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工學在木制民居造型設計中的作用
時間:2022-11-24 01:38:27
導語:感性工學在木制民居造型設計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研究符合旅游區苗族居民情感需求的木制民居設計。方法:以感性工學知識作為指導,廣泛收集木制民居造型樣本和感性詞匯,分解設計要素,建立感性評價體系,并進行問卷調查,建立感性詞匯與造型要素的關聯關系,并驗證此方法的可行性。
關鍵詞:感性工學;木制民居;造型設計
傳統木制民居承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近年來少數民族傳統建筑價值得以顯現。少數民族傳統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它體現了一個民族在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發展水平。調查表明,少數民族木制民居造型受到廣大游客的歡迎。針對以木結構民居為主的民族村寨,在傳承原有民族元素的基礎上融入居民及游客的感性需求,能夠有力促進旅游產業升級,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1苗族木制民居造型設計現狀
苗族木制民居融合了宗教信仰、民俗風情與裝飾等,它涵蓋了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業的發展,以傳統苗族木制民居為基礎,加入大量帶有時代元素的木質民居造型設計,逐步得到了市場認可。與日本等國家已有的木質民居造型設計相比,我國現有的木制民居造型的樣式相對較少、造型過于單調、缺乏創新,不能滿足使用者及其游客的情感需求。針對現存問題,將感性工學知識應用到苗族的木質窗戶的研究研究中,并進行造型設計。
2感性工學及其方法
感性工學是產品設計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一種應用工程技術手段來探討“人”的感性與“物”的設計特性間關系的理論及方法[2]。感性工學高度凝聚消費者的情感意象,使設計師與消費者相互溝通,根據產品自身特性與用戶情感體驗進行感性評估,將消費者模糊的想象和情感體驗及期望目標轉化為真實的設計元素,構建產品設計要素與感性意象之間的映射,提高消費者的認同感,使產品設計真正符合消費者意象。感性工學一般包括定性式、前向定量式、逆向定量式三種。定性推論式,主要利用層次遞推的方式,建立如樹狀圖的相關圖,以求得設計上的細節;前向定量推論式,一般不需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按需求層次劃分并逐漸縮小范圍,將消費者的感性需求轉化為具體的設計要素;逆向定量推論式,則是將設計師的設計方案轉化為用戶的感性評估,以確定是否符合設計師所要達成的感性意象。在實際的應用中,三種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構建基于感性工學的設計分析與評價系統。一般的感性工學研究方法包括:首先,對研究人群進行定位.例如:年齡段、文化水平、職業、性別等。其次,獲取造型設計樣本。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對實體店拍照、廣告雜志等途徑,收集相關的苗族木制民居樣本。從樣本中進行歸納,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造型樣本,并分解樣本中的要素。然后,獲取產品感性詞匯。通過網絡問卷調查、與當地木制民居居民、旅游者交流等形式,獲取產品造型的感性意象詞匯,并對詞匯進行分類,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詞匯,進行配對,根據設計者的需要添加一些需要的詞匯對,例如:美麗—丑陋、鋒利—遲鈍、古老—現代、狹窄-寬闊等。再次,建立5級SD量表、發放問卷調查。建立感性訴求與設計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將消費者感性意象與實際造型進行結合分析。最后,驗證此方法可行[3]。
3實例應用
3.1對研究對象進行定位。選取年齡段在30-50歲的木制民居居民和旅游者作為研究對象。
3.2苗族木制窗戶的樣本圖片獲取。利用網絡、雜志及其現場拍攝的形式,收集苗族木制門窗,收集約200個。將類型相似的樣本進行歸納和分類,并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圖片4個。對4組圖片提取設計要素并進行分解。
3.3苗族木制民居中窗戶的感性詞匯得獲取通過與苗族居民的交流、查閱二手資料及其觀察等方法收集感性詞匯150個,例如:華麗、開放、前衛、自然、雅致、活躍等。從這些感性詞匯中,將意思相近的詞匯分類并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詞匯,然后對感性詞匯進行反義配對,例如:豪華—樸素、淡雅—鮮艷、活躍—沉悶、舒適—難受、大眾—個性、開放—封閉等。最終提取出4對具有代表性的感性詞匯,豪華—樸素、舒適—難受、大眾—個性、活潑—沉悶。
3.4問卷調查
利用5點量表對窗戶的窗戶紋樣面積、厚度、色彩分別進行問卷調查。選取500人,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其中苗族木制民居居民300人、游客200人,其中男性250名、女性250名,填寫內容要真實有效[4]。
3.5建立設計要素與感性詞匯的關聯關系
根據問卷調查中的數據,分析受測對象對窗戶紋樣面積、厚度、顏色的感性意象值。以窗戶紋樣面積為例進行分析,可以得知:窗戶的紋樣面積過大或過小都給人感覺難受、沉悶。窗戶的紋樣面積為三分之一左右時給人感覺大眾、樸素。窗戶厚度、顏色一次類推進行數據分析。3.6結果驗證為了驗證此方法的合理性,利用問卷調查對市場上受歡迎的一款苗族木質民居窗戶為例進行驗證。分別對“樸素”、“舒適”、“大眾”、“活潑”四個方面進行評分。發放問卷調查150份,收回142份,有效率為94.67%.繪制雷達圖,雷達滿意度從0-5,0為不滿意、5為最滿意,結果可得知滿意度均在4以上,表明此方法合理[5]。
作者:張慧 單位:貴州大學
參考文獻:
[2]羅仕鑒,潘云鶴.產品設計中的感性意象理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學報,2007(03):8-13.
[3]羅仕鑒,朱上上,應放天,張勁松.產品設計中的用戶隱性知識研究現狀與進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0(04):673-688.
[4]白仁飛,張峻霞.推論式感性工學在電子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5(04):128-132.
[5]羅仕鑒,潘云鶴.產品設計中的感性意象理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學報,2007(03):8-13.
- 上一篇:海綿城市濕地景觀設計研究
- 下一篇:茶文化與陶瓷茶具造型設計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