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環境美化設計初探

時間:2022-02-25 08:57:27

導語:高校校園環境美化設計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園環境美化設計初探

摘要:高校校園是師生學習、休息、交流的人文活動場所,新建高校校園搞好環境美化設計對于增強校園功能有著重要作用。新建高校校園通過植物景觀、地面景觀、小品景觀、水景觀、夜花園等校園環境美化設計,建設美麗校園,達到環境育人目的。

關鍵詞:高校校園;環境設計;美化;新建

高校校園是師生學習、休息、交流的人文活動場所,校園環境與大學生人格塑造存在著密切聯系。新建高校校園一般面積較大,校園建筑整潔美觀,如果在校園環境設計上能創造出良好、富有個性的校園景觀,就會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可以通過設計植物景觀、地面景觀、小品景觀、水景觀、夜花園等,美化校園環境,為師生創造良好的人文、自然環境,使校園環境集學習、活動、休閑功能于一體。

1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是綠化景觀設計中最主要的存在因素,也是使整體的綠化景觀更加和諧、美觀的必要條件,不同的植物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意境。一要色彩相宜,植物配植時所選擇配植植物的顏色應該與整個校園的環境相適應,讓人視覺上有舒服感,感情上有親切感。比如在安靜休息區域,應選擇色彩淡雅的植物,以綠色喬木為主,利用較高的樹木圍合成相對封閉或半封閉的空間,給師生提供一個安靜的休息交流場所。在開敞的廣場,植物色彩可以豐富多彩以適應環境氣氛,可以多種一些花色艷麗的植物或彩葉植物造景。北方地區可栽植金鐘花、西府海棠、紫薇、紅楓、石楠等。二要季相相宜,不同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長期不同,要利用其各自的花期,做到季季有景可賞。在北方地區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要有常綠的植物,如雪松、白皮松、麥冬、沿階草等,配植春花、夏花和秋花的樹種和草花。三要層次相宜,要體現景觀的層次感,上層為大喬木,中層為小喬木或大灌木,下層為小灌木或草坪、地被等,形成兼具生態功能和觀賞價值的植物景觀[1]。

2地面景觀設計

校園里的道路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它除了交通功能外,本身又是一種造景要素。道路和廣場要通過鋪裝材料的形狀、質感、色彩、尺度等的精心設計,形成不同的地面景觀,給人以美的享受。校園內不同的空間應選用不同的鋪裝形式,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校園主路和大型活動場地,宜采用簡潔統一的材料鋪裝,可以單種材質和單種色調直縫鋪裝,或稍加變化做成工字縫、席紋縫等。集中的廣場和景觀主路,要考慮景觀的觀賞性,可在統一的基調上,采用幾何線條或簡潔圖案形成變化,或在完全一致的鋪裝面上,用色彩或質感的細微差異來增添變化與趣味,如同一色系的深淺變化,同種材質的毛面與光面的變化。對于安靜休息區,鋪裝色彩宜淡,采用自然為主的材質,形成自然樸素的風格,如冰紋路、卵石路等。地面景觀的營造離不開鋪裝圖案的設計,圖案設計要堅持統一協調的原則,構圖繁簡適度。至少應有一種鋪裝材料占主導地位,它能與附屬材料在視覺上形成對比和變化,起到統領空間的作用。占主導地位的材料可以貫穿于不同區域,以便建立統一性和多樣性[2]。在北方地區鋪裝設計時,要特別注意防滑,冬季寒冷冰雪交加,選擇鋪裝材料時,拋光的石材只能做小面積的鋪裝,或者作為其他材料的點狀或局部條形裝飾出現。對石材的防滑處理可以在表面進行鑿毛或者燒毛、拉道等。

