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平面設計教育教學培養
時間:2022-03-22 10:05:20
導語:現代平面設計教育教學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平面設計教育中,創意思維的培養不可或缺。本文提出了幾點在現代平面設計教育中培養創意思維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平面設計;教學;創意思維;培養
任何行業、任何領域都不能缺少創意思維,平面設計專業也不例外。對此,院校與教師要更新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一、現代平面設計教育中培養創意思維的必要性
(一)打破常規思維的恒常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追求一種穩定、安逸的生活狀態。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多數人會墨守成規,不愿意或是沒勇氣去改變現狀。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也在這種常規思維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思維慣性,表現在具體設計活動中,就是重在模仿,批量復制已有作品,而怠于自我創新,不僅讓設計教育工作無法開展,也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就業。為此,在現代平面設計教育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引導學生重構知識體系與認知體系,敢于懷疑現有真理與權威,打破常規思維的束縛,另辟蹊徑,尋找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在憧憬設計巨匠的同時,讓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眼中的“偉人”。(二)利用創意思維的方向性。創意思維強調的不僅是全方位思考,更要在全方位的角度下做到靈活應變,以思維上的轉變促進行為的轉變,找尋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概括來講,創意思維大體有如下幾種:第一,多向思維。正如詩人蘇軾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1]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也需有這種認知,在日常學習或是作品創作中,努力從多方向思考,避免思維盲點,才能對設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創造優秀的作品。例如科學偉人牛頓,眾所周知,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源于一顆蘋果樹,蘋果落地在多數人看來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牛頓卻發現了其中的“不普通”,推進了整個科學界的發展,這便是一種多向思維的體現;第二,轉向思維。對轉向思維的最好概括,莫過于詩人陸游的佳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即我們在研究某一個問題時,有時會遇到瓶頸,此時不妨改變思維,從相關學科著手,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達“曲線救國”之效;第三,逆向思維。逆向思維也即“反其道而思之”[2],通過答案求解條件,比較著名的事例是“司馬光砸缸”和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定律,當然,這一思維同樣可以運用到平面設計中,為作品設計添彩。
二、現代平面設計教育教學現狀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在現代平面設計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而沒有結合此專業的就業特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部分學生在踏入社會后綜合素養不夠,創新能力缺乏,無法獨立完成工作要求。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還是學校與教師沒有意識到培養目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作用,只延續傳統教學,完成“教”這一部分,而忽略了“用”,學生即使充分掌握了平面設計的理論知識,也做不到“學以致用”,最終學校培養的也只是單一型人才,而非企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二)教學方式不先進。在教學方式方面,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師仍采用“灌輸式”教學,也即教師負責“講”,學生負責“聽”,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長此以往,只會讓教師在“唱獨角戲”中失去教學熱情,學生也容易對平面設計專業產生抵觸情緒,不愿意進入課堂,參與到教師的講解中,教學中的兩大主體都以“應付差事”的態度敷衍了事,何談挖掘學生的潛力與天賦、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呢?加之藝術類專業的門檻日益降低,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參差不齊,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難以起到“雕琢”的作用,反而會讓學生在“批量教學”中失去個性化發展的機會,流于普通人行列。(三)課程體系不完善。關于學習,循序漸進是關鍵。在目前的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從大一至大四都有相對應的課程體系,如大一有基礎造型課程、大二有設計基礎課程、大三有設計理論課程、大四有綜合創作課程。看似這一課程規劃很是科學,但在實際教授過程中,卻出現了“脫節”的現象[3]。深思原因,課程的教授缺乏指導思想的貫穿是出現這一現象的關鍵。也即教師只關注于某一階段的教學,而忽視了前后知識的串聯,學生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學到的設計知識都是零散的,沒有設計方面的“大局觀”,作品設計沒有堅實、穩固的知識體系作為支撐,自然也就“不堪一擊”,無法“脫穎而出”,所以,只有“循序”沒有“漸進”的課程體系,還需逐步完善。(四)教學安排不全面。學校對于平面設計教育的教學安排不全面,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實踐教學占比小。