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課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7-23 02:45:45
導語:計算機課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所指的課程設計是指根據某一門專業課程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運用本課程中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一個相對較短的周期內,完成一個綜合性的任務,體驗合作學習的一種具體形式。
二、以“組建企業網”為計算機課程設計任務的具體實施過程
(一)課程設計的前期準備
在進行計算機課程設計活動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程設計的任務,并對任務進行分解以及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以達到良好的課程設計效果。
1.準備計算機課程設計任務
課程設計任務的選擇難易要適中,讓學生既不會感到要求高不可及,也不過于簡單,設置的難度應該比大部分學生的基本水平略高一點,使課程設計具有挑戰性,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程設計的積極性。本課程選擇以“組建企業網”為設計任務,主要考慮到,該任務既綜合了本門功課的各個知識點,又體現了該項目的實用性,且難易適中,較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2.采用混合分組法對學生進行分組
在計算機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班級內組成3人的項目小組。為了確保課程設計的順利開展和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在分組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基礎,合理分組。具體可以采用混合分組,這種分組方法是指教師先選出幾位基礎較好的學生,讓他們擔任組長,其他學生再自主選擇組長。這種方法既克服了可能會形成兩極分化,形成基礎好的組別和基礎差的組別的弊端,又保持了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或有過合作經歷等因素進行組合的優點。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效果比較好,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并能夠很快地組織好小組并開始工作。
(二)完成課程設計任務
課程設計任務布置給學生后,學生按照任務分解進行有效操作,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采取他們自己的思路操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時刻注意連接或配置的正確性,即在開始下一步前,要檢驗本次操作的正確性。教師也要密切注意學生完成任務的進展情況,及時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加以解決。這個過程具體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項目任務,仔細閱讀項目描述,理清解決思路,收集能完成本項目的必要資料,包括網絡中各種設備的連接方法、網絡設備的配置以及網絡服務器的搭建等相關知識,根據項目分解,在規定課時內分步完成內容,同時保存好操作過程并記錄要點。同時,為了讓學生對整個項目有主觀上的認識,教師根據項目分解按課時安排和具體內容進行演示操作,讓學生分清楚每個部分都涉及的知識點。這樣,通過演示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課程設計框架。另一方面是完成任務時的排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錯誤問題。一個系統化的錯誤處理思路是合理地一步一步找出錯誤原因并加以解決的過程,如何排除一些假象,從而定位導致錯誤的真正原因并加以解決,以便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所以排錯實際上貫穿于整個完成課程設計任務中。
(三)計算機課程設計任務的評審與驗收
評審驗收是課程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計算機課程設計質量的一個檢驗。為了避免教師單方面評價所帶來的感情因素。課程設計成績可以通過小組評分、教師檢查評分兩部分組成。小組評分主要圍繞考勤、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對待不同意見反饋的態度等方面開展,而教師的檢查評分側重于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任務書完成情況和任務符合要求程度等方面。綜合以上兩方面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整體、全面的評價,最后給出課程設計的評定成績,課程設計的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在專業課程中開展課程設計教學,對學生和教師來說是雙贏的。一方面對于學生來說,能使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提高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使基本技能得到訓練;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通過課程設計教學,可以檢查學生對于本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為今后的課程教學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
作者:江丕根 單位:浙江省玉環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創業教育課程設計論文
- 下一篇:下穿高速公路設計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