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設計論文8篇

時間:2022-05-27 10:01:19

導語:園林景觀設計論文8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景觀設計論文8篇

第一篇: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營造方法

摘要:水景是園林景觀構建中最活躍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本文介紹了水景的運用特征和水景營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意義,闡述了園林景觀規劃中水景的營造措施。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水景營造方法

隨著城市發展步伐的加快及國家的大力支持,園林景觀設計成為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特別是對水景的營造,把水元素視為園林景觀規劃中的有效途徑,經過水景的營造,形成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的融合性,合理應用市政園林景觀中的各個要素,將環境保護、水景自然、植物規劃、經典人文挖掘的景觀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引入心理感受與藝術魅力,建設出更有美感的市政園林景觀。

1水景在園林景觀策劃中的運用特征

1.1立體動態的總體運用。在水景的創造藝術方面,為達到總體的園林景觀創造要求,產生立體化的成效,包含動態效應,使人體驗到藝術的內在魅力。比如在當前的景觀藝術設計中,水元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感覺到水的靈動性,還能夠感受與領悟到水提供給人情緒上的愉悅與心靈上的寧靜,展示出藝術作品的干凈、寧靜等美麗,形成感官上的美感體驗。例如,珠海的海濱公園中,其結合了人文、自然等多方面元素,簡單的說是在創建公園,更多的像是在展開一幅畫作。通過人為設計,將較多的把自然景觀移到小區、公園、街邊,讓人們體會爆水降落、涌雪砌玉、魚翔淺底的生態景觀,生活更充滿詩情畫意。跳躍式的通過水描繪形成的或直或曲多種形式,結合水體靈動性的特征,把水的動態性、線條美和公園中的軟、應景連結為總體的藝術效果,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1.2全新創造的應用方法。在園林景觀的水景策劃中,水景元素的應用能夠發揮出畫龍點睛的作用,設計人員使用先進技術,把影視視覺和嗅覺、觸覺有效運用于園林景觀設計內。如在市政公園景觀設計中,將水通過處理,變成帶有負氧離子的水分子,通過多種顏色燈光的烘托,將水景的藝術展示的淋漓盡致,同時充分展現出水景在園林景觀中的獨特魅力。

2水景營造藝術在園林景觀策劃中的重要作用

2.1柔化環境的美感運用。水景要素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不僅是一種動態性的真切體驗,還是具備柔和性的創建方式,水景有獨到的總體藝術效果,能夠活躍空間氛圍、光影變化能形成藝術效果,在該基礎上,能夠柔化自然環境、增加藝術小品和環境之間的靈性、優化環境關系、轉變單調枯燥的空間氛圍,還能夠在視覺方面產生局部焦點,由此體現環境的主體;或用一種內部的統一感有機協調于某個特定空間環境中,通過流水借助于水聲,讓空間環境出現各類引人致勝的魅力與環境氛圍。如廣東珠海的石溪公園,經過與水景的藝術結合,近采景、遠取勢,將遠山、近岸、山澗、河流、坡石等元素經過水景體現出來,擁有較好的藝術效應。2.2水景屬于園林生態多元化的要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的產生也屬于生態系統多元化的體現。把城市創建中的生態資源、森林資源、水環境等組成總體的生態結構,展示出自然環境的觀念,并堅持長遠發展的環境要求,倡導低碳、自然、環保的同時,水景藝術的營造是保證生態多元化的關鍵內容。把溪流、瀑布、人造湖、魚塘、泉涌等水景要素應用于市政公園景觀,屬于生態多元化的展現,同時也是市政園林景觀多元化的具體要求。如北京奧運村區內的總體水系,主要使用在和疊水、木棧道、綠化、生態濕地島的融合,植物中設置霧化效果,復原了原生態的環境景觀,擁有較好的生物多元化生態效果。

3園林景觀策劃中水景的營造措施

3.1動靜融合的藝術創造。水景的營造重點有動態與靜態的融合,其主要表現方式包括:流水、瀑布、湖水以及壓力水等。安靜明朗的水是自然環境更加純凈,增添了一些美妙的生氣。噴、涌、泉水、間歇泉等壓力水均屬于具備生命力的流動美。水展示出來的安靜、歡快、千姿百態的轉變均具有動靜融合的美感。融合音樂、光照、水榭的焦點,在部分博物館、展覽室和風景區設計少數音樂噴泉,體現了水火互容的藝術效應。美妙的音樂創造了無窮的激情燃燒,為大家創造了一個清新超然世外的藝術境界。在溪水、泉水、池塘等靜態的水體中使人心曠神怡,觀賞靜態的綠色植物,細細品味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3.2綠意盎然的環境氣氛。通過仰視、俯視、遠近觀看的觀賞視角,能夠體驗到不同的環境氛圍。把各類不同種類的植物栽種在不同的環境空間內。比如,碧波蕩漾的荷花,襯托著水中游動的魚兒,構成了和諧美好的畫面。清澈透明的水在太陽照耀下產生的效應,更是生態給予的美感,湖上種植的柳樹,以及水杉、榕樹等與假山充分的結合,構成了鮮明的層次感,形成了有效的審美情趣。比如,杭州九溪玫瑰公園,生態山水和人居環境取得了和諧的發展。整體的小瀑布、翠綠的屏障、坡石上攀援形成的羽毛楓,構成了一幅美好溫馨的格局。3.3水中享樂的創造活力。水是所有生物的本源。為了迎合城市的生存、作業、娛樂等需要,能夠進行更豐富的活動樂園,體現水景的魅力與生命力。同時,在湖水兩側能夠借助榭、舫、廊等構筑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使人能夠倚欄觀景、攝影留念。充分的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富有變化的水要素,把生活環境和藝術環境結合在一起。在部分地質公園設計中,通過水的清明,拓展大家的視覺范圍。比如北京的地質公園在園林景觀的藝術設計之中采用了借影的手法,利用水面倒影,把景物劃分為幾個層次,增強空間效果,擴大了人們的視覺空間,水倒影的景物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虛幻朦朧的美感,通過水中賞景,區別于現實直觀的視覺體會,另有一番風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賦予萬物生機,字樣萬物,屬于生命的源泉與人們的藝術價值。3.4半城半山、半城榮華的創造價值。在市政公園的營造中,山山水水的融合是該城市最有效的融合,還是園林景觀設計中最具鮮明效果的體現方式,其突顯了水的動態性以及城市生命性的最佳藝術效果。在部分風景區中,把那些具備審美價值的石頭和偉岸、水流有機重疊與互相襯托。寄情于景,在水的周邊能夠設置那些形似動物的雕像和相關歷史人物造型,使人不但觀賞到風景的優雅,還能夠增長見識。

4結束語

古往今來,水景設計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關鍵部分。園林景觀的功能和作用的發展與藝術體現是以科學的設計與深刻的內涵為前提。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還和環境協調、融合的前提下,“景觀和讀景”共同發展,用合理的方式體現水景對人的吸引力,能夠展示其獨特的內涵。

作者:劉鉆飛

參考文獻

[1]劉家琳,張建林.雨水徑流控制的景觀設計途徑及在公園綠地中的應用分析[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1(10):183~189.

