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發展戰略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5 04:02:00

導語:品牌發展戰略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品牌發展戰略管理論文

2001年我國順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面對市場開放帶來的新機遇與挑戰,我國品牌發展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立足于現實,放眼未來,制定符合我國品牌的發展戰略,必將有助于我國品牌在國際化進程中穩步、健康地發展。

樹立新型的品牌經營觀念

1、動態經營觀念。品牌經營是一個動態發展的系統過程,包括創立品牌、保護品牌及發展品牌等一系列活動。企業要用長遠的、全局的和發展的眼光制定品牌發展規劃,明確不同時期或階段的品牌目標及構想,使我國品牌沿著當地名牌——地區名牌——國家名牌——國際名牌——世界名牌的軌跡穩步發展。

2、知識產權觀念。一方面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在推出新技術、新產品之前要解決好知識產權問題,本企業產品或技術中若含有他人知識產權的事前要取得他人的許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和法律手段切實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在遇到其他企業侵權時應懂得如何有效的抗辯和合理維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研究成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發明創造信息90%以上都是首先通過專利文獻公布的。而我國每年產出的國家級科研成果有3萬余項,但申請國內專利的不到三成,申請國外專利的更少??蒲谐晒麤]有形成自主的知識產權就無法轉化為真正的核心能力,及時為科研成果申請專利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免遭知識產權流失和其它經濟損失。

3、誠信觀念。信用是企業的立足之本和第二身份證。目前企業所面臨的“信用危機”、“信譽缺失”等問題已嚴重妨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面對全方位的國際競爭,企業只有下大力氣加強信用建設,在品牌經營過程中堅決履行自己的承諾,全面提升商業信譽,使品牌置于商業道德和商業規范的約束與限定下,確保交易各方的應有利益,才能克服品牌經營中的各種短期行為,扭轉我國企業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信譽不佳的被動局面。

4、國際化觀念。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過于強調民族化只能孤芳自賞、自我封閉從而使品牌逐漸萎縮直至消失。品牌的創建和發展只有超越狹隘的民族觀念,放開眼界,把品牌的民族性融入世界經濟與文化的背景下去培養,才能使品牌在更廣闊的空間內被更多的人所接受,進而不斷擴大我國品牌的影響,加快品牌的國際化進程。

塑造鮮明的品牌經營特征

1、注重品牌的個性設計。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用感覺器官接收外界信息時,83%通過眼睛,11%通過聽覺,其余的6%通過觸覺、味覺和嗅覺。因此企業應重視品牌設計,用簡潔、巧妙、親和、鮮明的品牌名稱和品牌視覺形象及優良的商品包裝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興趣,切忌盲目模仿追隨。同時針對消費者在消費實體產品的同時強調獲得更多的感性附加值的要求,積極賦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內涵,誘發消費者的喜愛與聯想,用鮮明的個性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識別和記憶。

2、確定品牌的核心價值。品牌的核心價值是品牌競爭的基礎。世界品牌的發展歷程表明,成功品牌的立足點都是以自己的優勢服務并滿足于特定消費者的需求,在同行中以某方面的優勢展現其個性和魅力的。企業必須挖掘消費者的興趣點所在,明確自己的品牌在產品品質、技術、服務、價格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并根據自身的財力、技術能力、銷售能力等情況確定品牌的核心價值,突出品牌個性特征,提高關注率,最終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最佳位置。

3、全方位展現品牌。既可以運用廣告展現、人員推廣展現、促銷展現、公共關系展現、品牌形象展現,也可以與企業的營銷組合全方位配合展現,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這種先進的直銷形式傳遞品牌信息。用親切而具有渲染力的表現形式多方展現品牌會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品牌的認知度。

培育高附加值的品牌競爭力

1、建立健全自主的研發機構。在知識經濟時代,技術作為品質差異化優勢的體現已經成為品牌競爭中的決勝力量。沒有獨占性的技術和持續的技術創新,企業已有的技術和效益優勢很快就會喪失。企業應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形成對科技成果的吸納與開發機制及研究、引進、開發為一體的運作體系。培養高素質的研發隊伍,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加速開發能夠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以特有技術保持品牌的市場科技領先地位。

