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豐碩壺”造型設計和文化內涵

時間:2022-07-30 03:32:15

導語:紫砂“豐碩壺”造型設計和文化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紫砂“豐碩壺”造型設計和文化內涵

摘要:紫砂壺造型美觀,獨具匠心,是傳統手工藝品的代表,它素雅簡練、流暢空靈,刪盡繁華、彰顯精神,它不靚麗、不奪目,卻自有洗盡鉛華的樸素美,這種樸素的背后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張力,是摒棄物質的飽滿。這飽滿的感受因人而異,似近在咫尺、觸手可摸,卻又杳杳若無。它是深厚的文化載體,承載著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和情感力量。

關鍵詞:紫砂;碩果累累;自然意趣;人文情感

宜興紫砂壺起源于宋,興于明清,是傳統手工藝品的代表,它以優異的泡茶實用性和獨特的觀賞價值為人周知,讓人領略到器物返璞歸真的美。紫砂壺從日常實用器發展為眾人喜愛的紫砂文化,絕不是天賜良機的偶然,它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給人以材質美、形式美、技巧美等全方位的美感享受,它孕育于宜興這片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土壤,是宜興當地豐厚的人文環境和雅致的生活方式賦予它悠游而質樸的靈魂,促使它完成質的飛躍。每一把紫砂壺都融入了藝人的心血和思想,是具有思考力和生命力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品。

1紫砂“豐碩壺”的造型

藝術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大自然永遠是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花草樹木、鳥獸魚蟲都能引發藝術家的思考和感悟,成為一把壺的創作源頭。藝術家通過自己的雙手賦予作品鮮活的生命力,仿佛讓時間在一把壺上永久地定格。作者將自然中的某一客觀物體通過陶刻、鏤雕等裝飾技法模擬成壺的形狀,遵循“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型規則,使造型與裝飾相輔相成、妙趣天成。“豐碩壺”(見圖1)以自然界中的葡萄為造型來源,壺身穩重大度,以流暢而富于張力的曲線表現出葡萄飽滿豐腴的氣韻,壺身表面以陶刻的裝飾技法刻繪了一串晶瑩誘人的葡萄,刀法嫻熟、入木三分,表現出枝繁葉茂、果實飽滿的生長氣息,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似乎讓人聞到果實的芬芳,使人垂涎欲滴。此壺綜合運用了花器和光器的造型特點,整體造型注重線條的變化和運用,又以象形手法將葡萄作為整器的形體基礎,使整壺惟妙惟肖,具備逼真的藝術形象。造型構成的元素多種多樣,一把優秀的紫砂作品,藝人要統籌考慮到泥料、形體、裝飾等,使各方面相輔相成,統一和諧地表現出整壺的主題。此壺精選原礦老紅泥制成,泥色鮮麗明亮、質感細膩豐富,鮮明的色澤表現出秋天豐收的喜悅。壺嘴為直流,線條挺括流暢、干凈利落,出水效果極佳。壺底為經典的三足,更體現壺型的別致,凸顯出端莊大度、古色古香的氣韻。壺蓋向上隆起自然的弧度,與壺身渾然一體,把隨圓勢,下有垂耳,線條纖美柔順,讓人聯想起碩果累累、晶瑩欲滴的狀態。壺身的刻繪更是為整器錦上添花,集詩、書、畫于一體,增加了整器的觀賞收藏價值,極具把玩意味。

2“豐碩壺”所傳達的文化寓意

紫砂壺根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根植于深厚的茶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傳統文化的載體,象征著一種雅致的生活方式,凝聚著振奮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單純深厚的情感共鳴。一把好的紫砂壺,不在于追求標新立異的形體,而是以造型為載體,傳達深厚的文化價值和人文情感。正如著名作家林語堂說:“捧著一把茶壺,可以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此把“豐碩壺”通過葡萄的成熟讓人感受到收獲的喜悅,讓人聯想到生長的過程、四季的變化,使人身臨其境,既領略到返璞歸真的自然意趣,又引導人的價值思考。秋天是果實豐收的季節,是人們收獲的季節,意味著付出總有收獲。果實的成熟要經過冬的隱忍、春的蟄伏、夏的生長,正如人的一生也要經歷風霜雨雪,要經歷不可預料的沉浮,一帆風順或輾轉波折,都是生命之常態。果實的播種和豐收會受到天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人的付出和收獲也會受到機遇的影響,生命變化莫測,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態、擁有戰勝一切的信心和力量,以持續不斷的努力堅守人生的幸福和成功。人的生長如同果實會從青澀走向成熟,人的心智也應隨著經歷不斷豐富發展,慢慢變得睿智自信、善于等待、懂得取舍,如此才能收獲自己真正想要的,收獲內心的平和安穩。所謂“收獲”不單是物質上的,也是心靈上的,所謂“豐盈飽滿”不單是可見的,也是精神上寓于無形的張力,是人生充沛的氣場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了無遺憾。

3結語

紫砂“豐碩壺”以獨到的藝術造型和精致的細節呈現出手工藝術的珍貴,讓人領略到紫砂器于無言中所傳達的藝術美感。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美無言,紫砂壺是中國本色文化的代表,在快消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它抓住了人們內心最深處的訴求,表達出當代的語言。櫛風沐雨,薪火相傳。弘揚傳統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是手藝人還是紫砂愛好者,都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才能推陳出新,賦予紫砂器皿更深刻的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潘春芳.宜興紫砂器造型圖集[M].榮寶齋出版社.2008.

[2]劉黎平.紫砂壺典[M].湖北美術出版社.2014.

[3]徐風.一壺乾坤[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作者:朱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