[2]張璐.新常態下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的營造方法[J].山西建筑,2016,18(08):210~211.

[3]劉海龍.園林水景景觀設計方法及存在問題與對策[J].吉林蔬菜,2015,10(11):44~45.

[4]黃尤崗.依水景觀是園林水景設計中的重要性與設計方法[J].江西建材,2014,09(05):204.

第二篇: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探究

摘要:園林植物是植物景觀重要的基本素材,多樣化的藝術手法被應用到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逐漸朝著中西多種風格相融合的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了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發展。

關鍵詞: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發展

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日漸加快,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性日漸顯現,以各種技術、藝術手法為切入點,科學處理建筑物、自然景物二者和一系列人類活動間的復雜化關系,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良好的生態系統。同時,在新形勢下,由于各方面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面,中西方存在一定的差異,要以此為基點,通過不同途徑客觀分析二者在這方面的發展情況,為我國日后園林景觀研究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優化設計我國園林植物景觀,彰顯我國各地區園林特色。

1我國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

1.1古典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我國古典園林是其不可或缺的關鍵系組成要素,精神文化是其核心載體,是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真實寫照,充分展現了不同朝代我國人民和自然相處的具體情況以及當時背景下儒釋道思想在園林建設中的滲透,也就是說,借助我國古典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可以準確把握中國人思想觀念變化全過程。我國古典園林在世界范圍中都占據重要地位,比如,北京———頤和園,蘇州———拙政園,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是人類整個發展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對我國現代園林設計也起到不同的作用。以功能設計為切入點,我國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集中體現在庭院中,廣泛應用到遮蔭設計、和諧氣氛構建,盆景、孤植物。就我國而言,秦漢時期我國園林建設日漸正規化,尤其是秦代統一六國后,各類皇家園林層出不窮。隨后,魏晉南北朝時期屬于我國園林的完善時期,崇尚“自然”,而清朝是其成熟時期,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設計古典園林植物景觀中,設計者必須具備較高的洞察力等,能夠有機融合自然中的山、水,充分展現自然環境中各類美景的特點,以寫意的形式巧妙設計園林中每處景觀,充分展現其獨特的韻味。設計者必須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各種植物形態,比如,喬木、灌木,各類植物具體生長情況、習性等,結合地區特色,科學設計園林自然景觀,達到山水相融的目的。此外,設計者還要盡可能優化利用已有的園林建設面積,提高園林視覺效果,促使采用的造園方法、空間表現形式更加別樣,充分展現“小中見大”的特點。就建筑空間來說,設計者更加注重其是否滿足社會大眾物質方面的客觀需求,常利用清風明月、煙雨迷蒙等滿足人們心理上對園林景觀的客觀需求,結合山石、植被、水體等特點,構建一種別樣的自然空間,吸引觀賞者眼球,充分展現園林植物景觀特色。

1.2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隨著時代不斷演變,我國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和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在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比如,盆栽式植物景觀、自然鄉土植物景觀、園藝式植物景觀,這主要站在美觀觀賞角度。美國在《景觀設計師便攜手冊》中提出了相關的概念,即六重尺度,對這3類景觀的具體設置形式也有了全新的標準,比如,如果設計的是園藝式植物景觀,規格必須為10cm×10cm,如果設計的是自然鄉土式植物景觀,規格必須為10cm×10cm。由于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弊端與缺陷,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討。如果站在功能角度,我國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遮蔭、裝飾、觀賞等效果進一步提高,具有較好的防護功能,利于生態平衡發展,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場所,但不具有傳統園林濃濃的山水氛圍,植物景觀數量有所減少,也就是說,和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相比,我國現代園林設計理念有了全新的變化。

2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發展

2.1古典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和我國相比,西方傳統園林功能更加豐富,體現在不同方面,比如,裝飾觀賞、空間組織、遮蔭、游樂。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在庭院中巧妙地融入自然元素,美化園林環境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其綠化程度,更加注重植物景觀的蒸騰、遮蔭作用,有效調節園林周圍氣候,增加空氣濕度,提高周圍空氣質量。在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很少應用各種建筑材料,比如,園林建筑、墻體,被植物取代,植物景觀較多。在庭院建設中,設計者會結合該地區各方面情況,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植物,提高其整體經濟效益,比如,鮮花、蔬菜。此外,在西方修剪技術日漸完善的浪潮中,充分展現了其景觀植物造型特點,不斷完善多樣化功能設計是對美學的全新闡釋。以“空間組織”為例,多樣化種植形式被應用其中,處于統一的網絡結構體系中,比如,間植、列植,優化各類道路設計形式,比如,林蔭大道、幽深小徑,遮蔭效果特別好,還能有效調節園林的小氣候。就其發展來說,西方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經歷了多個時期,比如,在所設計的庭院中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觀元素,使其具有濃濃的自然氣息,注重庭院、自然二者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自然景觀多樣化作用,有效改善園林小氣候,注重植物造型的優化,達到不同的景觀效果。

2.2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和傳統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相比,西方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有著明顯的區別,園林植物景觀功能也有所不同,經歷了多個發展時期,比如,古代園林、風景式園林風景。在此過程中,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對植物景觀功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手法也日漸多樣化,但新衍生的環境生態功能建立在傳統園林功能基礎上,更加注重在園林建設中應用鄉土植物等。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會結合各方面情況,在城市花園中科學設置自然保護區域,應用鄉土植物,來呈現各類景觀印象,比如,沼澤、草原,這是構建新時期生態型園林的關鍵所在。這類園林設計方法被廣泛應用到西方國家園林設計中,彰顯地方特色。以“林肯紀念園”為例,設計者巧妙地利用該地已有的優勢,確保各類草原植物都有良好的生長空間,都能健康生長,有效降低了園林投入使用的養護成本,便于提高其運營效益。

