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度假酒店空間設計探究

時間:2022-08-02 09:06:36

導語:溫泉度假酒店空間設計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溫泉度假酒店空間設計探究

摘要:以湯街溫泉度假酒店設計為例,基于“中•和”之風的設計理念,提出其設計原則,并對其空間設計及案例研究探討及總結,對今后的設計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湯街,溫泉度假酒店,空間設計,“中•和”之風

如今國內溫泉旅游正日益成為旅游的熱點之一,溫泉旅游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溫泉旅游是以沐浴溫泉為主要內容,以體驗溫泉、感悟溫泉文化為主題,從而達到養生、休閑、度假目的的旅游活動[1]。而溫泉度假酒店是主題酒店的一種類型,以溫泉作為主題,酒店內的建筑、室內、景觀的藝術和風格都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帶給住客們養生、休閑、度假、娛樂等的綜合性體驗。一般都具備以下三個特征:酒店選址地處溫泉旅游區;酒店的設計與建造都依托溫泉;酒店的設施、活動等的設計都必須考慮消費住客的需求。溫泉度假酒店無論從位置、客人群體、設施、服務、淡旺季,還是設計風格這幾個方面都區別于其他類型的酒店。本文探討的湯街溫泉度假酒店選址在溫泉旅游度假區內,環境優良,親山、親水、親綠,溫泉及文化氛圍佳,具有建設成為精品溫泉度假酒店的良好條件。

1項目背景

湯街溫泉度假酒店位于貴州草塘古邑溫泉度假區內,甕安縣城東北部黔北四大古集鎮之一的猴場鎮,距縣主城區14km。古鎮內自然和人文優勢突出,匯聚紅色文化、商賈文化、龍獅文化、土司文化以及多地域民族風格為一起的民俗文化。溫泉度假區整體打造“格調藝術化、氛圍活力化、體驗現代化、場所生態化”四大項目主題。總體分為六大功能片區:一為定位高端度假的溫泉酒店區,二為打造商業休閑主題的特色商業區,三為體現活力主軸特色的商業街,四為溫泉別墅酒店區,五為景觀核心區的瀑布景觀區,六為整個度假區的集中生態停車區。本案的湯街溫泉度假酒店就位于高端度假的溫泉酒店功能內,總用地面積為5762m2。

2“中•和”之風的設計理念

2.1場地現狀。場地位于度假區的西北側,由于地形落差較大,在多級擋土墻的設置下形成了三級臺地的現狀。酒店場地北側靠水,南側臺地有大型酒店,西側高,東側低,具有良好的背山面水的基地自然環境。酒店設計場地內原有5棟建筑,最初規劃為商業街建筑,現全部重新規劃設計為酒店建筑,故建筑外立面的改造是本次設計的一個重點。現狀室內空間視野開闊,視線良好,但原有商業街建筑平面作為酒店并不適用。所以室內空間設計中的平面布置是今后湯街溫泉度假酒店定位于高端、精致酒店,吸引客人長時間入住的一個關鍵。室外環境現狀狹長,自然形成街道景觀,但原始場地內地形復雜,所以在設計中要注意原有地形的高差變化,在今后考慮室外環境設計方案中要重點充分利用地形條件。2.2設計理念。度假區體現“神韻、意境”的主題,打造擁有氣質的高端度假景觀,并體現格調、品味及優雅。而湯街溫泉度假酒店空間設計著力創造以溫泉泡湯文化為主題的街道生活,激活建筑的生命力,實現其應有的價值。設計首先源于自然,形象深入人心,讓人們享受自然的靜謐。其次設計格局源于現代,酒店設計的美感與溫泉泡湯頤養合二為一的境界,即當代人們追求的品味與健康。湯街溫泉度假酒店的設計理念源于中•和之風,和風來自唐宋文化,經過千年頤養,形成今天的和式文化。而文化是輸出與反哺的關系,所以酒店的空間設計的理念源于中式與和式結合。2.3設計原則。方案強調建筑、室內、景觀的空間設計與原始場地的一致性,在豎向上結合高差設計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結合微地形,對不同主題的空間配以相應的形式,滿足不同住客的需求。生動的自然體驗與溫泉環境,以現代枯山水景觀為中心而展開的序列空間,并融合了空間的虛實變化,體現了豐富的景觀層次。酒店室內設計以自然、現代、中和之風營造出獨具特色,再現意境的山居溫泉精品酒店,在風景彌漫的環境中享受輕松、閑適的度假生活。

