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

時間:2022-09-25 05:07:43

導語: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

[摘要]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十分重要,但同時會伴隨著審計風險出現,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源自復雜經營業務內部控制環節和薄弱內部控制環節,還有就是會滋生審計獨立性問題和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問題。從企業審計有效性角度進行分析,需要從根本上控制和防范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應加強管理力度和控制力度,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效合理控制。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防范;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飛躍,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是業務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經營管理模式比以前更加復雜。因此企業要重視建設內部控制管理的發展機制。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企業要加強內控審計風險的管理,制定相關的防范措施,促進企業的發摘要:我國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要想提高風險防控能力,首先要做好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企業要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降低內部審計風險,就要解決審計獨立性問題和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問題,同時要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有效性,提高企業內部審計師的整體素質。企業應該從根本上控制和防范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加強管理力度和控制力度。本文將圍繞企業內部審計,探討企業內部審計風險形成原因以及如何降低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與防范

企業進行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查檢出企業經營和財務等方面的漏洞,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若沒有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就容易造成企業的損失,嚴重的可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不利于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不利于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1.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原因

1.1審計制度不完善

如今,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較低,許多企業至今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備和科學的內部審計評價制度。這種制度的缺位,難以對企業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會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不良后果。現在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流于形式,缺乏實際內容,審計工作不完善,缺乏報告審核和事前計劃。企業的管理層次不斷增加,審計難度不斷增加,同樣,企業內部的審計風險也會不斷上升,不利于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1.2審計法規不配套、不健全

我國內部審計法律法規方面發展的不盡如人意,我國內部審計法規滯后性較強。在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審計人員難以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評判,缺少依據的內容,基本是憑借個人知識和經驗進行判斷分析,這為工作增加了難度和不確定性,也容易出現失誤,缺乏審計的正確性和客觀性,導致審計風險的增大,不利于企業的安全和發展。

1.3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當前,我國一些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審計機構,基本由財務部門或者風險控制部門負責內部審計工作。沒有專門的設計機構難以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難以保障審計部門不受其他部門或者人員的影響,難以做到公平公正。審計部門不能保證絕對的獨立,會使審計的效果大打折扣,審計部門的工作也難以有效完成。

1.4審計方法陳舊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開展內部審計過程中,仍舊沿用傳統落后的審計方法,沒有使用適應新時期、已經得到創新的審計方法。現在,大部分企業基本以賬務審計為主,但是新時期下,這種陳舊的審計方法已經難以適應復雜的環境。同時,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缺乏現代化的審計方法,這使審計風險增加,給企業帶來隱患,不利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1.5審計人員綜合能力較弱

現在,我國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較弱,審計人員能力較弱,無法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會使審計機構形同虛設,作用很小,難以為企業找出漏洞,難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2.降低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對策

2.1大力建設會計審計法律法規制度

大力建設會計審計法律法規制度有利于為執行審計工作提供依據,應該制定科學性、可操作性強的審計法律,能夠明確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促使內部審計人員按照統一的審計準則執行內部審計業務,這樣才有利于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大力建設會計審計法律法規制度有利于實現審計人員行為規范、職責清晰,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審計工作,從根源上杜絕相關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降低審計風險。

2.2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工作必須保持絕對的獨立性,這樣有利于內部審計師做出客觀、專業的審計判斷。內部審計部門應該直接授董事會領導,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在履行職責上保持相對的獨立,不受外界的影響,堅持實事求是,遵守職業道德,積極努力做好自己的審計工作。企業還應該將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借助外部專業化的審計資源來有效地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可以降低審計成本的損失,也有利于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促進企業的發展。

2.3創新企業內部審計模式

在當今“大智移云”時代,審計人員要在審計程序、方法、技術和手段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創新,一方面適應社會技術進步帶來的業財融合后的審計內容的變化,另一方面通過現代化審計工具的運用提高審計效率和降低審計風險。同時,企業內部審計應推廣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式。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自評,了解企業在內部管理方面的設計和執行缺陷,然后要求各職能部門完善相關管理缺陷,使企業風險得以防范,最終達到增加企業股東價值的目的。

2.4加強人員建設,提高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

內審人員應該擁有職業道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審計技能,總結自己在工作中所獲取的審計經驗,不斷學習與更新專業知識以及政策法規成為一名復合型人才。企業應該加大對審計人員的培訓,不僅從專業方面進行培訓,而且要在戰略和管理方向進行培訓,這樣才有利于有效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要強化審計工作團隊建設,努力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應該重視內部審計的作用,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價值和作用,對內部審計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應該建立健全審計制度,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不斷的進行審計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和改進,審計人員要堅持自己的職業道德,不斷學習相關審計知識,積累審計經驗,提高審計工作的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這樣才能促進審計工作的進行,有利于促進企業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韋麗桂,徐路遙."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內部審計風險問題探究[J].商,2016(35):161-162.

[2]劉若晨.新常態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新特征、成因及管控[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5):143-144.

[3]李萬福,杜靜,林斌等.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實踐調查及發展方略[J].會計研究,2017(08):81-87

作者:羅克軍 單位: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