3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市場經濟背景下,園林景觀設計者必須充分意識到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重要性,要將其放在核心位置,嚴格遵循相關原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面的異同點,借鑒西方園林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各地區園林建設具體情況,比如,氣候、地理地貌,巧妙地融入我國傳統園林建設元素,有效地融合傳統與現代園林元素,充分展現我國各地區風土人情,促使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別具一格,為城市居民營造一種“和諧、民主”的生活環境氛圍,促使人與自然有機融合,促使我國現代園林建設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促進城市經濟全面發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我國傳統園林文化,促使我國園林事業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

作者:徐 英 魏亞利 單位:平頂山市園林綠化管理處湛河公園

參考文獻

1宋鳳,王潔寧,肖華斌.現代園林植物景觀風格的發展與演變———基于類型學的探討與分析[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1(3)

2王春沐.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與方向[J].山東林業科技,2010(5)

3劉文婷.探討園林植物景觀的設計策略和發展趨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2)

4李明鑫.中西方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與方向[J].北京農業,2013(30)

5王鳳珍.現代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發展趨勢研究[J].生態經濟,2011(7)

第三篇:城市規劃園林景觀設計研究

摘要:隨著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推進了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的廣泛的運用,并越來越重視景觀規劃,其應用到城市的建設中能夠美化我們的城市外,還能凈化空氣,因此,本文將分析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運用重要性,并提出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

關鍵詞:城市規劃;園林景觀設計;運用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和工業的快速發展,推進了我國城市化的大量建設,給人們帶來高質量的生活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特別是大氣污染;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僅滿足于生活的物質質量,更加注重的是生活的環境,因此,建設生態城市越加的被人們所關注和重視,而建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運用是建設生態城市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的措施,在建設中結合景觀的設計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使空氣得到凈化,給人們帶來了美的視覺感受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生活的環境質量,這樣才能使城市健康地發展。

一、園林景觀應用到城市規劃的意義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發展,為了更好美化環境和改善環境,園林景觀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首先,園林景觀可以說是有觀賞和藝術價值的自然景觀,使人們有種積極向上和心情舒暢的視覺和心理的感覺;其次,在城市規劃中的公園建設中,園林景觀的建筑和綠化可以供給人們進行對其游覽和觀賞的,又給人們帶來了視覺上美的享受;園林景觀設計的意義就是使我們生存的家園更加的和諧和美好;因此,將園林設計應用到城市的規劃中,使城市的環境與景觀有效的結合,使城市保持生態平衡,給人們帶來了自由,和諧,清新的生活空間;除此之外,有關部門進行了對園林景觀的通科學研究和實驗,結果表明,植物給人們心理和生理的影響是很有利的,讓人們的身心更加的健康,心情更加的愉悅,所以在城市的規劃中的園林設計理念要遵循生態平衡和凈化環境以及以人為本的原則,從而避免在城市的規劃中出現環境遭到破壞的問題。

二、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運用的原則

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運用的原則內容如下,首先,綜合原則,文化生活和自然的基礎載體就是景觀,在進行景觀的生態設計中要結合多個領域的科學基礎知識,以及綜合方面的影響因素,才能使人們群眾得到基本的滿意和要求。其次,景觀的個性化原則,景觀的個性各異,在地質和地域的差異化的影響下,每個景觀都存在著在功能和結構特點不同的個性,景觀設計要結合本身個性化的特點再根據環境的特點,就會出現多姿多彩的景觀。最后,多樣化的原則,園林景觀現在的創意和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生態結構的鑲嵌式的拼接形式具有著多樣性造就了園林景觀的多樣化,而不同的環境條件使植物種類生長成多樣性。

三、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運用主要表現在

1、建設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在城市規劃時,在景觀的設計中要實現自身的觀賞價值,具有供給人們的觀賞價值是景觀設計的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要通過進行制造科學合理的植物風景,采用植物本身的顏色和層次建設園林的風景,使其具有觀賞性,才能使園林景觀變得豐富多彩;除此之外,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開始時,在設計有特點的建筑物時,還要充分的了解城市的特點,在加入自然景觀,使城市里的古老樹木和特色物種也都融入到設計當中,才能達到供人們游覽和觀賞的目的,同時使城市真正的達到綠化的效果。2、城市規劃中加強公園的建設和規劃城市規劃中園林景觀設計運用目的是建設生態城市,以便能夠更好地治理與預防環境的污染問題;因此,必須要重視綠地建設并要加強,生態城市的主要基礎是綠色植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可以影響氣候,使其夏天涼爽,冬天暖和;使城市中的濕度適宜,同時也是天然的氧吧,能凈化空氣,滋潤水源,降低噪音,抵制風沙,使城市一直保持著生態平衡的狀態。3、適當的增加綠地面積,科學合理的布置植物要合理的布局城市中的綠地,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綠地保護政策,有效的規劃和控制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占用綠地的面積;與此同時,在植物的布局上也合理科學,對于城市中的空地,都設計成以植物為主的景觀,再結合氣候的特點和周圍的環境,制定綠地設計的風格,才能使城市的規劃和綠地的規劃一起實施建設和發展,從而達到城市與園林綠化相結合的目的。4、建立當代的用來衡量綠地的標準在進行城市的規劃和建設時,要求園林工作者結合基本的生態理論知識,來衡量和分析園林的所有數據,這些數據是要能夠表示出環境質量的,以給在城市景觀規劃方面提供參考;具體的標準內容為:(1)要以人民群眾的各項利益為標準,來評價現代城市園林的功能;(2)要關注生態系統資源的可循環利用的功能,去建設綠色的城市園林;(3)為了人們的身心將康,要使用經濟高效果的方法完善和改進自然環境,必須要減少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并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4)建設園林綠地要根據建設地點的自然和文化的歷史歷程,結合地方的精神文化,建設處具有特色的和精神的地方園林綠地。5、培育和保存物種資源目前來講,物種的資源越來越少并且有的已經滅種了,所以在景觀的設計中要重視物種的資源,采取培育和保存的有效措施使其不斷地生長和保留;在建設時,可以通過收集和培育,引進方式,充分的利用可用的資源,如,野外的植物等,使園林的植物的資源種類多種多樣,使園林更加的豐富多姿,才能使建設的園林質量有效的提高。6、在設計園林綠地時要根據原有的自然和植被地貌目前為止,有些地方為了提高經濟收益,以及在城鄉結合地區的開發建設方面,經常會進行很大規模的移山,推土,破壞原有的樹林和水流去投資建設別墅,高層等住宅區和工廠區以及廣場區等等,這些都是不利于生態平衡的,保持原有的植被和樹林在城市與郊區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物種都是其所在地的特有種類,在社會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上使很有對其研究的價值和意義的,因此,在設計園林綠地時要根據原有的自然和植被地貌進行設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園林景觀設應用到城市的規劃中,我們不斷的創新和研究,充分的利用現代園林技術,使城市的建設能夠可持續發展并保護生態平衡和改善人們生活的環境,才能使園林景觀在城市規劃的充分的,最大化的發揮其應用的價值。

