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城市大橋景觀設計

時間:2022-02-01 02:47:55

導語:淺談城市大橋景觀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城市大橋景觀設計

摘要:文章以楊灣大橋為工程背景,著重對該橋的總體造型、色彩涂裝、橋面系統和橋梁夜景觀進行了介紹,并對橋梁景觀設計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城市景觀橋梁;景觀設計;連續梁橋;夜景觀

隨著城市交通建設的不斷發展,對于城市中跨江跨河橋梁以及高架橋梁,已不僅以滿足功能為目的,人們對橋梁美學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橋梁已經不再是孤立于環境和文化的結構實體,其景觀效果是以一個實實在在、功能性強、結構全部外裸、各組成部分功能明確的結構實體作為審美客體,人們通過對橋梁建筑感受、知覺、表象等心理認知,啟發聯想,激發美的感受。本文以楊灣大橋為工程背景,著重對該橋的總體造型、色彩涂裝、橋面系統和橋梁夜景觀進行了介紹,并對橋梁景觀設計進行相關探討。

1工程概況

楊灣大橋是長興縣經三路南延工程上跨長興港(Ⅵ級航道)的一座大橋,也是經三線南延線上唯一的大橋。經三線位于長興縣東側的長興經濟開發區內,設計速度采用80km/h,按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楊灣大橋既是航道橋,也是城市橋梁。因此橋梁設計注重經濟、美觀,力求橋型多樣化,在滿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同時考慮經濟效益和協調自然景觀及橋梁美學等因素。楊灣大橋全橋分主橋和引橋,橋梁總長338m,主橋為35m+60m+35m3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連續箱梁結構,南岸、北岸引橋均為4×25m預應力混凝土等截面連續箱梁結構。主橋橋墩采用實體式H型橋墩,橋軸線與水流方向成80°夾角,為減少阻水面積,并與上部形態相協調,橋墩墩柱外側設計為圓形狀。主橋邊墩和引橋橋墩采用雙柱式橋墩。橋梁同路基橫斷面布置為2×(0.25m欄桿+3.75m人行道+3.5m輔車道+1.5m隔離帶+12m行車道+0.5m防撞護欄)+9m中央分隔帶。

2景觀設計的基本思路[1-2]

楊灣大橋上跨的長興港是長興三大水系中(長興港、泗安塘、西笤溪)唯一一條發源于長興的河流,其全程流經長興,最后注入太湖水道,其源頭為長湖申航線黃金水道之源,素有“東方小萊茵河”之美譽。楊灣大橋作為經三路南延工程上跨長興港的一條重要走廊,其景觀設計的基本思路如下:(1)橋梁景觀設計與周邊環境和諧融洽,能有效地融入到區域建筑和環境的整體效果當中。方案設計力求創新,造型簡潔大方,保持橋梁自身景觀的標志性和獨立性。楊灣大橋作為長興經三線南延線上唯一的景觀橋梁工程,景觀設計在項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橋梁自身要成為地標性建筑,就必須在外觀上與周邊環境能夠有明顯的區分,結構也需要有足夠的體量才能表現出自身的標志特征,這就要求結構能夠單獨成為區域環境的焦點。(2)滿足城市空間規劃發展要求,兼具歷史文化的傳承。橋梁景觀的整體風格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在強調整體風格的同時注重地域文化、歷史文物的表現,做到橋梁景觀與長興歷史文化的有機結合。長興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絲綢之府”、“帝鄉佛國”美稱。在橋梁的設計過程中,應借鑒吸收長興已有的歷史文物古跡的特點,努力打造富有長興本土文化特色的經典橋梁建筑結構。方案設計中,以技術可行、安全可靠、造價合理為原則,采用最適宜橋梁方案。在保證結構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前提下,橋梁結合經三線南延工程景觀綜合設計要求,重點考慮橋梁的景觀設計。根據橋梁的具體特點,提出從傳承歷史文化,融合長興歷史文物古跡元素,彰顯本地文化底蘊的古典風格橋梁方案。

