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設計方案論文
時間:2022-04-13 10:36:05
導語:廣場設計方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城市與廣場設計的肌理結合
根據城市空間環境體系,各個城市廣場在功能、性質、規模、區位等方面的差別,形成了不同主題、不同形狀風格的一系列城市廣場,共同組成城市廣場空間的有機整體。在總體性的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基礎上,與城市原有的肌理、道路相吻合,對城市廣場的功能、地形、區位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及在城市空間環境體系中的地位做全面的分析,結合周邊用地和建筑物的功能,產生有效聯系,形成有序的,良好的城市內部空間。在哈西項目設計范圍中,它周圍的各個功能性建筑:西側終端的高鐵西客運站,長途客運站,城市地鐵站,哈西新區的標志性建筑——雙塔,迎賓大道南側的萬達商業樓等等,而這些功能性主體建筑與廣場及街道的城市外部空間之間所帶來的問題,廣場的基本價值——人的活動與功能主體建筑在城市外部空間中能更好給人賦予空間方位感而獲得定位,并且能發揮各自的獨特性同時怎樣更好地又能很好地彼此聯系統一整體,而這就是作為廣場設計的問題及制約性因素,也是我們尋找廣場空間語言的關鍵。以及所涉及道路之間的不同設計定位,例如學府四道街(中興大道)作為整體哈西新區的規劃定義為禮儀性迎賓大道,而哈西大街定義為體驗性城市主街,丁香大街(哈爾濱大街)則定位于景觀性花園大道,符合城市設計的大局觀念是這次設計的基本價值的體現。
2廣場元素的連接性
2.1廣場之間的連接性
街道景觀的中心節點和諧廣場,位于中興大街與和諧大道的交匯,是臨街建筑與道路的過渡區域,怎樣更好地引入人的活動,通過人的活動觸動新的空間形式。以商業集客力為主的萬達廣場,在廣場的參與性方面已經滿足的情況下,而其專屬的空間結構要求我們在廣場空間多元化性的鏈接方面找到一個新的接入點,處于中心孤島的綠化景觀為主的中興廣場,由于哈爾濱大街與中興街的隔斷使其廣場的被分割,空間的社會性受到制約,方案采取了加強廣場之間的對話機制,也加強了流動空間之間的連接性。
2.2交通的連接性
中興休閑的街道不是指以交通為主的道路,而是通過街道引人入勝,達到行路過程中的休閑,行人可進入情和景的休閑中,因而要求街道有生動曲折的布局,從而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做到“出人意料,如人意中”,給人以美的感受。在中興廣場設計中將空間和時間用“斷”的空間處理,建立新中心的秩序和景觀。實現空間與時間的重疊效果,其中包括新的商業內容和新視角的景觀感受,以及在分化的空間用自動扶梯,下沉庭院,過街天橋,貫穿內中心的內外上下,實現人流、車流的分離,充滿情趣。另外“斷”性的空間處理將中興休閑廊道跨過車行道與中興廣場連在一起,形成多元化從容的步行體系,與快車行道共同形成城市的兩種表情,猶如人體內的食道與呼吸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兩種重要內容,功能性的滿足情況下也產生動感空間,在視線的快速移動中也注意了景觀的“連”續韻律,強調色彩與線性的變化,步移景異。
2.3功能設施的連接性
在現代的城市生活中,對于室外公共空間的功能劃分來說,要使所有的功能空間精確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唯有做到活動空間在功能上的“連”續性,例如街道,步行街作為活動空間,融入室內處理手法,根據人的行為方式和主題景觀形式的整體性中,根據分割所設立的座椅、電話亭、公共衛生間、滑道等融入其設計中,更好地滿足現代生活中人們行為的不確定性。建筑、道路、廣場、綠地、花園以及停車場等,這些都是城市中最基本的構成元素,而這些構成元素又各有特點,他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通過將他們共有的同質的東西和用某種形式的表達連接,同時他們還會對城市空間產生相互作用和影響,并共同構建出公共區休閑景觀設計中的空間環境“連”續體。
3城市廣場本身的延續性
3.1界面的延續性
街道與廣場空間邊界的存在與臨街的建筑內部空間并不是“斷”開的,相反這種“斷”卻是它與城市其他元素的另種形式——置換,“威尼斯的圣•馬可廣場是歐洲最美麗的客廳,波特曼的共享大廳是有序的室內廣場,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是典雅的文化廣場”,這種客廳大廳與廣場間的互相借喻也形象表達了兩者間的作用共通,效果共享。對于中興大道上的和諧廣場、萬達廣場,因處于建筑與車行道路的中間,沒有很好的界面閉合關系,廣場缺乏明晰的圖形性,很難在此形成良好的公共休憩空間,在此設計中,我們利用鋪裝的視覺特點將鋪裝分割內趨向建筑,同時很好地利用和諧廣場與萬達廣場建筑的向內的弧向,來加強廣場的圍合感。
3.2時間的延續性
在城市廣場設計中,人的行為與活動是伴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的,在廣場空間的各個不同時間段上,都會有著不同的活動內容。因此,在中興廣場及休閑廊道設計上,承載著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以及哈爾濱所特有的地域性活動項目,各種活動內容的活動時間、以及多類型和多層次的活動人群,并由這些內容或形式在時間性的空間層次分布,形成城市廣場在空間形態的使用時間性延續性特征。作為室外,景觀的植被設計是構成廣場基本元素之一,在植被中從色彩、形體以及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廣場設計影響,以樟子松、紅松等作為設計中的植被,因為具有季節性特點,在搭配,穿插等手法處理上特別用白蠟、紅松等季節性植物對色彩、形體產生韻律性的豐富層次。
4廣場表達語言的有機性
在和諧•中興廣場及休閑廊道設計表現形式來看,它本身具有著包容性,多元性,以及與建筑空間發生的邊緣性以及不確定性等方向發展的新趨勢,廣場是城市區域連接的復合體,它聯系著區域的生態元素、空間元素、文化元素、視覺因素和提供人性化設計和人們從事戶外活動的游憩環境,而各個功能元素承載著城市組織的有序發展,不僅僅是對新建事物設計的創造性,對既有環境的客觀存在的設計分析同樣重要。在中興廣場設計中,將萬達廣場與中興廣場聯系起來,這樣實現人流路線的連續性提供了條件,而廣場本身的吸引力則是吸引人們的保證,況且考慮到北方寒冷地區,廣場設計中加入景觀建筑的概念一方面可避免廣場空曠的景象,另一方面也為這城市增加了一個多功能廳作為承載著周圍環境對它的歷史性檢驗,不是孤立的只展現現代的局域性的東西,豐富了其廣場的功能語言,作為激發人們對于室外空間熱愛的源泉所在,成為吸引市民及參觀者聚集的強大理由,就像村里的大榕樹底下永遠吸引集聚著嘮一下生活雜事乘涼的人們一樣。
作者:齊延成單位:嘉興學院設計學院
- 上一篇:高層建筑隔震設計方案論文
- 下一篇:高速公路互通設計方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