作者:鄧智清  吳 鵬 單位:南昌市新建區城鄉規劃設計院

參考文獻:

【1】范冰,淺談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J】.深圳園林科技,2010,2:37-39.

【2】閆迪,馬誼恒,論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信息(現代園林)2010(07);34-36.

【3】張和山,淺談影響園林綠化施工質量因素及解決對策【J】.科學之友,2013.

第四篇: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

[摘要]繪畫是一種非常自由與開放的藝術表達形式,從古代開始它就在藝術門類中擔當著引導者的地位,任何與藝術有關的門類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繪畫的影響,那么園林景觀的設計自然也離不開繪畫。自古以來園林設計的發展都是在繪畫的啟發和引導下進行的,同時也受到繪畫發展的限制。因此,研究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理論學說一直是設計師們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西方;繪畫;園林景觀;設計;影響;研究

西方現代繪畫的起源與發展都對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在色彩構成、平面構成還是在理念上對藝術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繪畫和園林都是源于自然和人類的生活,是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再現。園林景觀設計在繪畫中汲取了色彩、形式與審美思想等方法,因此繪畫的發展會對園林設計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將對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進行討論。

1西方現代繪畫

1.1西方現代繪畫的起源。在攝影技術出現之前,繪畫就是以自然和人的生活為主,畫的越逼真代表著技術越高超。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攝影技術的產生,在攝影的對比下,畫的逼真已經不再是畫家所追求的目標了,轉而繪畫開始去表現人的心理,表現畫家的主觀自我意識和內心世界,在畫家的不斷創新下,繪畫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前進[1-2],因此出現了一次藝術的革新。而后藝術家繪畫的風格越來越鮮明,獨樹一幟,但是他們具有相同點就是都注重表現藝術家的主觀世界。繪畫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越拉越大,其作品遠遠超出了現實生活,與傳統的繪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西方現代繪畫的起源。1.2西方現代繪畫的發展。在文藝復興和現代美術的共同作用下,不僅使繪畫在美術領域占據了重要地位,也使得繪畫獲得了重生。繪畫的革新代表著現代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在繪畫的啟發和引導下,其他藝術門類也向著現代藝術開始發展。而現代藝術的發展主要從模仿自然到表達畫家的主觀精神的轉化開始,然后就是因為開始表達人的精神層面,所以審美的標準也變得多元化,由此在發現和創造中才能體現現代美術的價值[3]。最后藝術從實用性和物質性轉而變為藝術家表達自己內心精神的手段,現代藝術是為了完善藝術自身而獨立存在的。

2現代園林景觀分析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深受西方現代繪畫的影響,無論是在形式、風格和觀念上,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上。2.1平面構成。現代西方繪畫表達的是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在平面構成上,必是需迎合人心理的尺度與比例的,園林景觀設計在繪畫中汲取了平面構成的原理,在景觀的布置上更加的具有理性和邏輯性,在尺度上也更加符合人們的要求[4]。2.2色彩構成。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非常強調色彩間的相互作用,在整體上以自然景觀為主(樹木、花草、湖泊等),呈現出大片的綠色,讓人感受到親切和自然。然后用紅色的花作為景觀的點綴,冷色調和暖色調的碰撞,會讓人感覺到突兀,但是在一些公共設施上增加一些過度的色彩,就會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5-6],這些色彩的調節都是畫家在繪畫的時候摸索出來的,所以說景觀設計師的色彩運用受到了畫家的影響。2.3立體構成。立體構成也就是空間構成,就是在空間中構造出一些滿足人審美標準的構成方法,其中應該滿足色彩構成和平面構成的原則。在立體構成時可以利用多個不一樣的形體進行重新的排列、交叉、貫穿或者疊加等來形成一個新的形體。在建筑和景觀設計的局部應該體現立體構成和抽象主義,整個園林景觀設計在局部也會體現不同的現代繪畫風格,但整體上一定要和諧統一。

3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研究

西方現代繪畫和園林景觀之間有著很多的關聯,也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在現代園林景觀中,藝術不應該僅僅是起到了一個理念的作用,而應該是在景觀設計時的一種思維方式[7],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體現在各方面,繪畫中的色彩構成、平面構成以及表現形式都對園林景觀設計有著啟發和引導的作用[8-9]。3.1西方現代繪畫和園林景觀設計的相似性自古以來,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都會對景觀的局部進行提前的繪制,這是因為繪畫中的點、線、面以及色彩如果構成的合理,那么很容易的就會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實現,換句話說園林景觀的設計也就是繪畫的創作。繪畫是要在色彩以及構成上對人的視覺產生很大的沖擊力,從而引起內心的共鳴,這與園林景觀設計時所要營造出的那種對人的空間感也是一致的。在現代西方繪畫的發展和創新中給園林景觀設計也帶來了啟示和引導,為設計師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也為園林景觀設計的創新提供了新的表現方式。3.2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在古時候繪畫是自然和現實生活的寫照,園林就是模仿大自然的形態和美學來造就的。隨著時代的變遷,繪畫和園林景觀設計都在發展著,但是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受繪畫發展的啟示和引導。現代西方繪畫用抽象的點、線、面和色彩的組合來表達畫家內心精神世界,但是這些點、線、面和色彩的構成很容易就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實現。

4結論

園林景觀是藝術和科學結合的產物,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同時又提升了生活的品質。園林景觀設計與西方現代繪畫又有著很大的關系,西方現代繪畫的發展影響著整個藝術世界,園林景觀也是藝術的一種,也深受繪畫的影響[10-11]。對于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來說,設計師必須要開拓自己的視野,在各個藝術門類中汲取精華,才能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園林景觀。因此我們要想創造出符合人們審美標準與需求的園林景觀,不僅要掌握園林景觀設計的要求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對各個學科進行的學習和借鑒。

作者:于曉南 單位: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黃建.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3,(15):255.

