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核心單片機教學實驗箱設計研究

時間:2022-09-25 09:14:19

導語:雙核心單片機教學實驗箱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核心單片機教學實驗箱設計研究

摘要:為了增加單片機實驗箱的功能性,解決單片機分層次教學,作者設計與開發了一款多功能、雙核心單片機教學實驗箱。該實驗箱采用了傳統51單片機和高性能STM32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具有“單片機硬件認知”“單片機基礎實踐”“綜合拓展”和“二次開發”功能,可較好地應用于51單片機教學實驗、STM32教學實踐、電子競賽等活動。

關鍵詞:雙核心;單片機;STM32;實驗箱

目前,單片機教學實驗箱仍大多采用傳統8051內核的單片機作為開發對象,而市場上流行的高性能單片機應用于實驗平臺的卻較少。為了增加單片機實驗箱的功能性,解決單片機實驗分層次教學,本文采用了“一塊硬件電路板雙控制核心”的方案,設計與開發了一款雙核心、多功能的單片機教學實驗箱。[1]

1單片機教學實驗箱的設計

1.1單片機實驗箱總體設計。單片機教學實驗箱以51單片機+STM3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由“硬件認知”、“基礎實踐”、“綜合拓展”和“二次開發”四大板塊組成。1.2單片機實驗箱主控芯片。單片機教學實驗箱具有51單片機和STM32兩個控制核心。51單片機主控芯片:本實驗箱選擇國產宏晶科技公司的高速/低功耗的STC89C52單片機。[2]該芯片擁有的靈巧的8位CPU和在線可編程Flash,使其在高校教學實驗平臺得到了廣泛使用。STM32單片機主控芯片,本實驗箱選擇ST公司開發的STM32F103ZET6芯片。該芯片采用超低功耗的ARM處理器內核,芯體尺寸32位,速度可達72MHz,運算速度比8051快得多;具有硬件資源豐富、低價格、低功耗、高性能等優勢,能夠在經濟型產品上實現先進且復雜的功能。1.3單片機實驗箱控制單元的設計。1.3.1單片機硬件認知板塊。本實驗箱硬件認知板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將硬件電路原理圖印制在了實驗箱內蓋上,便于學生一打開實驗箱就可以直觀地觀察電路原理。(2)將電路典型元器件進行插入式連接,便于實物認知。[3](3)將電路引腳分配印制在電路板絲印層上,便于硬件接線和軟件編程。1.3.2單片機基礎實踐板塊。單片機實驗箱采取模塊式設計思想,主要由LED流水燈、數碼管、蜂鳴器、按鍵、液晶顯示、點陣、繼電器、實時時鐘、EEPROM、溫度傳感器、紅外接收,共11個獨立基礎模塊組成,如圖1所示。圖1實驗箱基礎模塊電路原理圖51單片機和STM32作為兩個獨立的控制核心,可以分別實現對以上11個基礎模塊的控制。1.3.3單片機綜合拓展板塊。在51單片機和STM32的雙核心控制下,將基本板塊的11個基礎模塊,按不同的控制需求進行任意組合,可以完成多種綜合拓展實驗。例如:組合LED流水燈+數碼管模塊,可以實現交通燈倒計時功能;組合液晶顯示+按鍵+蜂鳴器模塊,可以實現病房呼叫或音樂盒功能;組合液晶顯示+溫度傳感器+繼電器模塊,可實現溫度自適應調整等功能。[3]1.3.4單片機二次開發功能的設計。單片機實驗箱采取易擴展的設計思想:將51單片機和STM32的所有I/O引腳通過排針形式全部引出,方便對系統的擴充和二次開發。[4]在每個教學單元,引導學生自主焊接一些小的控制單元,例如交通燈控制單元、電機驅動單元、舵機控制單元等。讓學生將個人作品通過排線與實驗箱I/O引腳進行連接,驗證個人控制單元功能,增加學習興趣。

2單片機教學實驗箱設計成果

設計完成的雙核心多功能單片機教學實驗箱硬件電路板如圖2所示。3結語文中對雙核心單片機教學實驗箱的設計經驗和做法進行了分享。該實驗箱可實現硬件認知、基礎實踐、綜合拓展和二次開發等功能,可同時滿足傳統51單片機和STM32的教學實驗和競賽等創新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梁璐,潘麗.多核心單片機實驗箱設計實現[J].電子設計工程,2014,22(14):110-112+116.

[2]白龍,劉玉良,孫屹琛,武陽陽,程健愉,黃磊.基于STC89C52的單片機實驗開發板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18(05):188-189.

[3]黃俊梅,羅丹妮,南楠.多功能模塊式單片機教學實驗箱的設計[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06):85-86+91.

[4]王仁彪,王亞麗,王奉良.基于模塊化的51單片機實驗套件的設計與開發[J].中國新通信,2017,19(14):138.

作者:黃俊梅 單位: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