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設計教學改革策略
時間:2022-01-11 10:07:08
導語:裝飾設計教學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裝飾設計教學體制的現狀及問題
裝飾設計教學體制的一些問題總理在2005年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中強調:“要堅持手腦并用、做學合一的教學原則,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訓練。要深化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以及教材、學制的安排等。都要適應企業和社會的需要,著眼提高學生的就業以及創業能力,教學內容要做到學以致用。溫總理的會議講話說明裝飾設計教學體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問題如下:(1)專業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相脫節,許多裝飾設計院校的教學內容有很多內容是直接搬照大學相關的教材及課程設計,造成了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設計理論的提高上,課程專業太高,沒有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這對于高職學生的要求太高了,而且也不夠使用,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2)教學內容不突出重點:根據對我地區裝飾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的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的教學培養計劃都提到:掌握裝飾工程設計、施工、概預算和組織管理的能力,從裝飾工程設計、預算、施工管理等高素質技能型以及復合型人才。這些課程沒有很好的歸類因此比較雜亂,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培養裝飾設計專業學生的室內設計、裝飾設計等多方面的能力難以達到,而且這種培養模式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偏向,從而應屆的裝飾設計畢業生會出現“樣樣通,樣樣松”的現象。用人單位及公司普遍反映裝飾設計畢業生到了企業后完全不清楚了解自己的專長,從而找不到發展的方向。
二、裝飾設計教學體制的設計與創新
1裝飾設計教學中強調開放性開放式的教學壞境及現代技術的靈活運用,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個符合時代特征的學習環境。裝飾設計實訓任務的開放,將裝飾設計的習作與創作、企業訂單以及學習型作業都作為學生專業學習的作業成果,鍛煉了學生們在實踐與學習中學習到專業知識,能更好提高學生的專業性。裝飾設計教學地點的開放,將教室、實訓室、工作室、校外頂崗實習基地、各類的圖書館、博物館都能成為學生們的課堂,讓學生們身臨其境的感受與學習,培養學生們的思維的跳躍性。評判裝飾設計成果的主體開放,如學習舉行的各類裝飾設計活動,評判的主體不再是專家和老師,評判的主體應該由老師與學生組成,讓學生們在當老師的過程中學習和完善自身,更好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習到的專業知識。
2裝飾設計教學模式的設計(1)參與式教學模式:廣泛參加校內外的裝飾設計比賽,學習舉辦裝飾設計學生作品展,讓學生在比賽中促進學習,讓學生在比賽中得到鍛煉和發展。(2)一體化教學模式:合理充分的利用校內的工作室、教師等實訓設施,采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現場老師與學生合作教學、邊講解邊學習,老師在教中做,學生們在練中學,達到實踐與學習的有機結合。
3裝飾設計教學中的創造性與特色性教學(1)創造是設計的靈魂。裝飾藝術設計是為創造人的生活環境進行的規劃和提出的方案思考。裝飾設計教學中不能只滿足于設計方法和技能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當中,創造才是它的主要特征,也是生命活力的所在。在裝飾設計的課程建設與教學上,要合理科學充分的強調創造性的特點,在實踐之中進行教學和指導,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解放學生們的創造力為主要的設計教學思想。(2)裝飾設計的特色性,是指裝飾設計的辦學特色。就裝飾藝術設計專業建設而言,不同的基礎、不同性質的學校都有各自發展的方向以及培養人才的目標。從行業的發展和管理角度來看,高等裝飾設計職業院校在學生擁有兩年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建設以室內設計為依托,側重于建筑內環境設計、展覽展示設計和模型設計與制作的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構成開辦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獨特辦學特色。特色的辦學模式,特色的教育模式,更容易引起學生對裝飾設計專業的興趣及探討,從而利于培養學生在專業知識上的創造性與實踐的能力。
三、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的大力發展,裝飾設計專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的應屆畢業生與行業內要求的“復合型人才”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裝飾設計教學體制改革的創新已經迫在眉睫了。國家應該重視裝飾設計教育事業的發展,應該給予大力的支持與扶植,加速裝飾設計教學體制改革的創新,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全面的復合型裝飾設計人才,促進我國裝飾設計行業的發展。
作者:曲振通單位:沙洲職業工學院
- 上一篇:纖維藝術與裝飾設計的交匯
- 下一篇:道路兩側城市設計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