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茶室環境藝術設計探討

時間:2022-11-24 10:21:38

導語:傳統茶室環境藝術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茶室環境藝術設計探討

摘要:傳統茶室環境藝術設計離不開文化的挖掘和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中式元素的應用。因為茶室設計所體現的不僅僅是茶館的功能,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代表為現代人提供可以棲息的港灣。因此,本文通過回顧傳統茶室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傳統茶室的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探討了傳統茶室的環境藝術設計要素,旨在突出傳統茶室環境藝術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關鍵詞:傳統茶室;茶館;環境;藝術;設計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茶室的存在可以使忙碌的人們舒緩和放松心情,一杯香茗,一抹靜謐的時光,使人們找到屬于自己的空間。良好的茶室環境有助于人們心情愉悅,因此,關于茶室的設計則成為研究的重點。傳統茶室設計,其特色在于傳統,主體在于設計,功能在于通過設計實現茶樓的特色。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對于傳統茶室的設計需要加大對傳統元素的分析和引入,如何融入現代審美元素,使古典和現代文化水乳交融,是成功進行茶室設計的重要基礎和原則。這要求不僅要深刻了解茶文化和建筑藝術設計,還要對建筑設計中的傳統元素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

1傳統茶室的起源和發展

茶室,可稱之為茶樓,或者茶館。早在唐代是以茶館的形式出現。盛唐時期,據傳,以靈巖寺的降魔師為起始,關于飲茶的習慣逐漸形成。當飲茶成為一種風俗之后,在民間常以開茶鋪的形式招人飲茶,這種茶鋪就是茶館最初的樣子。茶館的真正興盛始于宋代,到了明代后,品茶成為市民首選的娛樂方式。因此茶館的功能亦是從明代開始日益完善,從而滿足不同層次的人的需求。隨著中國屈辱的近代史拉開帷幕,茶館也隨之走向沒落。百姓生活民不聊生,戰爭成了中國的常客,那種明清時代的愜意與悠閑的品茶娛樂時光,早已一去不復返。不過,改革開放以來,茶館得到復蘇,而且伴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茶館的意義日益多元化。茶對于中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許多人依然愛品茶,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很高,而茶館恰好能滿足這些人對品質生活和文化的追求,因此,時至今日,關于茶館的環境設計則成為時下建筑領域中最具特色的風景。通過上述歷史可知,不同時期的茶館帶有不同時期的特點,這些特點構成了茶館特有的時代背景。在茶室設計中,根據時代背景進行茶館設計,是茶館設計所具備的基本元素。比如唐代、宋代、清代的茶館的區別,其元素的差異性需要尋根問底,才能有所收獲。這需要設計者必須了解茶館所處的時代特點,真正了解這一背景,否則,設計出的茶館就不再是具有特色的茶館,僅僅是模仿罷了。

2傳統茶室的環境藝術設計發展

茶室設計離不開中國的傳統元素,這些元素與文化一樣,既是一種特色,又是一種氣質,而且,這些元素運用得當,可與茶室環境和諧共生,充滿貴氣。說起茶室設計,就不得不提到室內設計,中國的室內設計與比茶館的盛行還要早,大約是在唐代,其室內設計的地位就已經不容小覷。鑒于中國室內設計悠久的歷史和前瞻的地位,在現代的許多設計中都很容易捕捉到中式室內設計的蹤跡。中國的室內設計不僅對中國的許多設計造成了影響,西方設計也深深受到中式設計的熏陶,他們將中式風格奉為“貴氣”的體現。在進行傳統茶室設計時,中式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一是傳統,二是文化,三是風格。中式元素與中國的古典文化息息相關,并且,其獨特的風格和文化的傳承要得益于中國古代人對室內設計的匠人匠心和極致的追求。有些設計理念時至今日也并不過時,反而與現代設計的某些角度有異曲同工之處。比如,在明清時代,十分講究“宜”,這其中包含三點:因地制宜,設計簡約不繁冗,自然而不造作。這一設計理念,頗有現代簡約主義之風。

3傳統茶室的環境藝術設計要素

3.1茶室環境布局

首先,要考慮到茶室環境的布局。從整體到部分,是室內設計所遵循的設計思路和順序,因此,對茶室環境進行整體布局很重要。通常,茶室環境布局規劃帶著濃重的地域色彩,通過布局凸顯當地人文環境,彰顯茶室要傳達的內涵。這樣,整體的環境才會具有統一、和諧的風格,以及隸屬于茶室自身的特點。從整體布局到細節規劃,茶室環境的設計要圍繞一個思想開展,即,將傳統和現代有效結合,簡單,自然,不刻意。從外部結構到內部家具,均需認真規劃和設計??紤]到茶室的傳統特點,細節不宜過分張揚,既有古典的風韻,又有自然古樸的木質裝飾??傊?,將明清時代的“宜”融入設計理念之中,巧妙糅合,對茶室環境成功布局。茶室的整體布局設計應遵循地域特色。中國的茶館具有十分明確的派別和地域色彩,因派別的不同,茶館的設計風格亦有所不同,如園林式設計適合杭派茶館。捕捉茶館的地域文化,挖掘最深層次的文化底蘊,使茶館設計不再是“文明的孤島”,而是具備更強大的設計靈感。因此,茶室設計的整體布局離不開當地文化的影響,并由此形成統一整體。

