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色彩設計影響因素分析
時間:2022-11-20 09:23:12
導語:服裝色彩設計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探討了服裝色彩設計影響因素、布局依據及購買行為影響因素。研究表明,服裝色彩在服裝設計中起到修飾體型、契合膚色、隱匿年齡、標識等作用,同時,服裝色彩的選擇受到服裝材質、個人、地域、傳播媒介等因素的影響,設計師應在積極了解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因素、銷售經營者設計與經營的預判基礎上,在選擇合適的服裝色彩后,以均衡、節奏、強調和分隔為主對服裝色彩進行布局,設計色彩豐富、層次分明、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服裝款式。
關鍵詞:服裝色彩;影響因素;布局;消費心理
服裝色彩所涉及的學科已不再局限于審美學、設計學、社會心理學等研究,越來受到服裝生產和銷售者的重視。合適的服裝色彩不僅能夠很好的體現穿著者的體型,也能更好的配合穿著者的膚色,彰顯消費者的心理特點與身份地位[1-3]。早在1963年由西班牙、意大利、英國等成立了專門機構以非盈利方式研究與預測國際色彩趨勢,該機構每年召開2次專家會議,制定推出春夏、秋冬女裝與男裝的流行色卡,為該年度流行色彩的情調與靈感提供一定的參考[4]。本文通過分析服裝色彩的特征及設計影響因素,論述服裝色彩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為服裝設計者在色彩選擇與銷售經營者進貨時的預判提供一定的參考經驗。
1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作用
服裝色彩除了具有某些功能性作用以外,也能給人以不同的審美。這種視覺上的審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穿著者的體型、膚色等的缺陷[5-7]。1.1修飾體型。色彩在服裝設計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穿著者的體型起到修飾作用,如若穿著者身材偏胖,應避免白色這類亮度較高的色彩,因為白色會給人以膨脹的感覺,會使得穿著者身材更加肥胖;而黑色恰恰相反,黑色給人以收縮之感,身材苗條的穿著者穿著黑色會顯得更加瘦弱。因此,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色彩產生的視覺差,對色塊的搭配、大小比例合理運用,以使服裝色彩起到修飾穿著者身材的作用。1.2契合膚色。生活不同地域、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基因都會使得人的膚色千差萬別,如歐美以白種人為主,亞洲以黃種人為主,而非洲則以黑種人為主,皮膚的明顯差別使得不同地區的穿著者對服裝色彩的選擇也千差萬別。大致說來,穿著者在選擇服裝色彩時都會盡量契合自身的膚色,以達到改善膚色的作用,如對皮膚較為暗淡或黝黑的,可以選擇一些亮度、明度較高色彩,如黃色、橘色、紅色等,來提高膚色,使穿著者的膚色更加顯得柔和;而對膚色紅潤的穿著者來說,應避免綠色的大面積使用,會使得穿著者膚色的顯得更紅。因此,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應對消費者的膚色做深入的調研。1.3隱匿年齡。一般來說,年輕人喜歡選擇色彩豐富的服裝以彰顯該年齡段的朝氣蓬勃,而對中老年則對選擇深灰色的服裝來表達經過歲月沉淀所產生的穩重與成熟。近年來,隨著思想的開放,不同年齡段的消費人群也開始嘗試其他的年齡段服裝的色彩,最為明顯的是跳廣場舞的中老年往往衣著色彩鮮艷,使人顯得年輕、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隱匿了穿著者的年齡。目前,隱匿年齡已經成為消費者在選擇服裝色彩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1.4標識作用。服裝色彩的標識作用在制服中比較常見,如見到穿著白大褂的人很容易聯想到醫院的醫生,而穿著綠色迷彩則會想到我國陸軍的制服等,這些標識作用往往是給特種需要而專門設計的,對一般消費者影響較小,但是也有一些消費者對這些色彩比較熱衷,如一些軍事發燒友會專門購買一些迷彩等服飾。
2服裝色彩設計影響因素
2.1服裝材質。服裝的材質是服裝設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服裝材質所用纖維種類、織物組織結構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服裝色彩的選擇。如滌綸纖維的染色與羊毛纖維染色的差異,使得滌/毛混紡織物只能選定特定的幾種顏色進行染色,這樣就極大限制了服裝的色彩。同樣,服裝織物的面料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服裝的色彩,如在北方的秋冬季節,外套一般都要給人一種厚重、硬挺之感,因此深灰色是秋冬外套色彩的首選。而在春秋季節,服裝大多要求涼爽、飄逸,因此多選擇色彩鮮艷、亮度較高的色彩[8]。這些色彩的要求,就需要在設計服裝時,充分了解面料的染色特性,及時選擇與調整。2.2個人因素。由于個人職業、體型、氣質、膚色等因素的差異,即使相同的服裝穿著不同人的身上也有不同的效果[9]。如有的女性身材高大、凹凸有致,在選擇服飾色彩時多選用色彩鮮艷、明度較高的服飾,給人一種曲線美,而有的女性則身材纖瘦、胸部較小,身材呈現直線型,在選擇服飾時多選擇純色、明度較低的冷色系色彩,給人一種簡潔、干練之感,而該型身材若穿連衣裙,一般應選擇明度較高的暖色色彩。除身材之外,個人的職業和氣質也能影響購買者對服裝色彩的選擇,如對于訓練有素的公司職員在上班時往往選擇色彩純度較高的黑白色系的服飾,給人一種沉著、冷靜之感,而對明星,他們多選擇服裝色彩鮮艷、明快,以吸引人的眼球。2.3地域因素。地域因素相比上述2種因素,影響程度更大。不同地域因政治、經濟、文化不同,產生了該地域特有的風俗習慣,對服裝色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如在中國大陸,紅色被認為是吉祥、喜慶的色彩,而尼日利亞紅色被認為是不吉利、悲哀的色彩。