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設計分析

時間:2022-03-22 09:39:42

導語:城市景觀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景觀設計分析

摘要:以北京國貿橋設計為例,闡述了交通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以改善城市景觀立體空間問題。

關鍵詞:城市景觀;功能;建筑師1城市景觀

1概述

人們在聽到城市景觀這個詞語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是公園、河道、濕地、商業步行街等,似乎只有這樣的公共空間才能算得上是城市景觀。但是景觀也該包含城市內部的所有硬質空間,是我們每天走過的人行道、過街天橋、公交車站等。在實質層面以外,人們在空間中的活動也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當建筑師準備做一個項目的時候會程式化地提出一些問題,如:需要多大的空間,功能是什么,需要容納多少人等等。建筑師要遵循這些設定好的條件進行設計。而進行城市景觀設計的時候沒有人會提出這些指標化的需求。你需要認真地環顧這座城市、這片場地,去體會和觀察這里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再自己去創造功能和需求。比如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會藏在公交車站的后面,那么他們需要的是什么呢?因為陽光實在是太熱了,他們只能躲在車站的陰影里面乘涼,所以很明顯周邊需要遮蔭的設施或者樹木;再比如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有人在路邊歇腳、買東西或者活動,那么這個地方是不是應該增加一個座椅讓人們坐一下呢?這就是城市景觀的根本所在,不僅僅要考慮顏色、材料和美觀,還要想到是什么人在使用它,是如何使用它的,以及我們如何能為使用他的人們創造更好的使用體驗,這才是城市景觀的基本構成要素。

2北京國貿橋的方案分析

2.1不同設計方案解讀在北京國貿橋的設計方案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設計師對于項目的理解。方案一是迪拜哈里發塔的設計師AdrianSmith和GordonGill,他們提出的方案是在現有國貿橋的上方建造一座五層樓高的環形天橋;方案二是CCTV新大樓的設計師庫哈斯,他建議建造一座大體量的建筑跨于國貿橋之上,將余下的空間散落于CBD的其他空間;第三個方案是馬巖松提出的,建造一個流線型的巨型建筑懸浮于整個CBD之上,并在建筑的上層設計一個空中花園。不得不說他們作為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師,其方案都具有別具一格的風格,特別是AdrianSmith和GordonGill的方案還獲得了2項國際的建筑大獎,但是這3個方案都具有一個共性,就是通過建造更多的建筑來解決問題。顯然這需要一個城市景觀的方案來解決問題。或者有一種人們更樂于看見的解決方案,把路都變成綠地,變成一個漂亮的城市花園。這種對城市景觀簡單的理解已經屢見不鮮,如馬巖松對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的設計方案,就是用綠色植物進行覆蓋,認為城市景觀綠就對了。但城市景觀遠遠不只是綠起來而已,簡單粗暴的綠化只能得到一些綠量,看起來漂亮,但對于城市和使用他的人來說問題依舊存在。2.2存在的問題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明確項目內出現了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北京國貿是著名的CBD,它高樓林立、高效現代,但事實并非如此,這里的交通雜亂無章、通行困難、沒有組織、缺乏管理,不符合引領世界的商業中心的形象,連最基本的十字路口的交通標準都很難達到。過去的設計只考慮了機動車的通行需要,沒有考慮到今天CBD中人行的需要,發展到了今天,行人才是這里的主要交通方式和達到方式,而開車則成了到達這里最慢的一種交通方式,尤其是早晚的高峰時段。造成這樣局面正是城市商業發展使得這里一步步地淪為今天的樣子,商人拿地蓋樓出售賺錢,設計師設計自己理想的作品,都是完成一個工作加賺錢的過程,沒有人考慮這塊地方到底需要什么。2.3交通功能解決辦法首先,要從最基本的層面考慮———交通,這里到底有多少道路,有多少道路是相互重疊的,需要將其作為立體化的設計。其次,在解決交通空間以后,還有大量的停車空間、公交站臺、市政設施、綠化植被等,特別是公交站是造成問題的一個最主要因素,早晚時段上下車人較多,就會從人行道逐漸地向道路延伸,這樣行人、攤販、停靠站的車輛相互擠占對方的空間,隨著人流的加大,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交通的功能性就決定了這個橋的造型。首先它必須是一個高效的環形道路結構,可以承載更多的車輛,提高車輛的行駛速度,并且,環狀結構釋放了更大的空間,可以用來建設公園。并且可以利用公園形成不同的立體空間,來連接區域的地下層。在解決了功能性問題后,可以著手解決公園的景觀性問題了,可以充分發揮設計師的創造力來創造,這里面既可以有活動的廣場和公園,也可以形成一個水面或者一個空中花園,大量的植物可以吸收汽車帶來的尾氣污染。

3結論

在人們習慣了用綠化和美學的角度來衡量城市景觀的今天,通過對國貿橋設計方案的分析,從不同的角度和意義為當下建筑為主流的設計提供不一樣的思路。城市景觀不僅僅是高樓大廈和具有現代感的設計,一個具有功能性的景觀設計更能代表我們的城市特性。

作者:郝軼 單位:遼寧省沈陽市園林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