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區居住景觀色彩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03:53:09

導語:泉州城區居住景觀色彩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泉州城區居住景觀色彩設計論文

1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元素

1.1住宅建筑色彩

人們把居住區看作家園,住宅就是人們概念中的“家”,是人們修養生息的場所,用“溫馨、溫暖、輕松、安靜”等詞匯來描繪以表達內心對家的感受和期待,并且居住區的色彩選擇應該符合其功能的需要,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色彩搭配組群,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的不同需求[3].住宅建筑的色彩選擇與配搭是居住區色彩規劃的核心[4],住宅建筑的色塊在居住區中占據主導位置,其色彩的選取和配搭尤為重要.一般地,住宅建筑景觀色彩設計依居住區的定位和風格而定,常采用較為柔和的配色,在細節處做出亮點,營造溫馨、舒適、美觀的住區.

1.2植物色彩

居住區的植物配置應符合居民的基本要求,適地適樹,營造優美的自然和景觀環境.原則上盡可能地選擇鄉土樹種,要無毒、無異味、無飛毛、落果少等特點,還不能干擾居民基本生活、休閑活動.此外,可充分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通過植物葉、花、果、枝條和干皮等顯示的色彩,在各種花色間相互配置,要注意種類的選擇、組合形式、在平面和立面上的構圖、植物色彩搭配、季相變化及意境的創造等,要展現植物景觀在空間上的形式美、群落美,營造多樣化的景觀色彩,以打破居住環境的沉悶感.

1.3景觀小品色彩

在居住區環境景觀營造中,景觀小品以其輕快、活潑、精致、優美的姿態活躍其中,成為改善環境、提高環境空間藝術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5].由于景觀小品色塊相對較小,對室外整體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弱,根據小品性質賦予它們不同的顏色,以達到對其強調或弱化的目的,為了強調某個顯要位置上的小品,或突出某個造型優美的小品,可以用鮮明的色彩引起人們的特別注意,對整個室外環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6].在居住區景觀小品色彩設計時,還應該重點圍繞住區的文化內涵建設,表達居民內心情感,實現小品與人之間的互動;兼顧居住區景觀環境中硬質和軟質景觀的調和,起到匯聚視覺焦點,整合視覺空間環境.

1.4道路鋪裝色彩

居住區道路的具有承載作用與通導作用,并且在居住區的構圖中起著背景的作用[4].鋪裝,是人們行走和活動的重要場所.一般來說,地面鋪磚色彩可以輔助空間達到不同的效果,如擴大或縮小空間感、輔助空間的分隔、引導和連續空間等.比如,冷色收縮,暖色膨脹,幽閉的廣場空間使用顏色較為鮮明的用地鋪裝,顯得生動活潑.在居住區道路鋪裝色彩設計時,選擇適宜的磚、石材和塑膠等不同材料.通過對不同材料組合和顏色的搭配,在滿足住區道路基本功能的同時,兼顧藝術特色效果.特別是在一些居住區小游園、小廣場、兒童樂園等的鋪裝上,應該盡量通過不同色彩的編排,匯制出豐富多樣的圖案,營造富有生機、活潑和美觀的景觀環境.

2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理念

2.1風格的協調和統一

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主要包括的建筑、道路、小品、樹木、花草等,首先必須從整體上考慮,和諧地將這些色彩組合在一起,處理好人工色彩與自然色彩、局部色彩與總體色彩的協調關系[7],達到整體統一和環境協調.對居住區景觀要明確一個整體的風格,在確定主色調之后,在不同的區域利用可以與主色調相和諧的輔助色彩進行配色.利用對比調和、節奏韻律等藝術手法對這些色彩進行整體協調.色彩的的選擇要與居住區景觀環境和空間結構相適應,形成和諧的色彩組合.

2.2自然色彩的運用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與社會的發展,自然美已經超脫一切美,自然的色彩能夠有效地緩解居民一天工作的疲勞與壓力,世外桃源的自然生態氛圍已成為人們至高無上的追求.因此,自然的色彩才是最容易被人們認可的色彩,在居住區的植物、水體、山石景觀色彩設計時,不能夠脫離自然的色彩,應尊重自然美,切勿遺留過多的人為痕跡.

