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科課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4-13 08:39:17
導語:美國社會科課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美國社會科的總體設計。社會科是一門提高學生公民素質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綜合課程。在學校課程中,社會科整合人類學、考古學、經濟學、地理、歷史、法律、哲學、政治學、心理學、神學和社會學,以及一些來自人文科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的適當內容,為學生提供相互聯系而又系統的學習機會。社會科的基本目標是幫助年輕人發展他們的能力,使得他們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上,作為一個存在著多元文化差異的國家的公民,能夠為公眾的利益,做出合理的決策。
(二)美國社會科的橫向設計。從橫向上來說,美國社會科有三個基本目標:公民教育、歷史與社會科學教育、反思與問題解決教育”。根據美國社會科的課程標準,具體來說,公民教育主要是為了“鼓勵年輕人接受美國核心的價值觀,使年輕人參與到社會事務中來”。歷史與社會科學教育主要是為了“在公民教育的前提下給學生介紹更多的堅實知識、有效的方法和理性地作出抉擇的能力”。反思與問題解決教育則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民主社會成為很好的思考者”。這三個基本目標看似雜亂無章,仔細揣摩卻不難發現,其中確是有遞進關系的:先認同主流價值觀——達到身份認同后——習得知識與培養能力——參與生活——學會反思。
(三)美國社會科的縱向設計。從縱向上來講,美國社會科也有其三維目標,三個目標的維度也就是知識、技能、價值觀。具體來說,公民教育的知識主要介紹了《憲法》、《權利法案》和地方、州、聯邦各個層次所實行的行政程序;技能主要闡述了理性決策的過程、談判與妥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高效地合作;價值觀主要指明了與民主決策相關的價值觀以及那些共同支撐地方、州和聯邦政府運轉的價值觀等等。
二、美國社會科課程的內容組織
美國社會科的內容組織涵蓋十大主題,主題之間具有階段性和遞進性。其內容安排上主要是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層面進行的,宏觀是微觀的骨架,而微觀是宏觀的血肉,二者分列整齊,相得益彰。透過社會科政治學內容的設計來看,其內容設計不僅邏輯性強,且極富可操作性。
(一)美國社會科的十大主題。《全美社會科課程標準》提出必須滲透在幼兒園至十二年級社會科教學中的十條主線:①文化;②時間、連續性和變化;③人、場所、環境;④個體發展與認同;⑤個體、群體和公共機構;⑥權力、權力機構和統治;⑦生產、分配和消費;⑧科學、技術和社會;⑨全球間的聯系;⑩公民的觀念和實踐。由于這些主題要在各年級段得到不同水平的綜合實施,這就保證了學習內容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同時又分出了階段性。
(二)美國社會科的內容安排。就其政治學內容的安排來看,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微觀政治”的方式,主要關注政治系統中的個體。它圍繞兩個主題展開:(1)個體的角色,即個體公民如何影響政治系統;(2)態度和信仰,即個體公民的態度和信仰及其如何形成。第二類為“宏觀政治”的方式,主要關注政治系統的全面運行。它圍繞三個主題展開:(l)政府和行政程序;(2)政治系統的比較;(3)政治理論。這樣的設計已極具模塊化,微觀政治是宏觀政治的血肉,而宏觀政治是微觀政治的骨架,將這種模塊按照學段進行教材編排就顯得順理成章。
(三)美國社會科中的政治學內容安排。美國社會科包含的政治學內容有以下十個方面:①公民,主要涉及公民的理想、權利和責任、作用、行為、品德等內容。②民主,主要涉及民主的價值、準則、運作等內容。③政府,主要涉及政府的性質、職能、權力、責任、限制、組織、運作等內容。④國際政治,主要涉及國家關系、制度比較、戰爭與和平等內容。⑤合作,主要涉及交往、合作、團體歸屬、解決分歧與沖突等內容。⑥國家,主要涉及祖國、國家概念、社會制度等內容。⑦革命、英雄等內容。⑧社會問題和政策。⑨技術的作用。⑩政治理論的。在具體的內容安排上,公民是政治學內容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社會科把公民置于社會的話語系統進行闡釋,并把社會的規章施加于每個社會成員的身上。公民對其身份有了基本認同后,其應知曉每個社會都會建立一套權力機構來進行決策,并且社會成員也應該學會民主的運作方式,因為良好的民主運作方式有助于形成穩定的政治系統,從而促進社會和國家的發展。社會成員還需要知道,所有的政府都要得到被統治者的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這個政府最終會被推翻。
三、美國社會科給我國思想政治課帶來的啟示
我國的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是,“使學生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常識;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應有的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和態度;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比美國社會科的三個基本目標,我國思政課的課程標準有以下特點。
(一)我國的課程標準設計較為籠統。課程標準設計雖然也是從知識,能力,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來寫的,但是其沒有將目標進行分類探討,則很難尋找其內在邏輯關系。比如,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的確需要主流價值觀的指引,如果過多地強調主流價值觀,則會導致課程設計缺乏基本的邏輯性。事實上,學生除了需要主流價值觀的引導外,也需要習得各類社會科學的基本常識,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
(二)我國課程標準設計的目標指向不明確。美國的課標形成了橫向與縱向結合的框架體系,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設計。而我國的課程標準卻很難看出橫向與縱向結合的框架體系,似有非有,若隱若現。我國的課程標準也談知識、技能和價值觀。如在分類目標中談到的知識目標是:知道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技能目標是:提高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面對實際問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能力。價值觀目標是:熱愛中國共產黨,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與美國社會科相比,我國的三維目標雖然整齊有序,但三者的邏輯關系并不是非常清楚。
(三)我國的思想政治課內容的基本要素較為零散。我國的思想政治課編排的內容分別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與哲學。從表面上來看,我國的政治課編排的比較有序,富有層次感。但是在每一本書的具體的內容組織方面卻很難看出其設計層次,教材的設計,知識的梳理,往往比較散亂,不成體系。再加上政治教材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客觀上造成了政治教材的內容得不到梳理和組織。實際上,如果將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要素羅列出來,然后將這些基本要素按照有序的方式進行重新構建內容組織,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長此以往,就可以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了。
作者:司建單位:拉薩市第四高級中學
- 上一篇:外貿英語函電課程設計論文
- 下一篇:紫砂壺造型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