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平面設計教學的革新

時間:2022-01-11 11:42:57

導語:芻議平面設計教學的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平面設計教學的革新

一、大學平面設計教學創新探析

大學平面設計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學生的思維創新上,對于大學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根據大學平面設計教學的實踐經驗,提出幾點教學創新舉措。

(一)教學內容的積極更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與特點為基礎來規劃教學內容,可以某一知識模塊為依據設置限定的多項具體條件,或是教師設計出方式、性質、課題等要素后,交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媒介、方法以及題材等。課題既可以體現為某專題內容,也可以涉及多門課程,或是從單個內容向相關知識內容深化,也可以是獨立的作業內容及方式,比如色彩與材料、移動形象語言、色彩與結構、形態與元素等。也就是說,教師應合理、科學地整合原課程知識點,并開展具備可操作性的課程教學設計。

(二)教學手段及方式的創新學生進入大學以后,他們以前的學習經驗已經相對豐富,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而平面設計應從開闊的視野中找到切入點,并在設計意識中得到體現。因此所設計的教學課題應是多樣、多維、多元的,為使學生從形式語言、藝術作品、主觀意象、客觀對象中得到啟發、借鑒,進而激發學習興趣與熱情,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對教學手段及方式進行創新。1、情境接觸。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學生對情境進行接觸,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設計方案的能力與想像力。比如在教學時,多利用國內外平面設計的優秀案例供學生分析研究,或是知名企業標志案例、形象策劃等,讓學生在大量的情境接觸中積極經驗,增強并培養學生創造的勇氣與信心。教師應合理設計問題情境并營造寬松民主的氛圍,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意識得到培養、創造性思維得到訓練,挖掘創造的潛力。2、引導幫助。教師在平面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應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指導、幫助學生發現并掌握設計創新思維的方法。在社會、大學共同參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間、師生間,在不斷討論與練習中產生的新內容就是創新的結果。如在設計產品廣告時,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方法將產品或主題的獨特特點強調出來,同時鮮明地將它表現出來,隨后把這些特點設計在畫面主要部位或對其加以烘托,從而使受眾能夠在接觸到畫面的剎那就感受到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并對其發生視覺興趣與注意力,最終實現刺激受眾消費欲望的目標。

(三)樹立創新理念,強化創新認識平面設計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同時它與實際生活又有著密切的聯系。現代平面設計教學應讓學生能夠樹立起一種時代的緊迫感,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社會職場的形勢,從而保持對新知識的求知欲,并從中養成自己分析問題、獲取知識、處理問題、激發創意的能力。因此,大學平面設計教學中,應更多地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活躍思想,有選擇、自由地探索、追求新知識,并對自身的思維方式進行有效訓練,不僅讓學生能夠自動樹立專業學習觀念,而且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適時改善與調整自身的定位與認識,真正為社會培養出實用型的人才。

(四)創造實踐教學的推進專業課程與基礎課程組成了現代平面設計課程,而要對平面設計教學進行創新,就要改變以往專業課與基礎課脫節的問題,真正使基礎課程成為專業課程的基石,突破基礎課程傳統的狹隘教學理念。藝術設計是多變的、靈活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應拘于一格,而應遵循理論-實踐-具體實踐的科學過程,教師應在正常教學任務完成的同時,服務于實踐與研究,從而為教學創新提供驗證與理論指導。從實際出發,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適當調整理論教學內容與手段,將實用性切實突出。比如在分析圖例的思維創意與設計思路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各類多媒體制圖軟件來實現自我實踐,不僅培養了學生思維創意分析的能力,而且加強了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思維創意的多樣化特點,避免出現呆板教學的弊端。

二、結語

綜上所述,在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今社會,如何培養出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實用型平面設計人才是高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如本文所述,平面設計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門藝術,教師不應對學生單純地進行填鴨式知識灌輸,而應更多地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思維創意、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上,使其能夠真正掌握設計創意的精髓,使學生能夠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

作者:孔艷波單位:云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