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飾制造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1 08:50:00
導語:首飾制造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快速發展,首飾制造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各種現代化的高新技術的應用開辟了首飾設計的新領域,同時,首飾設計的工藝特點也對其提出了相應的行業要求,推動了高新技術在首飾制造業中的應用與發展。文章論述了現代化的首飾制造,并介紹了現代化的首飾制造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現代化首飾制造新技術
1前言
從國際首飾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上看,首飾制造業與其它制造行業一樣,開始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對于首飾業而言,由于存在資金密集和工藝性、時尚性強的特點,這樣的轉化將持續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
新中國的首飾制造業的真正起步是在20世紀80年代。對比世界首飾制造業,這一起步無疑太晚而正因為起步太晚,所以新中國的首飾制造業是比較落后的。這種落后,既表現在首飾款式風格和工藝設備上,也表現在管理機制上。這幾方面的落后,決定了中國首飾制造業缺乏國際競爭力而隨著黃金市場的全面開放,以及中國即將因加入WTO而溶入全球一體化的大市場,這種競爭力的薄弱,顯得更加突出。因此,中國的首飾制造業所面臨的是提高質量,改進工藝,更新款式,強化管理,也就是要從整體上加大現代化進程。
2現代化首飾制造的要求
2.1先進的生產設備
新中國首飾制造業,基本上是從作坊式或半作坊式的生產方式開始的。由于有一個巨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以及國家在進出口方面的優惠政策,其發展速度之快,是令世界首飾界側目的。不少廠家經過十幾年,甚至是幾年的努力,已經發展成大中型企業。但是即使是這些在國內首飾制造行業領先的企業,其生產設備也比較落后,仍然帶著十分明顯的作坊式色彩。
目前,國內的各首飾制造企業的生產方式,手工操作仍然是主要的。機械化程度,一般只能達到50%左右。有許多中小型廠家,還達不到這個程度。至于電子化程度的比率,一般都在5%以下.有的甚至干脆為o。以這樣的設備從事生產,參與國際競爭,至少在速度上是毫無優勢可言的。因此,中國的首飾制造業,必須盡快地走出手工作坊式的影子.切實提高機械化與電子化的進程:
筆者在堪稱業界龍頭企業的首飾廠家作過了解,親眼目睹的大多是工人的手工操作,一件首飾從設計、起板、注蠟、熔金、倒模、剪水口、焊接、執模、拋光、壓光等各項工序到入庫,幾乎是手工作業。這樣既費時,又費力,加上市場開放和價格戰的沖擊,賺錢實在不易。這無疑制約了生產的發展。
2.2飾品款式的創新
據了解,目前一些首飾廠家的設計人員和技術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極少有在專業院校經過培訓的。特別是起板人員,簡直無專業化可言,他們一般根本就沒有美術底子,甚至根本就設有美術細胞。這正是當前國產首飾的款式陳舊,品種貧乏和工藝簡單的癥結所在。
當前各首飾廠家的設計人員,大多都只上過中等美術學校,且很少接觸首飾設計。同時.這些設計人員從業后,對國內外首飾的創新與發展缺乏必要的了解,基本上屬于閉門造車,依葫蘆畫瓢。而這些廠家的經營者本身的藝術水準,也決定了他們對首飾設汁的目標要求缺乏科學的高標準,從而使國內的首飾款式在創新上和風格上十分滯后。這樣的設計,不僅不能引導市場,而且也無法滿足有一定品位的消費者的需求。要解決這一問題,一定要選用較高素質的、經過專門培訓的首飾設計和起板人才。
2.3技術工藝要跳出老套
首飾制造業在工藝上進展緩慢,以全國首飾加工業的中心深圳來說,其各廠家的技術工藝,基本上是沿習香港的路子。因為這些企業創辦之初,大都聘請香港技工作師傅,師傅傳給在企業打工的徒弟,徒弟再傳給其他的工人。而據調查,這些企業所請的香港技工,決不是香港一流的首飾制作高手。這些師傅如果在技術上再作點保守,那工藝的傳承上又要打上折扣。同時,承襲香港師傅的技術的,也大都是普通的打工仔,他們中間,一般都只是初中畢業生,最高的也不過高中畢業生,而且本身大都對首飾的工藝設計與制造缺乏天賦與興趣。因此,國內首飾廠家設計制作出來的飾品,普遍水準都比較低,很少有能超出香港產品的。這對首飾工藝的提高,實在缺少推動力。
2.4先進的管理水平
當前首飾企業的各項管理,對比其它行業的管理來說,顯得十分落后。造成這種落后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首飾廠家都是由作坊式的生產發展起來的,企業的老板,不少就是曾經從事首飾加工的技工。這決定了首飾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偏低。加上首飾加工業的科技含量很低,很少有高學歷、高水平的人才加盟,企業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生力軍。此外.首飾企業不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管理即可運作。因此,目前各首飾企業的管理,基本上都不夠規范,不夠嚴密,缺乏科學性與時代感。這需要在管理上來一個質的飛躍,方能使首飾企業的管理盡快接近電子等行業的先進管理。首飾企業的管理如果真正達到了現代化程度.將對民族的首飾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在今后的全球一體化市場中站穩腳跟,進而發展壯大。因為管理是一切條件的條件,管理搞好了,其它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3現代化的首飾制造的發展趨勢
