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設計專業教學思考
時間:2022-11-24 10:13:37
導語:品牌設計專業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設計教學需要關注和強化學生的基本素質、實戰經驗以及正確對待設計比賽的態度,加強教師自身的商業設計能力和協會交流,將設計經驗轉化為教學中去,同時高校管理層應該積極的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同時積極地與當地區域文化、產業經濟相掛鉤,使得設計能真實的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教師;學生;實戰經驗;創新;地域文化;服務
作為品牌設計工作室的教師。在工作室中的教學課程中涉及面非常寬泛,包括了品牌標志設計與趨勢、品牌宣傳物與印刷研究、品牌設計與再設計等課程。然而高速的發展,需要我們能再慢一點甚至能停下來思考一些關于設計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1從學生層面來說
1.1優秀學生的基本素質有幾個方面
首先,學生需要保持一直在學習的心態,給予自身一定的壓力,要勤奮不可太懶惰。評價一名學生的優先除了設計水平、團隊協調性、客戶溝通的能力之外,自身個人的品德和行為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學好設計需要涉獵較廣,不單單要會相應的專業設計知識,還需要去提高自身素質,比如音樂、電影、書籍、旅游等等。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科目,設計師自身的知識越豐富也好。粗粗看了一下書架,諸如《傅山的世界》《大紫禁城》《漢字書法之美》《錦灰堆》《退步集》《設計中的設計》《夢游手記》《知日》《大量流出》《走向新建筑》《黃河十四走》《作文本》《知日》《知中》等書籍都是我喜歡翻閱的。但凡昆汀塔倫蒂諾、科恩兄弟、斯皮爾伯格、卡梅隆、帕索里尼、呂克貝松導演的片子我都看。但凡柯布西耶、原研哉、杉浦康平、王世襄、張永和、陳丹青、趙廣超的書我也都看,這或許有些偏激,呵呵!音樂我偏向于美國的鄉村和靈魂以及藍調,尤喜KennyRogers慢條斯理的低吟、自由沙啞的嗓音,每次聽完都久久不能平息。因此作為學生,他們需要涉獵更多的知識面作為設計的儲備,有時候設計最后考量的往往是設計師對一些事物的獨特看法,這無疑涉及設計師自身的知識深度和廣度。
1.2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實戰加強自身的設計能力
應屆畢業生是實戰經驗不夠,所以會出現廣告公司大量招人,卻發現無人可招。而另一方面學生卻找不對工作。原因在于學生參與的真實項目數量太少,自身的設計業務能力很難滿足廣告公司的需要。因此,學生需要在課堂中大量地進行真實的設計項目,以數量來促進質量的提升。此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沒有足夠的奮斗意志,缺少促進自身更快提高的壓力。真正進入公司之后,往往一個項目需要在一個晚上就要做出幾個不同風格的提案,熬夜的正常的事情。但是你能看到有幾個學生在課堂訓練中會通宵達旦地做項目。
1.3學生應該正確對待各種設計比賽
設計比賽的意義在于拓展學生的創新精神,一般而言比賽的作品是陽春白雪,理念遠遠高于市場的需求,實驗性遠遠大于實用性。然而這樣的設計比賽卻不能否定其重要性,它的存在能更好地探索未來設計的方向所在。學生需要積極參加比賽,這樣才能發現自身水平的不足。以同齡人為鏡,促進自己更好地前進。
2從教師層面來說
2.1專業老師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加強
就筆者個人而言,作為一個設計專業的老師。我一直利用各種機會去參加設計師分享商業項目的交流會;考察世界著名的設計公司和工作室;積極參與商業設計項目,此外參賽、看書都能提高我自身的修行。
2.2專業老師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商業項目之中,這種行為能積累實戰經驗,促進教學能力
學校老師必須要直接參與商業項目,這也是我們學校一直所堅持的教育理念。我一直是二種身份——學校教師以及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可以說我一直戰斗中設計一線。老師參與商業項目和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老師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設計需求和行業發展的方向,掌握社會以及設計公司對學生能力的需求;一個方面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導入商業項目,讓學生真實的了解商業設計的需求和經驗。如果,老師都不能做好商業項目怎么能教出合格的學生?絕大多數的老師應該都與設計行業有著密切的聯系,或者合作或本身就是設計公司的創始人。互動交流的意義能不斷提高老師的自身能力,不斷接觸新鮮的信息,更好地滿足教學的需求。教師以設計師的身份進入到設計一線就是最好的方式。
2.3教師要與各種設計協會相互進行交流學習
協會作為一種設計的橋梁,不但需要組織設計師之間的交流,還應該組織企業積極與院校老師進行溝通。企業向院校老師明確地提出對學生素質的要求,同時邀請老師深入到企業中去參與項目的設計,讓老師更深刻地意識到如何培養出符合企業求的學生。如果有能的話,協會交流不應該是小范圍的地區交流,應該跨區域、跨國際的組織院校老師進行各種層面的交流。
3從學校自身的管理層面來說
設計學院應該積極的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同時積極的與當地區域文化、產業經濟相掛鉤。筆者所在的學院和系部一直在進行類似的教學創新,而且在不間斷的進行探索。所謂的創新教學就是以勢而為,根據不同的社會需求和發展進行微調,確保學生的設計能力符合當下的需要。高校是象牙塔,一直在從事研究工作,這固然非常好。畢竟,沒有先進的理論就不能正確的引導實踐,從這點來說是有必要的。但是,培養方向與區域文化和產業經濟掛鉤應該只能是其中的一個方向,而不是全部。畢竟一旦涉及經濟,有時候高校的培養就會變得不那么純粹和寬泛,研究的水平也會有所下降。個人覺得應該高校培養應該分成二種方向,一部分人從事其他方向的理論研究,一部分人可以直接與區域文化以及經濟掛鉤。這樣能保證高校的培養能緊密的服務于所在地域的經濟和文件,滿足當地的實際需求,充分挖掘當地資源的深度和廣度,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的發展。總之,高校的設計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涉及如何加強學生自身的實戰經驗和相關知識的汲取;教師需要積極地參與實踐項目,將經驗轉化為知識進行傳授;學院的自身管理和指導方向等等,真正的讓設計服務于社會,讓學生成為有用之人。
作者:陳瑜 單位: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咖啡館品牌設計圖形文化特征探討
- 下一篇:品牌設計專業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