3分區及空間設計

湯街溫泉度假酒店根據功能及空間劃分為三大區域,入口及茶山區、酒店及泡池區、街道景觀區。酒店有5棟主體建筑,建筑占地面積2922m2,景觀面積2840m2,其中,道路及廣場面積為783m2,綠地面積為2057m2。3.1入口及茶山區。湯街溫泉度假酒店要創造一個布局合理、因地制宜、環境優美、并具有濃郁中式與和式風格的休閑度假場所。該酒店由于其溫泉養生的特色,又處在大型度假區內,考慮到游人數量和今后主要的出行方式,設置了電瓶車環形通道。酒店內部主要交通車行道設置寬度為4m,硬質彈石鋪裝3m,左右兩側各留50cm碎石及草坪。東西兩側各留兩個出入口(見圖1),并在建筑之間留有兩條人行通道通往濱水商業街,命名為“小東巷”“小西巷”。考慮到場地內的原有豎向及高差變化,并結合當地氣候特征與習俗等的特點,在地勢變化的陡坡處設計成臺地狀的茶山,體現生態、養生、度假的設計定位。茶山區植物配置上層為日本早櫻,下層為茶樹,形成四季有綠,春季落櫻的和風景觀。3.2酒店及泡池區。湯街溫泉度假酒店主要有湯街1號、2號、3號、5號、6號5棟具有當地古鎮特色的建筑組成,酒店設計房間總數為82間,共分為5種房間戶型。5棟酒店室內空間設計為5種風格,打造不同感受的精品度假型酒店室內空間。每棟酒店在入戶位置都圍繞和式風格設計了獨有的特色門廳接待空間。客房的室內設計在典雅中顯露出奢華舒適,注重每個細節感受。1層A戶型獨享私家花園及室外泡池,強調住客需要享受安逸及寧靜環境的要求,并注重隱私,設計廊架及綠植圍墻隔絕樓上及庭院外的視線(見圖2)。湯街1號1樓單獨設有溫泉會員中心,可享用簡餐、酒水等,用作休憩交談空間,體現溫泉VIP客人的獨享權利。3.3街道景觀區。湯街溫泉度假酒店室外空間的景觀節點主要根據旱溪的形狀走勢來進行設置,形成“兩軸四點”景觀結構。“兩軸”分別為“枯山水旱溪景觀軸線”和“濱水通道景觀軸線”“四點”依次為“入口景觀節點”“酒店門廳入口景觀節點”“通道景觀節點”“休閑廣場景觀節點”。這樣的設計既能滿足功能及觀賞需求,使得主次分明,空間張弛有度,同時又能形成一個整體化的景觀系統(見圖3)。圖3湯街溫泉度假酒店街道景觀景觀設計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依山臨水,使溫泉度假酒店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以山形作為大的背景,結合水系、豎向、建筑外立面,濱水、近山、養生、度假為特點,街道景觀序列空間與之結合。

4結語

湯街溫泉度假酒店空間是充分利用場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形地勢,充分考慮當地的人文資源及古鎮環境,創造性的運用“中•和”之風打造一個獨特、養生、度假的溫泉山居空間。溫泉度假酒店是一種新的休閑旅游形態,對其空間設計及案例研究探討及總結,對今后的設計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秦波.溫泉旅游度假區的規劃設計———以賀州里松溫泉度假村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2(7):73-76.

作者:谷永麗 楊霞 單位:云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