2.3人文關懷的體現

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符合人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與大眾的審美情趣一致,關注人的行為心理與視覺心理,同時利用人們對色彩的特殊感受,如色彩的冷暖感、遠近感等,來豐富居住區景觀色彩的造景效果.重視人們對色彩的特殊感知能使居住區設計變得更為人性化,促進居民的身心健康[7].如兒童活動區的色彩設計,在兒童活動區周圍可以利用2~3種色彩的變化,從而使兒童可以記憶場地的位置和路線,也能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兒童休閑活動區內可加入明度和純度較高的色彩,凸顯兒童活潑的性格;在老年人的活動區,可嘗試一些柔和的暖色調,滿足老年人喜歡安靜、平和以及被關心關注的的心理需要.

2.4地方文脈的傳承

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應考慮色彩的地方性,用色彩來體現地域風格和文化氣質.通過設計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或景觀小品,選擇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樹種等,通過明顯的色差與色彩物理性質體現不同地域文化色彩搭配特色,如閩南建筑以紅磚白墻為主色調,而徽派建筑以黑、灰、白三種色調為主.此外,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還應符合區域氣候環境特征,尊重居民的色彩喜好傳統,實現地方文脈的傳承.

3泉州中心城區居住景觀色彩設計現狀分析

3.1住宅建筑色彩設計

目前,泉州中心城區居住區的住宅建筑景觀色彩風格主要有閩南建筑、歐式建筑和現代建筑三類,各有優劣,各具特色.(1)金帝花園、寶洲花園等以閩南建筑紅色為主色調的居住區,建筑外墻貼面為紅色,搭配部分白色水泥及白灰粉刷,體現了泉州建筑紅磚白墻的地方特色.金帝花園搭配藍綠色的鋼化玻璃,使整體較為和諧統一.美中不足的是,建筑立面的厚度與質感稍顯不足,加之紅色調過于濃厚,不夠大器.(2)西湖中駿一號、寶珊花園、嘉琳廣場等居住區的住宅建筑風格以歐式風格為主,突顯景觀異域特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駿一號貼面主要以金褐色水磨大理石為主,藍色的具有反射功能的玻璃窗提供了良好的私密空間,并且反射出了蔚藍的天空,顏色搭配使人感覺到端莊沉穩的歐洲皇室風格,較為吸引人們的眼球,配合西湖的青山碧水,別有一番景致.(3)東海灣、瑞士花園、盛世融城、冠亞城市花園、國際星城等的住宅建筑屬于現代主義風格,鋼筋混凝土、大玻璃幕墻等的過度使用,使得居住區景觀色彩過于生硬、冷清,缺少了住區的溫馨與溫暖,閩南紅系建筑特色不明顯.

3.2植物色彩設計

3.2.1葉色

泉州中心城區居住區的植物配置,在葉色方面主要以彩葉植物的搭配為主.使用常綠的喬木灌木構成襯托建筑的顏色.總體與居住區環境配合是較為和諧的.選擇的都是泉州本土的植物,對季節的適應性較好,四季長青,葉色上不存在明顯的季相變化.(1)色彩搭配上,中駿一號中的彩葉植物為黃色與綠色的色彩搭配,表達的是歐洲黃色的尊貴;金帝花園的彩葉植物為綠色與深紅色的色彩搭配,體現的是閩南的色彩喜好傳統文化內涵.(2)色塊空間布局上,金帝花園基本的沿路綠化色彩設計,使用一片綠色配置附帶一整片紅色植物的配置,環境單調呆板.中駿一號的植物色彩采用綠色—淺綠—黃綠—淺紅—深紅的色階變化,在綠色的灌木中點綴紅色的小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亦有高、中、低的色彩變化與層次過渡,缺點是灌木下方的種植床裸露了出來,露出了土黃色的種植土,和地面鋪裝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顯得非常明顯刺眼,應該加裝路沿,或者種一排沿階草類型的路邊植物,掩蓋土壤的顏色.

