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下的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05:41:50
導語:民族文化下的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族文化對我國藝術發展的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推動我國藝術設計的民族化進程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國藝術設計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藝術設計的影響下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同時,隨著西方價值觀念和文化形態的不斷傳播和影響,我國藝術設計也相應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藝術設計的影響和沖擊,缺乏相應的創新性和民族性。只有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我國藝術設計中,才是促進我國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發展的必然道路。這是因為,將民族文化融入到我國的藝術設計中,不僅能夠增加我國藝術設計的民族認同感,也能夠使相應的藝術設計彰顯出我國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從而增強了我國藝術設計的創新性和國際影響力。
(二)有利于解決我國藝術設計中的相應問題
我國的民族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內涵,其能夠為我國藝術設計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首先,民族文化能夠為我國藝術設計提供比較豐富的素材。我國民族文化對很多領域都有相應的研究,在藝術設計需要的圖形和色彩方面也是有著豐富的內容,且風格和形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這都能夠解決我國藝術設計素材缺乏的問題。其次,民族文化能夠豐富我國藝術設計的內涵。民族文化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內涵豐富,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與此同時,將民族文化應用到藝術設計中,不僅能夠豐富作品的內涵,還能增強其生命力,從而解決了我國藝術設計思想底蘊匱乏的現象。
二、民族文化在我國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形式
(一)思想內涵的傳承和發揚
我國有著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這些民族文化也有著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其中“天人合一”“和諧”等思想主張都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民族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得到了相應的應用和發展。這種對民族思想內涵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建筑領域和產品及其包裝等領域。建筑設計上的對稱和建筑物與風景之間的協調,產品設計上的比例協調和造型、色彩的和諧等,都是對我國民族文化的思想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二)形態上的沿用與發展
形態是對一個地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審美意識的綜合體現。不同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也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而這些都能通過相應的藝術設計的形態體現出來,或表現在圖形的形狀上,或表現在線條的粗細和搭配方式上。與此同時,我國現代藝術設計也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藝術設計中的形態進行了相應的發展創新,從而產生了包括力量和張力在內的形態特征。此外,很多藝術設計將傳統民族民族文化中的形態和現代的藝術形態進行了恰當的結合,使一些藝術設計產品的形態,既能夠體現出民族文化中的相應內容,也能表現出很多現代化的特點。
(三)色彩上的沿用與發展
色彩是藝術設計的基礎,對藝術設計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運用恰當的色彩能夠使相應的藝術設計作品更具有美感和表現力。我國民族文化中的色彩文化不但豐富多彩,還在歷史發展中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如瓷器、服裝等,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成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現代藝術設計不但對傳統文化中的紅色、黃色等顏色進行了恰當的引用,還依據實際需要對其進行了相應的創造性的發展,從而產生了兼具民族性和現代性的色彩,推動了我國藝術設計的發展。
(四)質感上的沿用與發展
質感是一個物品本身所體現出來的東西,其在人們對相應物品的認識和應用中產生了相應的文化意義,如絲綢的光滑細膩,玉器的通透光亮都被視為是高貴典雅的象征。現代的一些藝術設計便沿用了傳統文化中具有相應質感意義的物品。與此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的需要,具有新的質感的材料被研發和制造出來,并具有了相應的新的文化內涵,如鉆石等。這都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結果。
三、我國藝術設計與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
在西方文化思潮和設計藝術的沖擊下,我國的藝術設計逐漸走向了擺脫傳統文化,大量借鑒西方文化的發展道路。這不僅導致我國的藝術設計不具有獨創性,也沒有相應的民族特色。為此,只有將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與藝術設計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使我國的藝術設計具有更大的活力和發展前景,也能夠使其在國際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優勢和關注。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我國民族文化與藝術設計的有效結合:
(一)將民族文化作為我國藝術設計的基礎
我國民族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和民族特征的重要體現,對其進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我國的藝術設計也要對我國的民族文化進行相應的合理的沿用和發展。首先,我國的藝術設計應從民族文化中尋找相應的文化素材,并把握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規律,以使相應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其次,我國的藝術設計要在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創新,使其與我國的現代文化進行有效的融合,推動民族文化和藝術設計的共同發展。
(二)民族文化與大眾文化相結合
民族文化中很多素材的應用雖然具有相應的獨特性,但不能使大眾有效的認識和接受,從而對藝術設計作品的傳播有一定的阻礙。作為社會的群體,大眾文化是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形態,其在社會發展中有著相應的影響和作用。我國藝術設計要將民族文化與大眾文化進行有效的結合,運用一些能夠被大眾理解和接受的文化素材進行相應的設計,如戲劇素材、色彩素材等。但是,只追求民族文化而不顧及大眾感受的藝術設計和只從大眾文化出發而不進行更多的民族個性化創作,都是比較狹隘的且具有局限性的藝術設計。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民族文化和大眾文化之間進行恰當的平衡。
(三)中西文化結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家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也越來越多,這就使得各國文化都受到相應的影響和發展。藝術設計是從西方發展而來的,其在西方國家的發展狀況要比我國優良,我國在相應的藝術設計中對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進行適當的借鑒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設計者可以在借鑒西方藝術設計的同時,也應該不斷發掘和發展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使其具有更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特點。此外,設計者可以在藝術設計中對西方文化和中國的民族文化進行有效融合,創造出更具特色的藝術設計作品。這樣,我國的藝術設計才更有發展性和民族性。
四、結語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和西方文化的廣泛傳播,我國的藝術設計在此過程中得到了相應的產生和發展,從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藝術設計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存在的民族性不突出,創新性不強等方面的問題也引發很多設計者的思考和反思。越來越多的設計者開始關注我國的民族文化,并將其運用到了自己的藝術設計中,從而使得我國民族文化在藝術設計中的作用和價值也得到了相應的體現。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我國藝術設計創新力和競爭力,也促進了其不斷發展。
作者:臧之筠王志剛工作單位:江蘇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意大利教學藝術設計論文
- 下一篇:獨立學院藝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