3小品景觀設計

校園中小品景觀包括建筑類、雕塑類、戶外家具類。建筑類小品如大門、亭、廊、花架等,能點綴校園內部景色,協調周邊環境,豐富校園的文化氣息。雕塑類小品能體現校園的文化特色,給學生精神上的共鳴。戶外家具類小品如座椅、垃圾箱、花池等,不僅為師生提供良好的休憩和交流場所,還能提升校園的整體環境品質。校園的小品設計要以校園文化為指導思想,體現校園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小品所包含的深層的文化寓意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的個性。例如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的尊孔亭,亭內孔子的塑像,傳達了中國傳統的尊師重教的主題,很符合師范類院校的特色。雕塑類小品的設計,要能體現不同高校自己的人文底蘊與傳統,在表現手法上,抽象與具象均可,真正的藝術是雅俗共賞的。具象化的作品多放于室外大環境中,某些有特色的雕塑類小品能讓師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如河北政法職業學院的標志性雕塑“灋”,“灋”是一種與刑法有關的神獸,據說是一種獨角獸,一說像羊,一說像牛,一說像鹿,它“性知有罪,有罪觸,無罪則不觸”,體現法的精髓。戶外家具類小品要考慮實用性,功能第一,其次才是觀賞性。座椅類小品設置應根據人流的分布和停留的地點合理布置。在比較窄的小路上不適合設置座椅,因為會影響師生的通行,而在廣場、水域的周邊可相應多設置一些,既不影響交通,又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

4水景觀設計

水是一個環境中最為活躍、最具魅力的景觀要素之一,人類具有親水的天性。在校園環境美化設計中,水景必不可少。本著節約原則,要盡量減少后期耗費資源較多的水景,如噴泉、壁泉等動態水景。可以選用靜態水景,如淺水湖、水池等。靜態水體能創造出平靜、安寧、靜謐的氛圍,并能反射天光云影和周圍景物形成倒影。水景宜小不宜大,便于師生親近水面,方便養護管理。例如河北政法職業學院的毓秀湖,面積約3000m2,最深處不到0.9m,岸邊是斜坡的形式,采用鵝卵石護坡,湖周圍有沿湖小徑一條,湖的一側有半圓形廣場,廣場邊緣臨湖設有座椅和亭子,無風天氣時水中樓宇、垂柳、白云清晰可見,微風中毓秀湖會呈現出動態的變化,微風激起的漣漪使水面波光粼粼、樹影搖曳,別具一番情趣。

5夜花園設計

校園是個特殊的環境,是學生的主要活動空間,特別對于高校的學生,相比高中的學習壓力大大減少,他們睡得晚,喜歡夜生活。因此在校園環境設計時,建造夜花園很有必要。夜花園獨有的安靜、神秘、浪漫的氛圍,逐漸成為美化夜晚景觀的重要形式。夜花園設計注重對嗅覺的把握,因而植物選擇上要重視芳香植物的應用。芳香植物是兼有藥用植物和天然香料植物共有屬性的植物類群,不但能美化香化環境,還有保健、凈化空氣、殺菌消毒、驅除蚊蠅等作用。北方地區可用的芳香植物有:丁香、紫羅蘭、玫瑰、薄荷、薰衣草、二月蘭、晚香玉以及杏花、桃花等果樹類、松柏類等。紫羅蘭香和玫瑰香可以給人爽朗和愉快的感覺,薄荷香對人的想象力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建造夜花園還應注意選擇種植顏色鮮艷有亮度的植物,如白色系或黃色系的花,如玉簪、月見草等。夜花園設計應注意創造靜謐的氛圍,使學生夜晚在花園中活動時能獲得生理上的舒適感。這就要求夜花園外圍應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進行防風、降噪,選擇種植喬木或高籬的方式能有效改變風向、減弱風速,還有助于花園中植物的芳香持久地凝結在空氣中。夜花園照明設計應突出對植物的照明,對于比較低矮的小面積花叢,可用倒立的蘑菇形庭院燈從上而下照射;對面積較大的花壇和花池可用投光燈對主要觀賞面進行照射;對于草坪或地被,可用低矮的草坪燈向四周照射;對于夜花園中道路的照明,宜用低功率的庭院燈,安裝在3~5m高的燈柱上,柱距20~30m效果較好。

6結語

人與環境是相互作用的,新建高校校園應通過科學合理進行植物景觀、地面景觀、小品景觀、水景觀、夜花園等校園環境美化設計,為師生創造一個宜人的外部活動、休憩空間,減輕師生課業的壓力,放松心情,使師生工作、學習更愉快、舒適,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起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從而達到環境育人目的。

參考文獻

[1]焦會玲.河北省城市街頭綠地植物配置原則及模式[J].技術與市場,2016(12)

[2]郭春華.園林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作者:焦會玲 王俊玲 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