[2]郭軍林.關于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繪畫問題研討[J].裝飾裝修天地,2015,(10):362-362.

[3]李欣.淺析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4,(21):292-292.

[4]劉錄.西方現代繪畫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J].時代報告,2016,(36):56-57.

[5]朱吉強.探討各個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建材•裝飾,2014,(6):113-114.

[6]狄松巍,金鑫,王佳巍.現代生態園建設要點淺析[J].林業科技情報,2011,(02):92-94.

[7]龍江洪.淺談繪畫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內在影響[J].江西建材,2013,(5):76-77.

[8]巴男.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繪畫藝術元素的運用及其帶來的啟示解析[J].城市建筑,2015,(30):67-68.

[9]于晶.探討景觀元素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7):88-89.

[10]劉勇.探析各個元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建筑•建材•裝飾,2014,(15):123-124.

[11]閆亞倩.西方繪畫藝術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及應用[D].山東大學,2014.

第五篇: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園林景觀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盡管如此,園林景觀設計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介紹了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途徑,以期為我國園林景觀設計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問題

1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獨特的設計風格

我國地域廣闊,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一個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應該以當地特有的風格為依托,形成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然而由于受到西方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在我國可以隨處見到西方景觀的設計風格,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時,缺少創新,更多的是將西方的園林景觀設計照搬到國內,導致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千篇一律。另外,一些設計師的閱歷有限,設計出的風格也趨于雷同,一經有優秀的創新型作品出現,就會被經過無數次的翻版,完全體現不出我國各地區園林景觀設計的創新之處。

1.2未真正落實以人為本

園林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的活動需求和審美需求,并改善生態環境。然而,很多設計師并沒有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忽略考慮功能設計,而是過多地追求景觀風格和具體的表現形式上的設計,設計出了實用性不高的園林景觀。例如設計草坪時,沒有留出供人們行走的通道,導致人流在草坪上穿梭,最終踏出了一條條人為的路來。又如在碩大的廣場中,沒有搭配一些樹體高大,樹蔭較大的喬木供人們遮陰用,使得人們難以在夏日的廣場中找到休息的地方,這樣一來,園林景觀設計就僅僅成了景觀,而缺少了適當的功能性。

1.3園林景觀植物配置不合理

園林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一些園林景觀設計師對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搭配景觀樹種時,往往會出現配置不合理的情況發生,最終導致在竣工后的幾年后發現了問題,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例如大面積種植同一種植物,不但顯得沒有層次感,而且一旦病蟲害發生,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損失。又如在搭配園林植物立體結構時,沒有考慮到植物對光照、通風等小環境的需求,導致植物不能健康生長,影響園林景觀的實際效果。

2解決途徑

2.1引入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當地的人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與發展,最終形成的物質和精神的成果。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特有的地域文化,只有真正了解到當地的文化時,才能將文化與園林景觀設計有效的進行結合,做出具有創新性的設計方案。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者應深入了解當地的地域文化,結合園林景觀設計與當地的歷史、生活、經濟、宗教、風俗等因素,創作出真正適合當地的設計。對于一些優秀的設計方案,設計者也可以借鑒當中的優良之處,并在此基礎上通過自己對當地地域文化的理解,創作出更為優秀的設計方案,這樣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作品,不但能夠提高該地域人們的生活品質,還能表現出當地人的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

2.2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一個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不僅要有一個良好的風格設計,而且還要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使園林景觀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滿足人們的需求。以人為本的園林景觀設計是將人與自然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實現和諧統一,為人們創造出一個舒適的景觀空間。在進行方案設計時,應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來進行區域性的規劃設計。例如對于老人和兒童這兩類群體,可以分別設立兒童的娛樂區和老人的休息區。兒童在娛樂區內可以與其他小伙伴一同玩耍,以培養兒童的合作精神與冒險精神。老人的休息區應設在可以直接照顧到兒童娛樂區的區域,方便老人與兒童之間的交流,同時,老人休息區內,應多配置遮陰休息的設施,以使老人在融入園林景觀的同時,也能得到休息。

2.3合理進行植物搭配

園林植物本身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真正了解植物的特性,對其進行合理的搭配,才能發揮園林景觀的功效。在選擇植物時,盡量選擇本土樹種,以免外來樹種對當地氣候不適應而生長不好或者死亡的現象發生。如要引進外來樹種,則需嚴格把握檢疫關,避免引進帶有病蟲害的樹種。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時,應盡量豐富植物的種類,增加植物的多樣性,使園林景觀呈現對比與襯托、動態與靜態之勢,充分發揮園林景觀的作用。

作者:曾勝蘭 單位:重慶大德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俊學.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探討[J].現代園藝.2013(6)

2吳偉鋒.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2(16)

3巴男.園林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引入思考[J].中國園藝文摘.2015(12)

第六篇: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城市化也逐步呈現增長的趨勢。其中,以可持續發展原則和以人為本的理論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出發點,同時也是美化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對我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并同時做出了相對應的闡述。

關鍵詞:生態理念;園林景觀;設計

作為人類世界觀、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的重要反映,景觀是人與自然的結合。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進步,我國的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也在不斷的加快,同時在生態學理論下以人為本與可持續發展作為準則是園林景觀設計進步的源泉,而且同樣還是美化環境的選擇。著名的景觀設計師西蒙茲說過:“景觀設計師的終身目標和工作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他們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諧共處。”隨著生態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必須站在科學的角度上對園林景觀行業進行全新的審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必須與生態環境緊密結合。以下主要是對現代化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作用展開的分析,并對生態理念下對其發展的現狀進行了論述。

