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審計風險因素策略研究

時間:2022-10-28 11:12:36

導語:企業會計審計風險因素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審計風險因素策略研究

摘要:企業會計信息化審計具有后臺控制風險、受會計環境影響小以及多樣化等特征,可以有效發揮輔助審計和提高工作質量等作用,其風險因素主要表現在市場競爭、法律漏洞風險和審計人員能力等方面。本文圍繞積極推進信息化審計,提出以下策略并一一作了闡釋:加強法律體系完善,強化審計人員的專業性,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加大數據管理力度。

關鍵詞:會計審計;信息化;數據管理

現代信息技術加速了各行業領域的發展進程,傳統工作模式逐漸發生轉變,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顯著提升。尤其是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新形勢與背景下,會計審計工作內容范疇不斷拓展,風險因素也隨之增加,為確保審計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應當緊跟信息時展步伐,通過提高工作人員素質與運用信息技術等策略,推動企業會計審計工作信息化,規避傳統人工審計工作風險的同時,實現企業會計工作現代化運行。

1信息化審計概述

1.1信息化審計的內涵及特征。會計信息化審計是指將會計審計人員從傳統工作觀念、態度以及模式中脫離出來,熟練運用會計信息系統完成審計工作,對審計數據信息實現快速更改記錄后歸檔,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后臺控制風險。在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中,通過后臺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信息的更改與增刪等操作,同時也造成了系統信息安全威脅。不法分子會利用網絡平臺的開放性與虛擬性等特征侵入系統并篡改信息,從而直接造成審計工作誤差,嚴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及其穩定發展。第二,受會計環境影響小。在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主要通過會計程序快速完成信息審計工作,即使會計環境出現變動,只需改變軟件形式即可克服環境影響,充分反映了信息化審計的快速更新特征。軟件是信息時展的產物,不僅能夠滿足企業會計審計專業發展的要求,而且能夠推動企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第三,多樣化特征。計算機會計軟件的應用提高了會計審計的信息化程度,尤其是在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發展背景下,企業發展要求逐漸增多包括發展方向與戰略目標等方面的要求,更是如此。信息化審計軟件的開發運用,不僅能夠滿足各企業會計審計的基本工作需求,而且可以有效適應工作專業化與多樣化發展的要求。1.2信息化審計的意義。第一,輔助審計。在信息時代,企業獲取市場經濟等行業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泛,為企業發展決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礎保障。然而,收集到的信息內容雜多,財務分析工作難度也會隨之增大,為確保財務審計工作成效,降低審計人員的工作量,需要合理利用審計軟件。尤其是針對性強的會計審計工作,利用審計軟件能夠提高數據計算精確度與會計審計工作效率。第二,提高工作質量。傳統人工會計審計工作中的計算誤差相對較大,為降低計算誤差風險需反復核查,工作時間成本增大、工作效率降低。施以會計信息化審計,不僅能夠避免人為工作數據誤差,而且還可以減少工作量與經濟時間成本,實現了審計部門資源高效利用及審計工作質量的提升[1]。

2企業會計審計風險因素分析

2.1市場競爭與法律漏洞風險。市場經濟發展帶動了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企業要想提高競爭力,實現新形勢下的穩中求進,應當走科技創新道路,不斷提高自身實力以全面夯實長足發展基礎。信息時代下的會計審計工作模式逐漸發生變化,人工處理信息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逐漸被信息化審計方式所取代。雖然新審計方式帶動了工作氛圍的轉變,但信息化審計發展道路漫長,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新的阻礙。尤其是管理人員,為了讓審計工作快速適應新發展環境,會主動篡改相關數據,導致會計審計風險不斷加劇。法律手段糾正審計問題的效果不盡理想,導致審計工作中的風險隱患逐漸增大。企業開展會計審計工作,能夠抵御發展風險,但審計工作出現問題時,勢必會影響其健康發展。尤其是在法律制度尚未完善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會計審計風險將會避之不及。2.2審計人員能力風險。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與業務能力會直接影響會計審計工作成效,尤其是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直接關系到審計結果的精確度與可用價值。信息時代下的會計審計工作內容范疇不斷拓展,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明確掌握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能力,才能確保會計審計工作得心應手,也更有利于潛在審計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然而在現實情況下,企業會計審計人才較為缺乏,審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參差不齊,整體處于偏低水平,審計工作效果不盡理想,審計工作風險不斷加劇,不利于企業的現代化發展。除此之外,會計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有待提高,良好的職業操守尚未養成,在工作中會為了自身利益違背會計審計工作原則與規程,不利于審計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