2、加大研發的投入。世界品牌也都是在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基礎上發展并通過高科技含量、雄厚的科技實力和不斷的產品創新來保持品牌旺盛的生命力的。不斷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基礎研究能力和實用技術開發能力,才能逐漸縮小我國品牌與世界品牌的科技差距,增強品牌的發展后勁。

3、善于吸收和借鑒。一是立足現實,對尚不具備“趕超”能力的技術,通過學習和用好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技術提高我國品牌的科技含量,縮小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最終實現“趕超”。二是把引進技術從以引進國外生產線和設備等成熟技術為主經過研發快速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為主上來,堅持引進消化與自主創新相結合。事實證明,善于吸收和借鑒他人品牌經營的成功經驗是推動我國品牌發展的一條捷徑

4、重視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營。目前知識產權運營正成為世界品牌企業增長最快的利潤來源之一。企業必須盡快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將知識產權與對外擴展、產品出口等結合起來,視知識產權運營為品牌經營新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奠定堅實的品牌經營基礎

1、建立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多元化的投資主體,使企業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經濟實體,有利于企業按照市場規律開展品牌經營活動。政企分離,產權明晰,使企業以提高盈利能力為品牌發展的戰略目標,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品牌發展的戰略重點,才能從根本上扭轉我國企業的經營劣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2、穩步擴大經營規模。鑒于目前我國企業的規模與世界級企業規模間存在的較大差距,審慎的做法是:以名牌企業為龍頭實施跨地區的重組聯合應立足于科學的戰略分析,在做強的基礎上再考慮做大,避免品牌陷入經營誤區,真正鞏固品牌在競爭中的地位。

3、建立創新機制。創新是品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目前發達國家及跨國公司紛紛投入巨資研發并運用電子商務,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并成熟,最終必將成為全球化的規則并被納入WTO的框架下。在數字化和網絡經濟時代,迅速發展我國自己的電子商務,適應電子商務對品牌經營提出的更高要求,將為我國品牌的發展開拓一個新的空間。

4、壯大品牌隊伍。實行品牌經理制,建立有效的人員選拔、培育、任用與考評激勵體系,不斷提高品牌管理人員的素質,充實壯大品牌隊伍,使具有預見力和整合力的企業家團隊和有國際化經營經驗的復合型、學習型人才成為永不枯竭的資源在品牌建設中發揮骨干作用。

營造規范的品牌經營環境

1、逐步完善統一開放的國內市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破除形形色色的行政壟斷和地方保護,培育、發展及規范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市場,通過優勝劣汰機制促使生產要素和市場份額向我國強勢品牌企業集中。同時對外開放首先要對內開放,對將要給與國外企業的一切政策對國內企業也要全部放開,為我國品牌占領國內市場掃清內部障礙。

2、構建符合國際規則的政策體制和法制環境。按照市場經濟和世貿組織的要求加快清理、調整和修訂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并廣為宣傳,加速我國的法律制度與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接軌的進程。同時注重對知識產權保護理論和政策的研究,善于利用WTO規定的例外條款和保護措施及差別待遇原則等進行適當的自我保護,在過渡期內實行靈活的市場準入政策和漸進式的國民待遇原則,為我國品牌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平穩過渡期。

3、嚴格執法。首先要建立健全執法檢查機構,充實執法人員隊伍,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使執法檢查工作在組織上有所保障。其次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厲制裁假冒偽劣行為,堅決打擊走私販私,凈化市場環境,為品牌的良性發展保駕護航。

4、發揮社會輿論與監督評價作用。一方面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力宣傳品牌和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品牌消費意識及品牌保護與監督意識;另一方面培育和完善行業協會、評價機構等社會中介組織,增強品牌評價特別是名牌評價中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積極發揮中介機構在品牌建設中的評價、監督作用。

參考文獻:

1、甘忠澤《品牌形象策劃-透視品牌經營》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2、LynnB.Upshaw著戴賢遠譯《塑造品牌特征-市場競爭中通向成功的策略》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3、《國內企業力爭名牌》(《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