1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簡單分析

1.1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含義

依照生態學與美學的基本原理展開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科學布置城市的結構和形態,當然也會包括視覺景觀的塑造。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充分考慮設計周圍的環境影響因素,使得建筑可以和自然環境更加合理的結合起來,從而進一步達到提升園林設計的整體藝術價值的目的,最終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園林景觀在物質生活需求中也是對社會生活的一項具體表現方式,屬于生活實景的福利事業,有利于豐富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陶冶情懷。當然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關鍵是對它的服務理念展開探討,為保證充分融入到當地的自然特色與人文特征中。

1.2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原則

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包括:(1)保護多樣化的原則。為了合理對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展開高效的保護,必須要保護原有生物環境和創新生物環境,并對城市中具備地帶性特點的植物與動物進行合理的保護。當然在開展人工種植的時候,就應該對野生和原有的植被進行合理的保護,建立健全的生態系統。(2)運用生態學原理的原則。創建平衡的生態系統,不斷加強系統的穩定性。但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需要從整個城市的生態環境作為出發點,并同時對綠化系統與自然地形間的相互關系開展科學的調整,能夠合理的運用生態學原理,建立健全城市園林的結構,保證人類和動植物的和諧共處。

2生態理念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狀況

植物生態學、水文生態學以及環境生態學等都是作為生態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要素,并在景觀設計過程中發揮著顯著的指導作用。而在景觀設計中的整體論、系統論和協調機制都能夠對其基本的理論展開指導。同時伴隨著生態學的迅猛發展,景觀生態理論也得到相對應的健全,這對大規模的景觀設計具備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因而,在展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科學結合生態科學技術和景觀美學原則,還需要保證園林景觀的質量是否符合設計的原理與美觀。其實,直到20世紀80年代,生態理論就已經融入到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當中。可是以物質作為研究對象與以空間結構作為研究對象之間沒有存在真正的共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態學景觀設計運用的難度。直到目前階段,中國依舊面臨著技術水平低下與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的狀況,都會給生態景觀設計的發展帶來困惑,基于此,生態設計仍舊處在一般的規劃設計方式當中。而傳統景觀設計大多數是以人的需求作為基礎,而且還遵循功能性與社會文化性的原則展開設計,從而進一步滿足人類的物質需求。當前階段,為較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大多數都會將生態設計和傳統的設計完美結合起來,并將可持續發展觀合理的引入到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從而逐步提升人類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

3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發展

隨著我國景觀園林呈現出不斷發展的趨勢,園林設計者就應當將可持續發展與生態建設歸納到考慮的要素當中。這就需要在設計中加入自然的元素,并將尊重自然置于首要的位置,重視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景觀園林的地域性與多元性。其中,多元性是現代城市發展中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它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日常生活,這就說明景觀園林設計將會面臨著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景觀園林設計必須要將產品的個性化與精細化發展作為首要條件,并不斷拓展園林設計的思路,尋找最佳的創新設計作品,這是目前工業化社會時展的要求。

4生態規劃設計理念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4.1生態設計思想和園林景觀設計相結合

身為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者,不應該只將關注點置于設計和自然本身上,更應當將重點放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這是因為它和自然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而同樣作為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則更應該充分的運用自然環境提供的潛能,并依照自身的能力來展開設計。比如,充分的發揮出材料的最大價值,降低生產、加工以及運輸材料消耗的能源,減少施工中的廢棄物。可以充分運用場地上原有的設施與建筑,給予它們新的使用功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資源,為有效的解決景觀用水問題,進而完成對城市潔凈水資源的損耗。這是因為回收的雨水可以運用于水景的營造與綠地的灌溉,而且還能夠用于鄰近的建筑內部清潔,又或者是運用自然凈化的原理設計出人工濕地,以便更好的讓景觀與生態相結合起來。

4.2城市園林景觀生態系統與人類之間的相互關系

從外觀來看,大部分的景觀都展現出了綠色,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才可以保持效果的景觀,并在一定意義上體現出綠色的基本意義。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則應當運用鄉土植物,尊重自然再生的植被。這是由于自然擁有創新的基本規律。當然在一定尺度上對景觀展開合理的規劃設計時,就需要綜合考慮應當實現的目標,并利用生態學的原理更好的使得每個生態系統的內部結構和物質達到動態平衡,另外和相鄰生態系統保持一定的聯系。無論任何尺度意義上的景觀,尤其是城市景觀系統,都應當和人類的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并始終貫徹于整個景觀系統中。

5結語

伴隨城市化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也隨之發展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前提條件,并在城市綠化與園林景觀設計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作為園林景觀的設計工作者,就需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同時將改善和提高環境質量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不斷加大城市園林綠化與生態建設的發展進程,以便更好的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作者:余雪芬

參考文獻

[1]趙興明.生態理念下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5,06(08):163~164.

[2]葉紅,王良斌.生態理念下的城市沿江風光帶園林景觀設計分析探討[J].湖南水利水電,2011,05(12):65~68.

[3]梁萍萍.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16,23(15):131~133.

[4]孫勇.中國傳統園林藝術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比較研究[J].大眾文藝,2012,12(06):61~62.

第七篇: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分析

摘要:在現代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提高標準景觀設計水平,才能使風景園林設計收到較好的效果。文章結合多年實踐工作經驗,論述了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方法,希望可以提高園林設計水平。

關鍵詞: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

1植物景觀設計的現狀

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表現園林的生命活力,展現一年四季的變化。植物景觀設計就是以植物為主體進行的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應用材料有喬木、灌木和藤本植物、草本植物等,利用植物的不同形體、不同線條、不同顏色等創造自然美,實現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創造具有一定意境的休閑空間,可以有效吸引游人前來。隨著生態園林建設的較快發展,植物景觀設計也處于不斷發展中。設計要求上,不但要帶給人良好的視覺感受,而且還需具有生態與文化上的意義。

