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論文
時間:2022-12-02 08:53:13
導語: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戶型住宅因其總價低、過渡性強、風險小的優勢,受到人口少、收入有限的家庭及單身人群的歡迎。雖然小戶型住宅的面積相對較小,但是在物質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居住者的生活品質不應就此降低,精神上的情感體驗也不容忽視。本文通過對情感化設計和小戶型的概念進行闡述以及對小戶型中情感化設計表達的分析,探討情感化設計在小戶型居住空間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感化設計;小戶型;居住空間
一、概念的界定
(一)情感化設計。唐納德•A•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倡導,產品設計不應只重視其功能和技術,還要充分考慮用戶與產品的情感互動,讓用戶感受到產品帶來的美、快樂。唐納德•A•諾曼從知覺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了人本性的三個特征層次,即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提出了情感和情緒對于設計的重要性[1]。本能層是人與生俱來的,是情感的開始階段,表現為用戶對產品的外在形象感官。行為層代表人的身體行為,是情感的發展階段,表現為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感受。反思層是人的大腦思考,是情感的共鳴階段,表現為用戶在產品使用后產生的有意識反映。三個層次相輔相成,互為影響。(二)小戶型。小戶型是相對于大戶型而言的。目前我國對小戶型的概念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可以將其理解為配套相對完善并具備廚、衛、宿功能的“小面積住宅”。業內通常認為,一居室的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的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的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就可以稱為小戶型。本文主要探究的是二居室建筑面積為50~70平方米的小戶型住宅。
二、小戶型中情感化設計的表達
(一)外觀的表達——視覺元素。在居住空間中,環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好的環境讓人身心愉悅,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更是如此。一方面,室內空間的色彩、造型、風格等因素,將直接影響居住者視覺審美方面的體驗;另一方面,室內裝飾的組合、搭配是否協調,左右著視覺效果的呈現。(二)體驗的表達——人體工程學。情感化設計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人為本”的設計即一切設計都是為人服務,強調從人的需求出發,讓人感到舒適、安全、有趣、便捷,產生良好的使用體驗。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要根據人的行為習慣、心理形態和人體結構等綜合因素,在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合理劃分空間、布置家具、裝飾空間。(三)情感的表達——情感認同。好的設計不僅能實現人在空間設計、功能等物質方面的需求,還能滿足人精神方面的需求。設計師通過小戶型居住空間的裝修和設計,讓空間環境和人產生良好的互動,人在與空間環境的互動中得到情緒的釋放,達到情感的認同。
三、小戶型情感化設計的應用
(一)基于本能層的情感設計。1.色彩。色彩是一種能夠被人直接感知的視覺元素,能夠刺激人的神經,使人產生情感的變化。在所有色彩中,人們通常認為綠色、藍色等顏色具有冷的感覺,紅色、黃色等顏色具有暖的感覺。其實,色彩本身沒有冷暖,這只是人們通過色彩產生的情感體驗。小戶型空間設計可以利用色彩帶給人的這一感受,根據居住者的個人喜好設定空間主體顏色,如用暖色制造溫馨的氛圍,用冷色表現寧靜的感受,通過冷暖色彩的搭配給居住者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還可以通過窗簾、地毯、裝飾品等室內裝飾物的顏色來點綴空間,表達個性。2.空間劃分。小戶型雖然建筑面積不大,但主要功能區域齊全,主要包括客廳、廚房、餐廳、臥室、衛生間,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是小戶型設計的重點之一。目前,小戶型空間分類主要有三種:SOHO小戶型住宅、青年住宅以及公寓。通常,空間劃分要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結合居住空間進行合理設計。不管是哪種小戶型空間,墻體是空間中的基本要素,可通過改變墻體空間,達到提升面積使用率的目的。例如:在已有的建筑墻體上,對非承重墻體進行再處理,盡量做到一墻多用,實現墻體功能化,以減少空間浪費,增加室內的使用面積[2]。除了墻體,還可對門進行改良,如利用布簾、隔斷等代替原有的門,將有形門設計為無形門,以此節省空間。3.光線。光線是居住空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路易斯•康說過:“太陽一直不曾明白它是何等偉大,直到它射到了一座房屋的表面。光線與物質之間的‘相遇’才使物質能夠被人所看到,光線才被我們所感知。”[3](P39)光線通過有形的物體讓我們感受到它的魅力。