平面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是在平面設計的教學中,實踐教學的占比卻遠遠低于理論教學的占比,學生難以在這種教學安排中意識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不會花費時間與精力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以至于在面對具體設計工作時無從下手,此時再培養實踐能力,則為時已晚;其二是缺乏實習場所。每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前都會有一段實習時間,以增進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平面設計專業也有這一環節,但如前所述,平面設計極具實踐性,所以,就需要額外增加實習時間,但平面設計專業學生面臨的窘境便是實習平臺的缺乏,但這一方面離不開學校的推動,所以,就需要學校積極聯系相關企業與實習基地,以便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平臺,使學生在具體創作中能了解行業需求,努力提升綜合素質,能在步入社會后快速、準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4],適應工作環境,而不是在教學中“紙上談兵”,畢竟,“光說不練”是“假把式”。
三、在現代平面設計教育中培養創意思維的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縱觀近30年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平面設計教育沒有做到與社會接軌。目前市場需要的是什么樣的設計人才?是復合型人才,更是創新型人才,對此不難理解,因為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勞動力,有時候過多的勞動力反而會增加企業生產成本,降低經濟效益。在這種背景下,企業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科技型人才,才能優化企業的人才隊伍,使企業更富有競爭力,企業對于設計專業也是同樣的要求。但是在平面設計教育的實際教學中,本科院校重在訓練學生的理論知識,專科院校重在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術,這種“分類”教學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滿足市場的需求。對此,平面設計教育教學首先要更新理念,通過加大對市場現狀的研究,了解市場的變化與需求,才能在此基礎上改革具體教學環節,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二)培養創意能力。創意思維是從事任何行業都需要具備的素養,尤其對于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創意是設計的靈魂[5],所以,需要不斷訓練學生的創意能力,才能達到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目標。有以下幾種訓練方法供教師借鑒:第一,營造和諧環境。在訓練學生創意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作品,并予以肯定性的評價,鼓勵學生大膽創作,不要讓學生在“膽怯”中喪失成長的機會,淪為“抄版師”;第二,組織課余活動。如前文中所述,平面設計專業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除了布置課后作業之外,還可以組織一些課余活動,激發學生創作熱情,使學生能在實際創作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改善,當然,也有利于學生培養自己的設計風格,實現個性化發展;第三,成立研究中心。院校可以成立研究創新能力的中心,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促進,以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優化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鑒賞力。(三)提升綜合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既是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要求,更是時展的要求,對此,院校的平面設計教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第一,改革基礎課程。理論是實踐的先驅,教學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了學生潛力的發掘,對此,院校的課程體系必須要優化,眼界、思維、審美與技能缺一不可,才能使學生在未來設計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6];第二,培養閱讀習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閱讀書籍,一方面,書籍是作者寶貴的人生經歷,學生通過閱讀書籍,能夠在體會他人情感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到的人生見解,以豐富人生閱歷,為設計注入靈魂;另一方面,靈感是學生創作的源泉,而靈感的獲得,“閉門造車”絕非上策,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在其他學科中得到啟發,以推動自我創作的步伐。
四、結束語
總之,對于創意思維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之事,還需各方力量長期積累,才能有所成效。
參考文獻:
[1]劉花弟.新時期中國平面設計教育課程與教學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6.
[2]邵長青.平面設計中的思維創意[J].山東工會論壇,2015,21(4):108-109.
[3]莫文柏.現代平面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的培養策略[J].大眾文藝,2015(13):248.
[4]張爽,董磊,孫瑩.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5(5):97.
[5]丁丁.探究創意思維在平面設計教育中的現狀和建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35):8028-8029.
[6]王艷歌.創意思維在現代平面設計教育中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13):135-136.
作者:何超 單位:泉州華光職業學院
- 上一篇:室內設計綠色設計理念探討
- 下一篇:中國傳統文化在平面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