3.2.2花色

泉州中心城區居住區的花色搭配其效果較為單一,常在路邊灌木叢中搭配一些花灌木,點綴有余而搭配不足,缺乏有意義的植物色彩配置;沒有大型的花徑花叢,也沒有依據人們的心理營造出鮮明的花色季相變化,居住區的生機與活力的個性表達稍顯不足.3.2.3果色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具有良好果形果色的植物,如芒果樹(Mangiferaindica)、荔枝樹(LitchichinensisSonn)、龍眼樹(DimocarpuslonganLour)、蘆柑樹(Cocosnucifera)等都生長良好.目前,泉州中心城區居住區中較少看到用果樹來進行住區綠化,芒果的綠色和黃色、番石榴(PsidiumguajavaL.)的翠綠色、荔枝和石榴(PunicagranatumLinn)的紅色、蘆柑的橙色與龍眼的山青褐色等果色美未得到真正的營造.

3.3景觀小品色彩設計

泉州中心城區居住區中配置景觀小品較多見,但能從景觀小品與局部環境和色彩的協調搭配方面綜合考慮卻很少見,其中千億山莊和中駿一號值得借鑒.千億山莊的惠安雕塑小品,使用的石材主要為花崗巖,灰白色的色彩搭配黑色的大理石鋪面底座,顯得非常沉穩敦實,其色彩的選擇突出了其設計內涵,點綴在草坪與樓宇之間能夠整合整個環境視覺空間,給人藝術的享受.中駿一號內的噴泉小品,主要色調為金色與褐色,金色的荷葉代表著圣潔與高貴,噴泉時水珠在荷葉上滾動,透過點點陽光,顯得金銀剔透,閃耀奪目,與中駿一號的歐式皇家風格相吻合,黑色的底座能夠凸顯金色荷葉的出淤泥而不染,但是因為養護不當,黑色略有白色的防水石灰溢出,破壞整體美感.中駿一號內的景觀墻,金色與藍紫色的配合,凸顯尊貴與大氣,典型的歐式風景墻面設計,其目的也在于與周圍富貴堂皇的景觀色彩相融合,在萬綠從中,起到了障景的作用.

3.4道路鋪裝色彩設計

3.4.1車行道鋪裝色彩設計

居住區的車行道一般以灰色系為主,其視覺及心理效果以平穩、安定、樸素的.它不僅不會影響臨近的顏色,而且會使其顏色更容易識別,視覺不易出現偏差[8].中駿一號的車行道鋪裝是采用灰色泊油路,色彩也是以灰白色為主,與傳統的居住區車行道配色相同,容易識別,搭配黃色的道路分界線,非常醒目,有利于車輛分流.金帝花園大門車行道鋪裝以長方形的紅色鋪地與正方形的灰褐色鋪地相結合,色彩功能分區分明顯,鋪地的色調符合居住區整體的風格.

3.4.2步行道鋪裝色彩

人行步道的鋪裝色彩和類型往往豐富多樣,色彩選取可能性較廣,一般選色考慮親切自然、健康和諧的配色.瑞士花園居住區休閑活動區環路的鋪地色彩設計以紅色煙炙紅磚與灰色大理石板材為主,與彩色卵石路面相間,對居民具有引導健身的作用,頗具人性化的表現,總體色調以冷色調為主,表現較為寧靜的意境.中駿一號居住區人行道鋪地主要選用的鋪地材料是以六邊形不規則的石材,以藍紫色和淺紅色為主要色彩,能體現出輕微的閩南紅磚文化,以暖色調為主,表現出熱烈興奮的情緒,鋪設的時候相鄰磚塊色彩不一,形成了色彩斑駁的路面,其特殊的質感給人立體的感覺.

3.4.3停車場鋪裝色彩設計

停車場的鋪裝常采用花崗巖、水泥地面、草坪和塑膠材質,注重停車的安全性與景觀的軟硬調和.金帝花園的停車場設計中貼面與鋪裝的色調以灰褐色為主色調,植物以綠色的植物和彩色花葉植物為主,提供在林蔭下的休息環境以及調節視覺的點綴色彩.偏亮的灰褐色地面的鋪裝會對人們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強廣場空間的識別性.引導人們各行其道.鋪裝色彩與植物綠化以及閩南建筑相互融合.中駿一號居住區的地下停車場鋪裝色彩設計,在停車場位之間還使用亮黃色進行區分,可以明顯地引起車主的注意,前面還使用淺灰色的大理石做成阻擋區域,鋪裝的質感都略顯塑膠質,可以有效幫助準確地停車,并且在鋪地色彩上形成了黃色、灰色、綠色的結合,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但是因為鋪裝的塑膠質感導致其易臟易花,如不及時清理,易破壞景觀環境的整潔美觀.綜上所述,泉州中心城區現有居住區色彩設計通常是色彩單調的組合,或者是將各種色彩夾雜混合在一塊,沒有配色和色塊的空間合理布局,缺少整體統一的規劃設計.許多居住區的鋪裝色彩與房屋色彩無銜接處理,道路鋪裝、綠化、景觀小品等的色彩缺乏系統規劃,容易造成視覺混淆,色彩雜亂無章.

