林綠地所需的植物資源合理選擇、優化配置
首先應當遵循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原則,對鄉土植物進行優先選擇,在設計植物種植時,主要的設計內容就是建立植物景觀生態群落、選擇植物品種,在實際規劃設計時選用鄉土植物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這些鄉土植物具有較強的當地特色和適應性,同時病蟲害也相對較少,這對后期的養護非常有利,另外也可以節約施肥和灌溉等養護成本。其次合理設計綠化模式,實現園林綠地景觀、生態功能的重要形式就是層問植物、草本地被層、灌木層、喬木層組成的復層式混交群落綠化模式,在以往的綠化模式設計中,對觀賞效果比較重視,缺乏對群落結構、生態位、植物生物學特性等合理配置的關注,造成城市綠化模式中出現嚴重的群落層次結構簡單化、人工群落配置單一化等問題,另外對觀賞效果的過度強調,采用擺放大量的一年生花草、人工修剪模紋植壇、使用大量草坪等方法,不但導致群落結構單一、具有較差的抗逆性,還減少了單位面積內的植物種類,從而造成園林植物生長和壽命受到影響。根據調查研究表示,和草坪的耗水量相比而言,灌木和喬木的耗水量要相對較低一些,而且具有較高的生態效益(50m2的草坪所產生的生態效益基本與10m2的灌木和喬木創造的生態效益相當),而且在園林綠地中擺放一年生的花草,雖然可以實現強烈的觀賞效果,但是當花期結束之后,園林綠地在這部分的景觀就會出現空白、斷層等問題,與節約型園林設計不符,因此為了構建節約型的園林綠地可以多加利用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植物生態群落設計為喬一灌一花草復層式的。
2.3對城市土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
首先對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效能進行提高,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率的提高可以通過良好的城市園林綠地生態格局來實現,對城市綠地防護、休閑游憩、景觀、生態環境等功能要求提供滿足的前提。而對城市綠地系統結構的理想設計,應當是與城市物理驅動規律(如城市人類活動、城市熱量耗散、城市水文、城市空氣動力學等)相適應的,應具備的基本原則有空間開放性、體系穩定性、功能可達性、要素流動性、布局均勻性等,只有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才有可能將這些目標實現,對氯的使用壽命進行延長。防止出現頻繁改建城市園林綠地的情況,對建設資金進行節約。其次是促進園林綠地利用率的提高,正確選擇園林綠地地址、合理設計園林綠地是促進園林綠地利用率提高的基礎,在城市園林綠地中一些大尺度空間通常會占據較大的土地面積,如鋪裝場地、草坪等,具有壯觀和宏大的空間尺度,但是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這些場地的使用率往往都比較低。而一些具有較小的占地面積的小尺度空間卻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健身器材區域、休息區等供人們使用的場地,往往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局面。因此在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小尺度空間和大尺度空間的規劃設計。另外還可以采用立體綠化的形式,可以在園林的墻體等地進行立體綠化,如將圍墻使用綠籬代替,不但可以對土地資源起到節約的作用。還可以使園林的綠化效果得到加強,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的問題。
2.4運用節能新技術
傳統的園林綠地的灌溉往往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同時還會產生深層滲漏、地表徑流、不均勻和不及時的灌溉等,對灌溉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園林綠地進行灌溉的時候可以采用滴灌技術或者是自動噴灌技術,利用其自身自動監測氣候狀況、土壤狀況、植物生長習性等,在實際灌溉的時候利用自動控制系統適量適時的灌溉,能夠節約30%~50%的水資源,而且還可以節約大量的勞動力,實現較高的灌溉效率。例如南京中山公園在對園內植物進行澆灌時,在草坪地區使用的噴灌技術是地埋式噴頭、在灌木區則是低射噴頭。該種水資源灌溉技術還具有排水保水的功能,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3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節約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深入研究,從中可以了解到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節約型園林綠地對城市的發展、生態環境的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目前城市園林建設中急需構建的園林綠地形態,在實際建設中應從城市用地、植物形態設計等多方面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其作用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促進城市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閆鳳霞 胡金萍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省蘭西縣道路綠化管理站
- 上一篇:淺談沉魚壺裝飾與設計理念
- 下一篇:旅游紀念品設計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