2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位

園林植物景觀主要利用喬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等,發揮其與生俱有的形體特點、線條特點、不同顏色等因素創造一種自然美,實現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因此,園林景觀設計必然會存在植物因素,不但可以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且也有利于創建宜人環境,主要有下面表現:①塑造空間。利用植物可以塑造不同的空間,進行隔斷、連接、引導,以此創造不同的空間;具有遮擋作用,可屏敝那些不良景觀;②改善環境。植物景觀可以提高環境質量,如可以保持水土、減弱噪聲、凈化空氣等,創建適宜人游玩的小環境;③生態作用。可以供鳥類休息、繁殖、尋食,實現生態循環。

3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特點

3.1追求自然特點。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要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合理配置不同植物,創造植物自然群落。3.2強調地域特點園林植物景觀設計還需考慮到當地的水土情況,引進適宜當地生長的植物,彰顯當地風土人情與人文性質。3.3做到多樣化。植物種類不能過少,不然就不能帶給人美的感受。設計時要應用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體現植物景觀的多種變化,不同物種組合在一起,在顏色與高度上形成一定的落差。3.4有一定的指示特點。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要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進行,保證引入的植物品種適合生存,植物一旦出現枯萎或死亡,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3.5符合時間規律。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開花時間、結果時間,因此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結合應用不同植物的時間特點,在不同季節保證有不同植物開花,達到四季常青的效果。3.6考慮經濟適用。園林植物景觀建設要求擁有雄厚的資金,同時在后續保養過程中也需支付一定數量的資金,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成本的應用,不宜引進過于珍貴的物種與一年生植物。

4園林植物的景觀設計策略

4.1全面規劃園林植物景觀設計。園林綠化是基礎設施與植物景觀的結合體,因此只有給園內的亭臺樓閣配置一定數量的綠化設施才能彰顯其華麗的身姿。設計者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多次論證,考察其是否與整體景觀相協調。如多功能的城市性綜合公園,不但要設置面積較大的草坪,而且也需具備一定面積的草地與密林、枝葉繁茂的林間小徑,才能使園林綠地發揮更大的功能。4.2保證園林植物實現茁壯生長。種植園林植物要依據植物生長規律進行,在園林植物生態配置中要做到:①種植最為適合生長的植物,保證植物的茁壯生長;不要種植外來物種,而應種植當地植物;②多樣化種植。全面引進喬木、灌木與草本植物,使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更為接近,創建更加宜人的植物景觀。4.3追求園林植物景觀的藝術性。園林景觀要體現自然美、建筑美與繪畫美,是一種強調自然美的空間藝術。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不但要實現綠化功能而且也需依據一定的藝術規律進行,帶給人美的感覺。4.4發揮園林綠地的經濟效益。城市園林綠地不但具有保護城市環境、創造城市自然美的功能,而且也可以為城市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在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實現功能與藝術、生態等功能的前提下,可以種植一些柿子、枇杷等果樹,核桃、樟樹等油料植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杜仲、銀杏等藥用植物、荷花等觀賞植物。不僅容易管理,而且也可以為城市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實現社會、環境、經濟效益的全面發展。

5結束語

總之,城市園林綠化在城市發展中具有關鍵性地位,只有選擇最為合適的植物材料,才能提高園林建設水平,園林植物景觀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化,要求植物景觀要隨著季節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景觀,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要想達到較好的效果,則需認真對待園林植物的選擇與合理搭配問題。在深入研究不同園林植物景觀性的基礎上設計植物景觀,才能創造初適合人們休閑、游玩的現代園林。

作者:張京宇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參考文獻:

[1]張福生.現代植物景觀設計的現狀和問題[J].數字化用戶,2013(12):118.

[2]趙婧.城市植物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探討[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57-59.

[3]陳秋菲.大學校園植物景觀設計探究[J].園藝與種苗,2012(6):76-77.

第八篇:生態理念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享受現代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強烈意識到資源環境的壓力。于是人們設法使生態環境盡可能地回歸自然,由此衍生出環境設計的生態理念,尤其在現代公園景觀設計中,生態理念已成為設計的核心思想和創新內容。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先介紹基于生態理念的公園景觀設計原則,后根據這些原則具體介紹生態理念在現代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生態理念;現代公園;景觀設計;應用

一、引言

公園作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體現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為最大限度地修復和保護現代城市生態環境,一些環境研究者們提出基于生態理念下的現代公園景觀設計思想。要以生態理念為指導,遵循與中國傳統造園思想相一致、與生態美學相結合、人與自然相互和諧,以及不斷創新等基本設計原則,把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設計理念貫徹于全部的設計過程,落實到具體的設計成果中。