即使在相同的地區,在不同場合,人們對服飾色彩的看法也是不一致的,如古時在刑場上行刑的劊子手往往也是穿著紅色短衣以辟邪。在相同地域的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服裝色彩尊崇也不同,如“夏尚黑、商尚白、周尚紅、秦朝尚黑、漢朝尚黃、魏朝尚青、晉朝尚白、唐朝尚黃、宋尚黃紅、明朝尚黃紅、清朝尚黃”,通過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對不同色彩的推崇,充分說明人們的審美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2.4傳播媒介因素。傳播媒介的快速發展大大加速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充分體現在流行色在全球各地域的快速傳播,如巴黎時裝周所流行的款式與色彩很快就能被全球的各大服裝設計師與服裝生產商所獲悉,進而進行設計與生產。現階段流行的淘寶服裝店,都會選用一些平面模特進行宣傳,這種圖片與視頻宣傳模式也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快速發展,也正是傳播媒介的進步,使得服裝色彩因地域的差別越來越小,為服裝流行色的全球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服裝色彩的布局
服裝色彩的布局是服裝設計師最重要的服裝色彩運用依據,主要分為均衡、節奏、強調和分隔幾種[10]。3.1服裝色彩的均衡布局。服裝色彩的均衡布局分為對稱式均衡布局、非對稱式均衡布局及上下式均衡布局,對稱式均衡是服裝設計中最為常用的一種布局方法,這種色彩布局會給人一種明顯的秩序、安定、平穩的視覺感受。所謂的非對稱式均衡布局是通過色彩面積大小、位置等進行不對稱分布,這種布局方給人一種動感、活躍之感。上下式均衡布局則是通過調整上、下裝中色彩的面積大小及比例,使得在色彩純度、明度、色相上保持一致。對稱式均衡色彩布局示意圖見圖1。3.2服裝色彩的節奏布局。服裝色彩的節奏布局同樣分為漸變節奏布局、反復節奏布局與多元性節奏布局。漸變節奏布局是指服裝色彩的面積、比例或純度與明度按照一定的規律,如從大到小、由強到弱進行一種有過度的變化。反復節奏布局則是服裝色彩的面積、比例或純度與明度按照一定的方向反復、交替變化。多元性節奏布局是指服裝色彩的面積、比例或純度與明度按照隨機性的變化,形式自由,給人一種個性與動感。漸變節奏色彩布局示意圖見圖2。3.3服裝色彩的強調與分割布局。服裝色彩的強調布局是在服裝色彩整體布局略顯單調時,為了豐富色彩使得某些部位更加突出,會在一些部位利用色彩的差別、面積大小、位置、比例的分配,使得某些部位起到強調作用。而分割布局則是通過中間色彩使得原本過度模糊或激烈的色彩分割開來,以給人一種明朗、柔和舒適之感。強調色彩布局示意圖見圖3。
4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因素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裝設計與生產工藝的進步,使得消費者對服裝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化,購買心理也從單純的遮羞與保暖向其他方面演變。總來說來,消費者購買服裝的心理包括:社會需要、安全需要及生理需要。所謂的社會需要是指人作為社會群里的個體,在交往過程中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可、符合交往場合的要求,具體的服飾的色彩,即是特殊場合對特殊的服裝色彩有具體要求,如莊嚴肅穆的場合應以黑色西裝正裝為佳;而安全需要則是為了滿足特種防護措施而做的特別設計,具體到服裝色彩就是為了更好的防護,如軍隊中常用的迷彩,這就是提高隱匿的效果,提高生存的效率。服裝的生理需要滿足生理,如透氣、透濕、保暖等特性,具體到服飾色彩就是色彩與生理需求的契合,如高緯度冬天多選用黑色作為外套的顏色以減少向外散熱,以達到更好保暖的效果。
5結語
通過分析服裝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修飾體型、契合膚色、隱匿年齡、標識作用及色彩設計影響因素,闡述了服裝色彩均衡、節奏、強調和分隔4種布局方法及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因素,為服裝設計者在色彩選擇與銷售經營者進貨時的預判提供一定依據。
作者:王利婭 單位:江西裝裝學院
參考文獻:
[1]孫美.現代服裝設計中色彩的語境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2]張雨.服飾色彩的選擇與搭配[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163-164.
[3]黃元慶.服裝色彩學[M].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91.
[4]陳慧.服裝色彩搭配研究[J].染整技術,2016,38(6):7-9.
[5]宋婷,王冉.淺析服裝色彩對形體的修飾作用[J].美術界,2013(10):104.
[6]索菲婭.服裝色彩的藝術搭配能力[J].美術界,2015(12):75.
[7]劉方園.服裝色彩的心理效應研究[J].藝術品鑒,2016(4):306-307.
[8]趙曼曼.當代大學生服飾色彩研究:對北方部分地區高校大學生的服飾色彩調查及分析[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9]賀曉亞.大學生服飾色彩設計研究[J].毛紡科技,2016,44(11):65-67.
[10]葛蓓.流行服飾色彩搭配的形象構建[J].毛紡科技,2015,43(3):49-52.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餐飲空間設計的運用
- 下一篇:淺談二維動畫角色造型的色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