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時間:2022-12-23 03:22:41
導語:現代學徒制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不斷深化的一種新的形式,以校企合作作為基礎,以學生的培養為核心,以課程的新形式為紐帶,以教師、師傅的職業素養與能力為支撐。工作室教學模式可以將教室、課程和實踐融為一體,是一個相對開放的教學平臺。因為知識本身是不斷發展的,人的認知是以社會文化的交流的方式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教師、學校、生活環境是知識建構的導向因素。“工作室制”的教學環境提供了更完善有效的知識構建環境,保證了理論與實踐的合二為一。在此方式下,學校可以掌握最新的行業相關信息,與國際知名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關系,并邀請相關學者開展講學,這些能使學院的師資、科研緊跟社會步伐,有利于教師的繼續學習及培訓,保持專業特色的水準。在此模式下,形成的是一種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新型的合作關系,這是之前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在此良好的合作關系維持教學與師徒制度的工作室環境快速發展。在學徒制的工作室環境下教師間交流更為便利,同時也能相互監督的作用。因此很多國內外院校鼓勵工作室之間跨專業、學科的合作各種項目,將各種專業領域有機的組合到一個項目合作中,這不僅僅是多學科的交流,更能使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樣重要,對于學生而言,培養交流溝通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作為我們高職人才培養理念“良好職業素養”的表象。要求學生在現代師徒制度的工作室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及時調整自身的行為,在良好的互動中培養自身的專業素質。現代學徒制的工作室環境更加有利于學生實踐綜合能力的培養,與傳統以知識講授為主的課堂方式不同,我們高職人才培養要求“能從事**崗位”,在現代學徒制的工作室環境中,能切實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直接在畢業的時候能從事崗位。在工作室的教學內容中,可以真實的讓學生參與課題研究、設計競賽及企業實際項目,在這一切真實的實操項目中,學生對自己的定位,對崗位相關的知識都有更清晰的認識。學生更能學習如何調研、思考如何策劃、計劃如何統籌等,這一過程彌補了學生之間傳統學校教育模式社會經驗、工作經驗不足這一致命的問題。工作室的構建是參考的企業運作模式,工作室的工作是真實工作項目,讓學生更早熟悉工作環境,在從學校到社會順利完成身份的轉換。
2.“現代學徒制”結合“工作室教學方式”構成的幾點建議
首先,無論任何教學形式的主旨一定是教學的質量,那么教學最終質量好壞決定了教學模式存在的意義。所以,其包含的具體教學形式、管理制度的構建,是模式設置的主要任務。其次,合理的師資配置是模式如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最后還要考慮教學課程及內容方法。
(1)“現代學徒制”結合“工作室教學方式”的構建。現代學徒制的工作室構建是校企合作的最新形式,符合現階段的教育規律及行業發展規律,因此,這個模式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平臺,應該由院系擁有自主管理權,由設計公司及院校負責學科建設,合作制定教學大綱、建設發展規劃等。再以工作室為單位制定詳細的任務安排,由學校設置負責人進行管理,由企業推薦“專家”作為師傅進行專業指導。同時可以推進競爭機制,采取師生間雙向選擇模式,師生都可以根據專業方向、藝術風格、管理模式等因素確定師徒關系,作為工作室日常建制。這樣促進教學質量,激發了師生的積極性,提高競爭性,同時也符合現代績效考核的宗旨。
(2)師資配備。室內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師資來源一般以藝術、技術、市場三個方面為主,合理師資的配置能使教育、教學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符合目前行業發展的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相結合的“雙師”新師徒關系。這個雙師的團隊意義在于理論與實踐的互補,有利于學生得到全面的教學知識維度,又有利于“雙師”雙方的專業能力不斷發展。
(3)教學課程體系與方法。“現代學徒制”結合“工作室教學方式”的構建下,課程體系更能遵循學生的認知和職業成長規律,其目標直指人才專業技能、行為規法及職業素養。其教學安排也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式。前期將理論課程如設計史、設計基礎、設計概論等理論課程適度結合到模型制作、建筑制圖、手繪效果圖等課程。或是在單一的課程中,增加不同類型的教學方式,教學的方式更靈活的將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中安排動手練習的教學內容,內容更豐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然后課程安排學生進入“新學徒制”結合“工作室”的環境中,在新的師徒關系中,教師“師傅”將學生“徒弟”引導到學習環境中來,并為學生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在工作室的工作環境中,教師成為學習的引導者角色,隨著室內設計專業所涵蓋的內容越來越跨界,日益向各邊緣學科延伸,不僅與文學、歷史、計算機等學科交叉,同時也與消費心理學、市場營銷關系緊密,因此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具備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外,也要對與之相關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有所了解,“雙師合作的這種工作室環境”能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帶領學生走上一條更為寬廣的專業道路。
(4)評價體系。新學徒制的工作室模式中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中,教學的評價體系是以考試成績這一指標來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標準,學生從小的學習環境如此,但這種評價機制是片面的,所帶來的學習慣性是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培養及素質的綜合提高的。在我們現代的教育理念中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才是學習的重點,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學習的意義,在我們構建“現代學徒制”結合“工作室教學方式”的環境中,其主要評價來自于學生的自我評價、團隊評價、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其評價的標準是學生在知識構建、能力培養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等綜合的考評。
3.結語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新學徒制下的工作室教學形式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教學更有效率,更加務實。并且切實提高教師的能力,促進專業發展,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規律,有助于提高綜合競爭力。
作者:賈佳 單位: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室內設計的 “人性化”問題研究
- 下一篇:旅游氣象服務網站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