二、基于生態理念的現代公園景觀設計原則

(一)注重與中國傳統造園思想相一致。我國古代園林設計非常注重體現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蘊,這種造園思想的產生和發展受到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影響,當時的自然美學也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孔子關于自然和山水的美學觀念,曾在先秦美學研究中起到核心作用。孔子認為美的產生不是因為自然本身,而是因為人這個審美主體對于美的發現能力,不同思想內涵的人對于美的認識也會有所不同。老子認為建筑的最基礎因素是空間,門窗需要通透,大自然的光線才能照進室內,這反映了內外空間交融的思想。莊子認為人與自然是融合在一起的,這是一種人與天地萬物相互和諧的空間理念。古代思想家們對于園林和建筑之間關系的解說,總是希望自然和人工的空間和諧共生、互相依存。時隔千年,這些先輩們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輝,指導設計者們用基于生態的理念來規劃設計園林。古代園林設計非常強調意境,常用各種方式來尋找環境和建筑物之間的平衡點,讓二者更加符合人類對于美的追求。古人在建造園林的時候,單體建筑如亭臺樓閣等多使用木、石等天然材料,并用各種橋、廊把這些單個存在的結構有機連接起來,以此形成交通、劃分空間。這些單個存在的空間不只是建筑空間,而且通過走廊的開放、墻壁竹窗透視,來溝通建筑以及園林內外的風景,讓人為的建筑和自然的風光無限交融。由此可見,古人對于空間的理解,動與靜、內與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既互相交融滲透又彼此單獨存在。(二)注重與生態美學相結合。生態美學是生態學和美學相互結合的結果,是從生態的視角來發現和觀察美,其研究對象包括社會和人、人和自然之間的審美關系。生態美學的重點是關注審美者的情緒體驗,設計者在生態美學理念指導下開展設計工作,應該了解人對自然環境的巨大作用,在滿足人類主觀感受的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培養人們對于自然生態之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在現代公園景觀設計中,生態美學理念最核心的要求就是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即根據客觀存在的地形、地貌和周邊環境,將各個部分有機整合到一起。首先應該采用已有的材料,對已有的地形、地貌加以改造。要結合公園的具體功能、植物的分布以及每種植物對生長環境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對地形進行改造和藝術化提升。應該合理選擇一兩處景點作為核心景點,通過水流、小山丘以及園林小路等進行連接;從核心景點四處分散布景,與核心景點相互連通自然過渡,以形成良好和諧的公園空間秩序。(三)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設計和建造生態公園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人們對于大自然的感受和對美好事物的終極追求,所以一定要遵循人與自然相互和諧原則。從形式上來說,公園內景觀設置一定要內外協調統一,各個形態之間應該有一定的秩序和關聯,給人一種生生不息的美感。設計中每一客觀對象都應該賦予人類的情感,讓這些物體通過自己的形式表達出它們特有的情感,并讓每一個觀眾切實感受到這種情感,以此來提高公園生態系統的總體活力。在充滿活力感的設計活動中,可以用發展的動態模式、充滿節奏感的韻律等綜合表現設計內容,把以人為本的原則貫穿始終。要參考公園附近的環境因素,如道路以及各種建筑物等,千方百計使整個公園環境和周邊環境相互和諧,努力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感受。(四)注重創新。人最初是在大自然環境中觀察和發現到美的,所以在設計建造公園生態環境時,一定要注重人類與大自然的交融,人是否能夠非常舒適地參與其中。首先,關注公園的各個功能是否滿足人類觀賞和體驗的需求;其次,在布局方面,要想辦法設置一些設施,讓人一看就能夠聯想到一些有趣的事物,進而能夠主動參與進去。任何事物要想保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有所創新,對于現代生態公園的設計也是如此。設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具體考量,把大自然中存在的一切美好事物作為參考,在此基礎上用創新的思想和設計吸引人們。創新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貼近人類生活,而不是見不到、摸不著的虛無縹緲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并享受自然和生態帶來的美好體驗。

三、生態理念在現代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一)基于生態理念的植物選擇。公園設計通常離不開植物這個重要因素。只有遵循植物的生長規律、合理地安排和置放植物,才能在構造植物景觀的時候,獲得非常好的生態效果。挑選植物的時候,喬木和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的各種組合,不僅能為公園增添更多的清新色彩,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公園的生態理念。設計者應該根據生態理念來配置綠色植物。可以按照生長位置互補或者養分共用等方式合理安排植物,以保證群落生態植物的有序生長和繁榮。使用化學肥料會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違背了生態理念,所以在挑選植物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哪些植物能夠與固氮微生物和諧共生,以此來提高生態環境系統的自我保護和調節能力,最大程度地實現公園景觀設計生態化的目標。挑選植物時應以本地植物為主,以此來體現地方獨特的色彩和景觀。因為本土植物是大自然長時間優勝劣汰后的精華,它能夠適應本土的生長環境,和本土的各種生物之間能夠達到生態系統的平衡。外來植物的引進和培養,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和精力,還有可能破壞現有生態系統的平衡,嚴重的會造成生態災難。如果在公園景觀設計中,把本土植物大范圍、有規律地種植和發展起來,一定會在短期內形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同樣能夠給人以很強的視覺沖擊和審美感受,同時也是體現本土精神和文化的一道自然景觀。使用本土植物存活率高、節約成本、體現地方特色,是一舉多得的公園景觀設計方法。例如生長能力強、容易存活的植物可以用來設計別具一格、具有鄉村風情的特色景觀;如果想要更直觀明確地體現生態理念,可以特別挑選一些葉子非常大的草本植物和灌木;耐旱的植物適合用在比較干旱、不方便灌溉的特殊區域。(二)基于生態理念的現代公園的布局構成。要想更全面地表現出公園的生態性能和功能特征,公園景觀設計一定離不開良好的布局。在設計和構思現代公園生態結構的時候,需要重點考量公園特有的自然環境和公園建造的生態目的,圍繞這兩點進行規劃和設計,才能更加直觀地體現出現代公園的生態理念。從景觀視角分析,現代公園景觀布局主要涵蓋重點生態范圍、緩沖生態范圍和實際功能范圍,每個范圍彼此相互連接和呼應,被賦予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的走廊連接起來,而走廊和過道設計又包括生態走廊、特殊走廊以及交通走廊等多種形態。根據實際情況和最新研究,現代公園景觀設計中,常用的景觀布局可分為多核心和單核心兩種方式。以一種單元網格樣式的多核心布局為例,如圖1所示,每一個獨立的空間都是一個核心生態范圍,這些范圍通過走廊等互相鏈接融合,形成了非常獨特的網格樣式。這樣的布局非常適用于復雜的公園地理環境。每個線路和網格終端的交互,既相互溝通又各自獨立,使得核心范圍不受到復雜環境的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護現代公園的原始狀態和多種生態環境。這種布局一般被用在功能要求多且規模巨大的現代公園中。以一種單核心類型的圓環布局為例,如圖2所示,在圓環的布局形態中,核心生態范圍、使用功能范圍以及緩沖區域范圍這三個獨立存在的區域形成一個圓形,向四周放射性發散,核心范圍處于中間地帶,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核心范圍的干擾和破壞,這種布局對核心生態環境強大的保護作用非常明顯,因此,這種布局非常適用。

四、小結

基于生態理念的現代公園景觀設計,可以很好地調整和完善人們現有的生活環境,逐步緩解困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問題。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生態理念的運用還會有一些矛盾和風險,這就要求相關設計人員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新的設計理念和方式方法。要以生態理念為指導,收集和整合各方面生態設計資料和靈感,用最有效、最實用的辦法,打造出完美的現代化生態公園景觀設計作品,以最為直觀的方式表現出現代人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

作者:謝靜 單位: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董立惠.生態美學視域下的鄉村原型風景評估體系建構研究[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工程技術版),2014(4):64-67.

[2]陳詩豪,趙忠山,張翔宇,宋佳琦.生態美學視域下“鶴文化”藝術設計的原則[J].理論觀察,2015(1):89-90.

[3]戴子琪.基于生態理念的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6.

[4]郝立勛,常力元,韓中人.自然與城市并置與突破的生態美學[J].建筑知識,2014(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