3橋梁景觀設計

3.1橋梁總體造型

在對楊灣大橋景觀設計的創作中,本案大膽地借鑒了西方一些裝飾手法,如圖3所示的巴黎塞納河上的橋型元素,西方的橋梁造型更趨立體化,光影化,突出了橋梁的形體特征。如何運用此種優點使其融入長興城市橋梁的景觀設計,且注重長興地域文化、歷史文物的表現,做到橋梁景觀與長興歷史文化的有機結合,同時表現出中式的韻味特點是其重點難題。本案借鑒了長興縣李家巷出土的東周青銅器銅壺紋樣和其他青銅器紋樣作為設計原型,利用“饕餮紋”本身透露出的神秘氣韻結合于楊灣大橋的造型中,既體現了形體塑造的美感,又提升了橋梁的神韻,從里到外無不透露出中國的傳統韻味,長興一隅所傳承的濃厚的歷史積淀。本案利用花崗巖石材制作浮雕塊,化整為零大面的青銅器紋飾圖案,利用天然石材的切割形成模塊,采用干掛法進行重新拼裝組合形成主跨箱梁側墻的紋飾。在橋主墩的外側采用花崗巖材料制作成云卷的造型,強化橋體的古典韻味。橋欄桿以石材(或鑄造石)為主料,間隔3m設置鑄鐵花瓣形椅靠,形成“美人靠”的格局供人小憩。主跨的中央懸挑出一中國傳統的石獅頭,暗喻著喜慶與吉祥。在具體造型設計上,楊灣大橋主橋梁體的立面底緣采用中間高、兩側略低的拋物線形,在美學上創造出一種流動感,且注意邊墩處與兩端標準跨銜接截面的順接處理。引橋建筑高度相對較低,采用隱形蓋梁,整橋顯得相對較為輕盈。

3.2橋梁色彩

[3-4]在進行橋梁色彩設計時,本案主要考慮該橋所處地的地域環境和周邊環境。橋梁所在地域的人文、歷史以及民族的色彩傾向以及當地人們對色彩的喜好都是影響色彩好惡的因素,這些往往成為色彩運用成功與否的關鍵。長興地處浙江省北部,毗鄰太湖風景區,素有“銀杏之鄉”的美譽。自然風景得天獨厚,當地居民鐘情于明快素雅的灰色、淡色或趨于自然的色彩,所以有必要提煉出和當地自然環境協調的色彩。景觀色彩考慮的另一個因素是景觀橋梁所處地的周圍環境,景觀色彩將和周圍環境直接對話,因此在考慮周邊環境色彩時,必須注重時間概念,考慮因季節變化所產生的色彩差異。本案考慮到地域環境和周邊環境等諸多因素,采用蛤粉色作為該橋的色彩方案。蛤粉色的色彩度比較低,和橋梁周圍的建筑環境色協調統一。高明度的橋梁具有一定的標志性和象征性,而低彩度的蛤粉色本身就傳達出了一種寧靜、和諧、安靜、和平的氣息,更使環境顯得幽雅舒適。

3.3橋面系統

3.3.1橋銘牌造型

橋銘牌是進入橋本體景觀的視覺焦點,對橋的形態有預知的作用,能有效地增加交通的安全性。另外,獨具特色的橋銘牌能使橋梁本身更易于區別,賦予了橋梁新的地域特色。橋銘牌的設計必須和橋的形態相協調,并對橋的文化和精神起到一個提煉作用,同時兼顧安全提示性、地域象征性、信息傳達性及引導性等多種功用??紤]到楊灣大橋屬于城市橋梁,無論是行車速度還是橋本身的體量都不適宜小巧精致的銘牌,故本案采用較大體量且易于識別的造型設計,安裝位置視交通信息主導方向而定,初步設定在大橋南側的路基中分帶上,高度不低于3m,方便高速識別,同時造型簡潔別具特點,能讓人快速地產生記憶。本案由提煉的青銅器紋樣構成裝飾元素,采用花崗巖材質拼合而成,高度3m,浮雕造型文字由陰刻鐫寫。整個造型與橋梁裝飾和諧統一,自成體系,具有很強的特例性。如圖6所示。

3.3.2人行道鋪裝

橋面系統及人行道的應用,楊灣大橋設置了3.15m的人行道,人行道的鋪裝便成為橋梁景觀的一大特色,處理好人行道鋪裝與橋梁整體景觀的關系是本案考慮楊灣大橋景觀的重點之一。鋪裝最能體現當地的文化風情,通過色彩的變化,圖案的和諧或沖突,將地域文化、傳說故事等主題放入到鋪裝中,利用這種特殊的語言可以進一步深化景觀要素,加強橋梁景觀的人文內涵,總體的景觀效果離不開局部的修飾,由小見大才能體現局部與整體的互生關系。本案人行道鋪裝材質采用了混凝土彩磚,其耐磨、耐腐蝕且色彩可選度高,并在拼鋪的色塊中間鑲嵌一塊鑄銅的浮雕板,以龍紋為圖案,突出長興的地域特色。

