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內部審計價值提升策略

時間:2022-06-02 09:30:20

導語:經濟新常態下內部審計價值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新常態下內部審計價值提升策略

摘要:經濟的新標準需要內部審計要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價值取向去履行一定的職責。經濟新常態內部審計價值主要取決于內在價值的升華而不是只有量化的價值升華。所以內部審計過程中必須加強責任意識,樹立堅定的核心價值觀,堅定地貫徹新標準使其不斷健全。新準則實施過程中規范的改進和完善,增加審計的質量和性能,并充分利用確認和咨詢的一些功能。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內部審計價值;提升

依據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全面推進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促進法治的總目標是構建具有中國獨特特色的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體系。要想建設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是深化體制改革過程中的前提。在“決定”中有以下相關規定,提出要建立更加全面的審計制度,確保獨立行使中審計監督權能夠依法實施。

一、經濟新常態中對審計新的價值取向的要求

2014年,是中國進行深化改革實施的第一年。轉變經濟增長階段,陣痛期的結構調整階段和鼓勵前期的政策消化階段,在這三階段疊加的情況下中央為適應新的正經濟常態做出了重要的戰略決定,這將對宏觀平衡,結構轉換、企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產生直接性和方向性的重大影響。我們國家的經濟是一種新常態形式,它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點(1)由快速增長變成較慢速度增長;(2)在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過程中,城市和農村地區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居民收入所占比例在不斷上升,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使公眾受益;(3)要從重要元素的驅動,投資方面的驅動轉變成創新型的驅動。

二、依據相關責任對待現在內部審計中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中一些機構建立的不夠全面,工作缺少獨立性

關于內部審計的地位和功能定位不明確,不能完全的體現出其作用。各個級別的政府部門、國有企業部門,特別是地方上的內部審計機構部門不夠健全,基層人員短缺,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一些地方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使農村中集體經濟審計發揮它的作用,一般不設置對農村集體經濟審計進行管理的機構和專業工作人員,沒有一個清晰的審計能力和要求。

(二)內部審計機構缺少專業性的人才,使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科學的發展

隨著內部審計中工作重心向事前和事中方向的轉移,就需要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有許多方面,全面的知識系統和扎實的工作能力,但在現實中,一些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對法律法規方面的掌握不夠全面,會計理論方面,內部審計方面的業務掌握的不夠完善,其他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也比較落后,在審計方法方面,內部進行控制的方面以及審計質量管理過程中都缺少創新精神。以上種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

(三)內審質量和相應的管理未達到標準,使審計工作不能深入的開展

在審前的準備階段、審計實施過程中以及到審計報告這些階段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問題有:不能嚴格執行對應的審計程序,導致內部審計的一些相關的規章制度只能體現在形式上,項目的設立跟隨,沒有達到預定的內審質量在管理中的目標、在審計的準備過程相應的質量管理工作也沒有達到要求,審計的質量不高,審計的風險高等等。

(四)內審業務的范圍不夠寬闊,限制了內審工作的全面發揮

一些內部審計部門只進行單一的資本審計,沒有參與固定資本投資的審計,更難以實現對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不能進一步的對部門中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和大量的購買商品,項目建設、項目投標(工程)項目的預算以及對決算的審計。

三、跟上經濟新常態的步伐,完善內部審計的價值

如果內部審計的工作要接受新的常態,全新的準則以及新的標準,就必須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制度、標準的行為規范、增加價值、改善自己,大多反映在:成績和責任。第一要加強責任意識,堅定地建立審計核心價值觀念;接下來,在新的準則、新的標準的實施過程中,增加、改進、完善,使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性能得以提升;第三,我們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完全發揮內部審計的功能驗證,咨詢準備良好的條件。這是適應新的經濟現象,促進內部審計的價值位置最主要的責任。

四、結論

簡而言之,企業提升價值必須是以幫助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為目標,以對風險的管理和對內部進行控制為目的,注意到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不斷地對審計領域進行拓展,增加審計的業務和一些產品,加強溝通與合作,提高審計的運行手段和方法,通過這些措施才能使內部審計的價值得到提升和改善。

作者:鄧光華 單位:武漢市東西湖區審計局

參考文獻:

[1]王曉霞,孫坤,張宜霞.論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J].審計研究,2004(02):41-42.

[2]王光遠,劉秋明.審計委員會制度的國際變革中國注冊會計師,2003(09):13-14.

[3]理查德.L.萊特里夫,溫特.A.華里絲,格蘭恩.E.薩姆那等著,李學柔譯.審計原理與技術(上冊)[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221-222.

[4]閻金鍔.構建審計理論框架初探[J].審計研究,1995(06):34-35.

[5]張鈕.國有企業內部審計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大學,201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