3.2茶室結構造型

茶室的結構造型好壞,關系到茶室的環境風格,也是所有建筑內部中的重要部分。茶室的結構要具備現代感,也要結合古典風格,打造出真正的茶室結構。首先是大廳結構,從功能來講,作為公共場所,大廳是匯集人流最多的地方,因此,要通過結構體現出大廳的功能特點,即什么結構可以使來往之人倍感舒心。因為是公共場所,所以更需要空間的形態美,在此其中融入文化和藝術的美感,通過高尚的藝術表達使設計更富有藝術感,從而使茶室整體的結構更具有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一般來講,以大廳的天花板為主,通過鮮艷的木質材料進行裝飾,這種裝飾是根據整體的設計規劃而進行的大廳個性表達,因此,類似這種中式元素風格都可以作為參考。在茶室接待區,可通過區域劃分的形式使周圍的客人有安全感和獨立的空間,并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客人的私人專屬感。總之,不管是大廳還是接待區,都屬于公共場所,環境設計力求優雅,愜意。公共場所的通風和采光設計都要科學合理,可以帶給人舒適的心情。

3.3中式元素的運用

其實,在茶室設計中的任意部分,其帶有中式元素風格的設計都十分明顯,與真正的現代建筑還會有一定的差別。除了大廳和接待廳,比如,在茶室的入口處,可采青石等古色古香的裝飾元素,而不會是現代感十足的拉門。室內的地板裝飾材料,一般會采取木質材料,但如果鑲嵌了現代感極強的瓷磚和地板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實際上,木質材料常常作為茶室設計的主體,它代表著一種中式文化,并具備親切的自然感。從入口就營造一種自然帶入的方式,會使很多茶客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品茶的欲望,以及獨自靜坐的隨意感。茶室窗戶的設計一般也會考慮木質的裝飾,使人感受到一種氛圍濃厚的意境感,將窗戶作成中西結合的櫥窗形式,再配以中國的裝飾花紋,以插花、山水畫等方式做點綴,既休閑又美好。通常,這樣的氣氛隸屬于借景,即通過其他的景觀帶動茶室整體設計效果,運用巧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式元素的運用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材料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取材途徑。比如,木質材料在茶室的當地就會有所體現,就地取材體現的不僅僅是一種取材的便捷,也是一種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木質材料多源于天然,其自然性和不造作的特點一覽無遺,取材于自然的質樸材料,可以作為茶室家具和裝飾的首選。而且,這些自然的材料可以有效調節室內氣氛,使人倍感親切。而且,自然材料結合了中式元素的特點和優勢,既有特色,又十分環保。中式元素的另一體現就是色彩的搭配。在茶室設計中,色彩設計絕不是天馬行空的,根據地域的不同、風格的不同,茶室的色彩搭配具有極高的講究。就中式元素的色彩搭配而言,白、紅都是色彩中的經典搭配,因此,在體現茶室風格的時候,這些富有表現力的色彩都在可考慮范圍之內。色彩對于視覺的沖擊力是很強的,了解中式元素的人對于色彩的搭配一看便知道是否屬于中式風格的茶室設計。

4結束語

傳統茶室環境設計離不開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正在逐漸消退,受到快餐式生活的影響,許多人沉浸在一種浮躁的氣息中,他們期待擁有自己的空間,使自己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茶室給予了他們這樣的權利。因此,傳統茶室的設計可以使人們重新認識傳統文化,并受到良好的熏陶。在茶室設計中,需要充分結合重視元素,理解茶館背后的地域文化與時代背景,結合現代文化,融合傳統文化,從空間和整體上打造優雅的品茶環境。

作者:李勇 單位: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湯穎.傳統民居裝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3):191-192.

[2]沈丹陽,劉毅,沈化林,郭洪武.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茶室環境設計中的應用[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3(10):80-81.

[3]屈彩云.從傳統文化探析日本人的和諧觀[J].日本問題研究,2014(6):62-71.

[4]李文君,張君旸,張建華.茶庭與茶室空間的“靜”設計[J].上海商業,2015(6):38-41.

[5]劉璐,徐進.怡情達意的東方情調———淺談中式傳統插花與室內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5(8):86-87.

[6]孫遲,師帥.探析現代茶室空間設計中意境的營造[J].設計,2015(15):130-131.

[7]戴向東.“自然淡泊雅靜”的自然生態觀———日本傳統建筑室內特征探析[J].建筑學報,2002(9):62-64.

[8]李正,忻一平.茗香入景雅韻天成———園林建筑茶室設計介紹[J].國土綠化,2014(9):11-13.

[9]溫馨.論中國古代自然觀對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方法的科學貢獻[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8(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