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過程中,合理利用光線,可從視覺上改變空間面積,讓人覺得空間變大。例如:采用具有鏡面效果的材料裝飾空間,或在墻面上大面積使用鏡子,通過鏡面帶來的反射效果“擴張”空間,彌補小戶型面積不大的缺點。4.材料。材料是居住空間構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材料具有的肌理與質感會使人產生視覺和觸覺的感知。不同的材料能給人不同的情感體驗,如金屬材料有著特有的光澤和堅硬的觸感,帶給人濃厚的工業氣息,適合營造理性沉穩的空間氛圍。竹材料天然的紋理會使人產生自然的親近感,適合營造溫馨、親切的空間氛圍。不同材料的合理搭配呈現出不同的設計風格,訴說著不同的情感,給人帶來別樣的空間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在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中更為重要。為此,應采用不同的材料,打造滿足居住者情感需求的空間,以減少小戶型緊湊空間對居住者居住品質的影響。(二)基于行為層的情感設計。1.家具選擇合適。在居住空間設計中,家具的選擇和擺放位置影響著居住者的空間體驗感,因此,選擇家具是小戶型居住空間布局的一個重要環節。市面上可購買的家具種類、樣式繁多,家具尺寸也不盡相同。為營造寬敞的空間感,小戶型在家具尺寸方面適合選擇占地面積較小的家具,注意家具的擺放方式,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節省空間。例如:布局狹長型的小客廳時,可以選擇“一”字形的沙發擺放方式,即沙發簡單地呈“一”字形擺放,對面放置茶幾、電視。這種布局方式既有溫馨緊湊感,又可以保證客廳有足夠的活動范圍。家具使用性能方面可以選擇折疊式家具、多功能家具,如目前常見的折疊沙發床。平時作為普通沙發使用,需要時可以打開當作床,用完將其折疊放起來又變回沙發,節約空間的同時增加一定的趣味性。2.動線規劃合理。動線是人在室內室外移動的點,這些移動點連接起來就成為動線。動線設計是居住空間設計的重要部分之一。動線規劃需要考慮通道的寬度、行走路線上是否有障礙物、居住者的行走習慣、活動需求等因素,合理的動線會讓人感覺到方便、舒適。小戶型面積有限,合理的動線規劃尤為重要。總體可將空間進行動靜分區,避免隱私外漏。局部可設置起居、家務、訪客三種動線。例如:家務動線中廚房,水池、操作臺、灶臺的擺放位置要符合洗、切、燒的烹飪習慣,減少廚房工作中不必要的行走路線。3.可變空間的設計可變空間是指通過改變空間來滿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創造性設計,運用在小戶型空間設計中有利于空間的整體利用。小戶型可變空間的設計可根據居住者的需求靈活布置,功能相近的空間可以打破空間面積的限定,采用重疊或者合并的方式進行空間布置。例如:將臥室飄窗設置成閱讀區域,不再單獨空出一個房間設置書房,將臥室和書房合并在一起,既節約面積又充分保證了居住空間的功能。再者,可以利用各種空隙進行收納,墻壁的轉角處和空間界面、家具、家電的縱向空間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廚房空間的下廚柜轉角處可以設置旋轉儲物架,充分利用廚房的儲物空間;在空間層高比較高的情況下,將空間分隔為兩層,擴大使用面積,提升空間居住的舒適感。(三)基于反思層的情感設計。1.滿足感。本能層次和行為層次的室內設計帶給人的是情感體驗,當這一情感體驗觸發人的情感時,就會產生來源于反思層次的情感交流。小戶型居住空間設計可以通過滿足居住者的需求,激發其情感交流。首先,滿足實用性需求。在對小戶型居住空間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居住者對空間的功能要求,處理好人與空間環境的關系。以人性化的設計,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體驗,減少室內空間的安全威脅,滿足其在居住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與空間交互的訴求。其次,滿足精神性需求。小戶型居住空間情感化設計要重視環境意境,運用各種設計手段,打造美觀且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空間環境,讓人產生對空間意境的聯想,給人精神層面的享受,如依據居住者喜歡的主題,設計空間裝飾,營造環境意境。最后,滿足經濟性需求。由于小戶型住宅的居住者多是中低收入人群及年輕人,因此,設計時要考慮到居住者的經濟負擔能力,不適合繁復的裝修,裝修費用應控制在居住者的消費能力之內,滿足空間實用性和居住者精神需求的同時,滿足居住者的經濟需求。2.歸屬感。對小戶型居住空間進行設計時,設計師不僅要多跟居住者溝通,深入了解居住者的裝修需求,還要設身處地的為居住者考慮,以保證設計出的空間盡量滿足居住者的情感需求。通過視覺元素的設計和合理的空間布置帶給居住者舒適感,從而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讓其情感得到釋放,獲得歸屬感。
參考文獻
[1]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2]熊瑤,朱永亭,王珍珍.可持續視角下小戶型住宅空間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1):96-97.
[3]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陳星宇 單位: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
- 上一篇:運動功能性元素在服裝設計的作用
- 下一篇:平面構成元素在空間設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