3.1現代失蠟鑄造技術的發展
失蠟鑄造技術應用于首飾制造業已經一個多世紀了。20世紀早期的失蠟鑄造技術多采用手雕拼接式泥版,將泥版翻制成石膏版后再進行拼接和鑄造。其特點是成本型質量好,但效率低。
現代首飾失蠟鑄造技術主要依托相關技術領域——如新型橡膠模材料技術、模型蠟材料技術、新型石膏鑄造技術、中/高頻電感應加熱技術,真空技術等領域的成果,在原模制造、翻制蠟模及真空氛圍離心鑄造/加壓吸鑄等技術環節取得了突破,從而大大提高了首飾失蠟鑄造技術的生產效率及制造精度。加上首飾業界技術人員對失蠟鑄造流程的革新,如采用蠟鑲、金屬模等手段,進一步提高了失蠟鑄造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與早期技術相比,現代失蠟鑄造技術的工藝難度降低,效率提高,成型質量更好,工藝適應性進一步增強。
3.2采用多種表面處理技術
表面處理對于首飾制造的整體流程而言,相當于最后的裝飾、美化工序,對提高首飾產品的表面效果、使用壽命及經濟附加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飾表面處理的主要目的包括:改變紋理、改變色彩、改變材質等。
現代首飾表面處理的常用手段主要有:
1.絲光處理——利用硬質金屬絲或硬質礦物粉末,對首飾金屬表面進行定向打磨,形成深淺錯落的平行凹痕。
2.噴砂——硬質礦物粉末經加壓形成沖擊流打擊首飾金屬表面,形成致密的凹坑。
3.車花——硬質合金或鉆石刀具對首飾表面進行分度銑削。
4.手雕——用硬質刻刀或電動刻刀雕出需要的表面處理效果。
5電化學染色——利用電化學浸蝕或電泳使首飾表面金屬變色或被染色。
6.嵌入色彩——將釉質或玻璃質顏料嵌入首飾金屬表面,烘焙或激光進行固化。
7.電鍍——利用電化學沉積在首飾表面形成貴金屬鍍層。現代電鍍技術主要發展了黑色K金或彩色K金等貴金屬電鍍和特殊折光效果電鍍等方法。
表面處理技術極大地豐富了首飾產品的裝飾效果,拓寬了首飾設計的可用手段,使首飾產品呈現出更加生動多姿的風采,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個性選擇。
3.3使用高效率高質量的現代自動織鏈設備
首飾的自動織鏈技術發源于19世紀末的歐洲,當時的設備是全機械式,主要通過凸輪——杠杠機構完成預定動作。由于設備的精度要求很高,而設備配件制造上的誤差和工作磨損,使得此類設備的調節和操作極為復雜,增大了操作難度,降低了生產效率。
現代自動織鏈機對傳統織鏈機的易損部件及操作環節進行了局部改良,并利用了液壓技術、微芯片控制技術等替代原有的復雜機械機構,提高了設備的工作穩定性、減低了操作難度、增加了織鏈花色,其質量和生產效率都比老式設備提高了一大步。
目前較為常見的機制鏈有以下幾種類型:
1花排鏈:類似表帶的結構
2環形鏈:環環相扣的結構
3珠形鏈:空心小珠經連接扣相連形成的結構。
4隱形鏈:極細的環形、表帶形或珠形結構
3.4廣泛應用計算機和激光技術
20世紀7O年代,歐洲機械制造領域研制出層疊法成型機,能夠讀取CAD軟件的設計數據,制造出形狀復雜的特殊零件,克服了此類零件用傳統機械加工方法難以制造的缺點。1994年,隨著專用輔助設計軟件JewelCAD的研制成功,第一臺可應用于首飾原型制造的設備在美國誕生,1997年其成熟產品ModelMarkerII正式推出,引起了珠寶首飾業界的普遍關注。該設備利用層疊法進行自動成型,采取噴射凝固式,使噴頭噴出的液態蠟(或快干樹脂)逐層堆積成型。
1998年,更加先進的激光固化式首飾原模成型機在日本Meiko公司問世。該設備的特點是利用
激光對液態樹脂進行固化,雖然也是利用了層疊法的原理,卻在制造精度和速度上超過了ModelMarker此外,由于激光束的直徑很小,且不需要與被成型對象接觸,就可以快速移動,避免磨損和噴頭堵塞,也沒有噪音和粉塵污染。該公司對于設計軟件進行了合理改進,推出的JewelCAD3在首飾原模設計方面更加便捷。
實際上,在20世紀90年代,切割式集成制造方法--CNC數控切割技術發展也十分迅速。這種方法對非中空或鏤空的首飾可以快速準確地加工。由于能夠通過微機對加工過程進行控制,該方法的生產效率較高。本質上,該方法屬于數控銑削技術。它將刀頭的切削路徑,經三維可視化編程,用微處理芯片進行控制作業,可加工非常復雜的立體輪廓和紋理。除了不能加工特別復雜的首飾款式,它是目前最經濟的首飾原模集成制造技術。
21世紀初,激光技術開始在首飾制造領域被實際應用。歐洲、美國和日本不約而同地推出了一系列首飾激光加工設備,能夠對首飾進行激光雕刻、焊接和切割。
激光技術早已被應用于寶石尤其是鉆石的加工領域,加上激光固化成型、激光電鍍技術的應用,激光技術實際上已經全面進入寶石加工和首飾制造領域。
為了縮短與國際先進首飾制造技術的差距,我國首飾制造業應大力開發應用高新技術,提高首飾制造技術的整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首飾制造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廖渙修.論珠寶首飾設計要素.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0,(2)
[2]周新銘.飾品用金及新技術研究.貴金屬.2000(15)
[3]孫仲鳴.首飾制作工藝學(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 上一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總結
- 下一篇:光纖城域傳送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