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廣場景觀設計探討
時間:2022-06-23 05:14:50
導語:八音廣場景觀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對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油菜花主會場及周邊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通過對場地內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調查研究,分析區域各功能區中景觀人文的建設情況、存在問題及成功之處,探討滿足功能需求,適合時展,體現布依族民族特色的景觀建設思路。我設計的主要區域是羅平縣“花之眼”田園綜合體的民族風情區,以“花海鑲依”為主題,包括文化展演區、特色工藝區和民俗體驗區三組項目。
【關鍵詞】羅平;花之眼;民族;八音坐唱
一、背景
此次設計目的是通過田園綜合體推動曲靖市鄉村旅游的升級發展,打造曲靖市鄉村旅游的新業態,從而為曲靖市其他地區鄉村旅游的發展產生示范帶動效應。意義在于以田園綜合體為主要抓手,致力于推動本地區生產、生態、生活的發展,構筑羅平縣旅游發展的新亮點,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羅平縣“花之眼”田園綜合體規劃屬于以旅游產業為導向的綜合性規劃。本次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以保護自然環境、生態資源、人文資源為前提,進行科學開發建設。本次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場地內基礎設施不足引起的游人較少停留以及油菜花海帶來的季節性限制,開發利用現有資源進行設計加工來豐富旅游資源,使游人在設計場地有歸屬感。
二、規劃設計分析
主要規劃范圍為羅平縣城以南,油菜花主場與花海大道之間的民族風情區,東以金圭大道。設計內容為在民族風情區融合布依文化,將油菜花海進行規劃,主要提取出布依族文化中八音坐唱進行設計,將整個民族風情區以八音廣場覆蓋。因布依族伴水而居,整個廣場由河流圍繞,在親水平臺與當地民族裝飾上,充分利用布依族文化特點進行裝飾。在鋪裝方面,根據不同的空間特性與功能要求,對鋪裝材料的種類、材質、色彩和形式進行了分類與界定,以創造多元化的空間體驗。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主要原則下,盡量采用當地材料,以體現設計概念。在主要道路上,采用當地石塊、礫石等,中性色彩,局部暖色調。在堤埂道路上,盡量利用現有水系堤埂,對面層鋪進行改造,建議考慮滲透性的礫石路面。在木棧道中,采用深棕色防腐木料,保證臨水材料的耐用性。而集散廣場也采用當地石料、花崗巖、防腐木等,鋪裝自然,主要為灰色。八音廣場主要分為入口景觀區、水景觀賞區、文化展示區、植物觀賞區以及中心廣場區。廣場由主入口進入,將入口神樹崇拜的水池歸為入口景觀區,從兩個次入口進入便是水景與文化觀賞區,這兩個區域主要襯托廣場的主題性,充分將布依八音的形形色色融入景觀裝飾中。廣場最中心為中心廣場區,以蠟染的形式,通過蠟染花紋裝飾整個中心廣場,中心廣場區以東為植物觀賞區,主要通過植物來展示當地氣候,同時也說明了布依族的文化信仰。交通主要干道以南北貫穿整個廣場,從入口經過中心廣場直通廣場北部,次干道以中心廣場向外,各分區相連。八音廣場植物繁多,主要以季節月份分割。該廣場以油菜花環繞,油菜花多為1月到3月產物,而廣場同時也有月季、大花醉魚草與云南山茶等其他花卉,月季開花時間長,4月到9月均可見到,而云南山茶相對偏冬季。3月到4月有著大葉黃楊。隨著季節的不同,當地的喬木也相應替換著,春季多為梨樹、云南櫻花、李樹、香樟與紫竹等。銀杏在八音廣場中,從4月到10月,占有半年的時長。主要運用云南本土植物,花果期較長,色彩豐富絢麗,易存活,耐寒耐旱霜凍,耐水淹不爛根莖,有經濟價值和市場需要,讓羅平三季有花、冬季有色,常年有景,打破旅游季節性限制。
三、結論
此次畢業設計讓我將大學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巧聯合運用起來,兩者相輔相成,再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以此作為我的設計場地八音廣場的文化支撐,了解布依族民族文化與場地精神相結合,設計出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生態為先的擁有燦爛淳樸民族文化的特色廣場。
參考文獻:
[1]張明仙.羅平布依族婚戀歌謠與婚俗[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2(04):12-15.
[2]臧國書,李艷萍.論羅平布依族禁忌習俗中的生態功能[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4(02):28-32.
[3]龐玲.羅平布依族銅鼓[J].云南檔案,2014(04):28-30.
[4]楊筠.羅平布依族村寨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探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3(02):27-31.
[5]丁曉東.布依族傳統倫理及其演變——以云南羅平為例[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5):35-38.
[6]楊永畢.羅平布依族民間藝術[J].今日民族,2014(02):53.
[7]丁曉梅,耿卓明,姬林燕,夏曼.云南羅平縣布依族刺繡工藝的傳承與發展[J].考試周刊,2013(80):18-19.
[8]羅祖虞.云南羅平及周邊布依族的民族風情及旅游資源[J].布依學研究,2004(00):1-6.
[9]陳思思.“布依八音”展演互動及社會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10]白源源.布依八音坐唱的藝術魅力[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03):71-72.
[11]楊正行.傳承“布依八音”民族文化[J].貴州教育,2017(13):22-24.
[12]何志.歷史悠久的布依族八音坐唱[J].理論與當代,2014(07):51-52.
[13]覃亞雙.布依族蠟染尚藍心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
[14]王芳恒.布依族蠟染藝術的繼承創新與旅游業[J].布依學研究,1991(00):261-269.
[15]周祺芬.布依族蠟染工藝的傳承與發展[J].美與時代(上),2016(10):39-40.
[16]張建敏.布依族服飾、蠟染中的魚圖騰崇拜與審美特征[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0,24(01):96-99.
作者:吳宏瑤 陳嘉鈺 張琪 單位: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 上一篇:園林植物色彩搭配與景觀設計分析
- 下一篇:職業中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