4泉州中心城區居住景觀色彩設計改進對策

4.1住宅建筑色彩設計

住宅是居住區的主體,住宅的色彩選擇是居住區色彩規劃的核心.在住宅建筑的色彩設計中,住宅與城市整體色彩格調和諧統一的前提下,根據其坐落的位置和景觀的影響因素,采取合適的色彩配合形式,注重建筑的局部色彩如陽臺、欄桿等的局部變化,在變化中追求與建筑整體風格的協調統一.注重傳承泉州閩南文化,兼顧城市的自然環境、居民休閑生活、藝術美感等要求,展示不同的居住意境,營造出舒適、整潔、美觀、溫馨的居住環境.如在中駿一號的住宅建筑色彩中,在高貴的金褐色與向往自由的天藍色中,設計時可通過結合屋頂花園的色彩與陽臺色彩,多融合植物色彩元素,美化環境,還能調和天際線等建筑線條的硬質景觀,實現堅硬和柔和的融合.

4.2景觀小品色彩設計

景觀小品雖不是居住區外的主要色彩,但能豐富居住區色彩,活躍氣氛.在泉州中心城區居住區景觀小品的色彩設計中,可以使用泉州特色的惠安石雕藝術,使用紅色、白色和青灰色為主要色調,突出閩南城市的文化特色;可以使用灰白色石雕藝術與噴泉技術相結合,突出水體對陽光的折射反射作用,搭配浮水植物和紅色的鯉魚增添水面立體色彩;添置諸如桌椅、雕塑、垃圾箱等一些功能性小品時顏色不能過于濃艷,否者會破壞整體色彩的完整性.中駿一號可以適當增加些景觀亭,以歐洲風格為主,黃色的亭柱與紅色的屋頂,在四周配置亞熱帶植物,體量較小的亭子的整體色塊在周圍環境中并不顯得十分耀眼,反而與建筑、植物、水體融合于其中,相輔相成,協調統一.

4.3步行道鋪裝色彩

人行步道的鋪裝色彩和類型往往豐富多樣,色彩選取可能性較廣,一般選色考慮親切自然、健康和諧的配色.瑞士花園居住區休閑活動區道路鋪裝色彩設計在道路鋪裝的色彩設計中,在滿足道路承載、分割空間的同時,應注重色彩的豐富搭配,但是要防止過于繁多的色彩使人產生視覺疲勞,影響交通的安全.泉州中心城區的道路鋪裝色彩可嘗試使用不同的鋪裝材料以區分不同性質的道路,并通過色彩圖案的變化以形成方向感和向心力,對居民和車輛起到導向作用.此外,除了路面鋪裝色彩,還需注重路邊標志物和行道樹的色彩搭配,營造立體的景觀色彩.

5結語

色彩的意境應該是能夠呈現具有某種精神境界魅力的意境,它應該涵蓋地域文化的根植性和時尚性.居住區景觀色彩設計不僅應尊重傳統、傳統文脈,更要突破傳統,與時俱進.除了兼顧城市整體景觀色彩協調統一之外,更應注重建立新的景觀格局,在保持視覺協調統一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加入一些豐富多彩的變化,提升景觀色彩的層次性.未來,隨著城市居民審美觀念的不斷變化,城市的建筑色彩也會呈現多元發展趨勢,同時居住區景觀色彩也將飛速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景觀色彩將會更重視色彩對人造成物理、心理、生理等的影響,因此,其設計也將更加人性化,唯有如此才能讓人們覽獲更多的景觀之美.

作者:楊詩源張瑋工作單位:泉州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