3.3.3橋梁欄桿

欄桿除了保障行人安全的功能作用外,還要求具備能夠迎合橋梁美學的造型,究其美學范疇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欄桿線條簡潔,賦予變化,特別當橋體本身輪廓缺乏生氣,顯得呆板時,別致的欄桿造型能很好地彌補不足。(2)欄桿遠觀效果要與橋梁結構總體造型相協調。橋梁側面的視覺效果主要由橋主梁與欄桿構成,欄桿應具有通透性,結構輕盈和諧。(3)欄桿應具有地域色彩,因地制宜,造型大方且有特色,且易于工廠加工和現場安裝。本案橋梁欄桿以石材為主料,并輔以3m間隔的金屬花瓣造型,形成獨特的行人休憩椅靠,可同時供兩人小坐,同時增大了通透的觀景空間,視野開闊,整體造型別具匠心。如圖8所示。3.4橋梁夜景觀在以高科技為支撐的橋梁夜景中,燈光已不再是傳統觀念中的照明工具,而成為展示和擴展橋梁美學效應,創造豐富多彩、神秘美妙、流動變化的夜空世界的美學要素。本案應用高科技和新技術,開拓新創意,按照光學原理采用多種光源組合,最大限度地展示楊灣大橋的整體夜景造型和具有特性的橋梁夜景單體結構的美學特征和藝術內涵,營造出以橋梁為主體的流動變化的、富于空間想像力的橋梁夜景,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反映長興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所有燈飾和照明光源均不得影響長興港行船的安全以及橋面行車安全。具有不同功能的多種光源不致互相干擾,造成衍射、泛光、亂影等負面影響。燈位的布置不能影響白天的橋梁美觀,應采取措施盡量隱藏燈具,或者設置遮燈槽。燈飾夜景照明不需要把整座橋都照亮,這樣會造成平淡的光環境,要根據橋梁本身的結構美學特征,選擇主要表達對象。楊灣大橋的重點投光主要考慮浮雕造型的區域。本案中夜景觀將通過空間法和時間法共同完成。在空間上,根據其結構和它們的層次關系,采用投射光源、線光源等組合成豐富多彩的空間效果。時間上,黃昏和夜晚是人們休閑散步的時候,夜景應層次分明、多姿多彩;深夜外出人流很少,適當關閉部分回路,減少資源浪費。針對楊灣大橋的景觀特點,重點對浮雕區域進行夜景照明,以求烘托橋梁的體感,強化構筑物的光影關系,進而達到璀璨奪目的立體效果,配合水中的倒影形成正負空間相映成趣的奇幻效果。燈具集中布置在橋梁主跨部分,利用裝飾拱圈形成遮燈槽,隱藏線形光源(防水支架燈或可變色的LED光源),打亮主箱梁的側面,形成大面積的光暈;利用投射光(高壓鈉燈或金鹵燈)重點投射橋墩處的浮雕造型,形成光影強烈的立體感,強化了浮雕的凹凸關系勾勒橋梁的體態美感。

4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橋梁在滿足功能、技術和經濟的前提下,橋梁景觀已成為城市文化的焦點和城市文化形象的窗口,來傳達城市的精神文明特征。正是這樣的環境和機遇給了城市景觀橋梁更大的發展空間。楊灣大橋的景觀設計融入了地域文化和建筑風格,并借鑒前人的智慧,傳承橋梁的美學特質。該橋將成為經三路南延線項目上城市景觀的新亮點,同時該橋景觀設計案例將為今后連續梁景觀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潘世建,楊盛福.橋梁景觀.廈門海滄大橋建設叢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樊凡.橋梁美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3]楊曾憲.城市色彩規劃設計的意義及原則[J].城市,2004(1):45-48.

[4]李行.色彩造型——一個美學范疇新概念[J].新建筑,1991(2):48-50.

作者:杜鑫 任正林 單位:中鐵二院華東勘察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