3信息化審計策略分析

3.1加強法律體系完善。應當積極落實國家經濟體制與相關會計審計政策,通過市場經濟與信息化審計的相輔相成,促使會計審計工作高效運行。對此,應當明確信息化審計與市場經濟間的關系。為確保審計工作規范性,規避審計工作風險,應當對審計工作合理制定相關原則,包括企業會計審計工作需要與政府頒布的會計制度等。同時加大對會計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為審計政策完善依據,以確保審計工作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綜合行業發展實際情況,圍繞審計工作原則完善審計法律制度體系,對于推動審計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政府在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的進程中充當重要作用,應當靈活扮演公共服務與調控市場經濟等角色,在管理單位積極配合與引導下,做好審計工作狀況的總結整理,再圍繞審計工作原則,進一步優化標準規范。在實踐中應當加強補充與完善,確保法律體系的系統性與可行性。法律標準等為會計審計工作展開提供了規范保障,對會計審計工作順利落實與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有著積極促進作用。會計審計人員應當不斷提高風險意識,及時發現并糾正違背社會發展的審計原則。在制定與完善審計法律體系的同時,從前瞻性與整體眼光入手,有效解決審計問題的同時,靈活調控細節性問題。企業應當加強發展現狀分析,要對自身發展形成全面認識,在會計審計工作中不斷加強實踐經驗總結,緊緊抓住時展機遇進行科學調整與改進,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有效性與結果的準確性,最終實現審計工作與企業發展與時俱進。3.2強化審計人員的專業性。提高審計人員專業能力與職業道德是實施信息化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會計信息化審計工作實施之前,應當圍繞現代審計要求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培訓與考核信息素養等綜合素質,促使其觀念與工作方式發生轉變。強化審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意義重大,使其明確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之間的關系,確保其素質水平符合現代化審計工作需要。企業應當積極組織會計審計人員展開學習與交流,促使其掌握更多現代化審計工作模式與思想觀念,從而輕松應對信息化審計崗位工作。完善獎懲等激勵措施,提高其發現工作中存在與潛在問題的自主性,鼓勵審計人員展開頭腦風暴,為解決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獻計獻策,學會用現代化手段予以解決。除此之外,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審計風險培訓,增強其風險與法律意識,提高其風險敏感程度與風險防控能力。在會計審計工作中,從以往的風險事后處理工作習慣逐步向風險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格局過渡,確保其能夠有效應對突發狀況,為財務安全運行提供基礎保障。會計審計人員應當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意識到保持工作底線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利益時應當做到思想與初心不動搖,時刻保持良好的工作行為與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認真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降低審計工作風險。會計審計人員應當積極配合并參與風險管理工作,提高團隊向心力與忠誠度,通過成員之間的相互監督,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以形成良好的審計工作氛圍。3.3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會計審計人員對現代信息技術運用的熟練程度,將直接影響審計的信息化水平。隨著審計工作內容的增多,審計工作難度也會隨之增大,唯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處理審計工作,才能實現審計工作質量持續改進。審計信息化實現了海量數據的快速統計、分析和計算,在節省人力、物力資源與時間成本等方面都是傳統人工審計工作模式所不能比擬的。審計信息化實施的重要前提是培養能夠靈活運用現代化審計技術與設備的專業人才,以及加強對經濟教育數據的科學管理。除此之外,現代信息技術簡化了會計審計流程,審計工作效率與成本隨之發生改變。為避免在審計工作中出現違規操作行為,應當加強對信息化審計過程的監控管理,確保審計人員的行為規范[3]。3.4加大數據管理力度。在會計審計信息化進程中,審計人員對計算機的使用率不斷提高,依賴度隨之加強,出現任何失誤或錯誤都會給企業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確保數據準確意義重大。企業應當加大對審核數據的核查管理力度,不斷摸索完善管理系統,對數據查詢與使用等設置權限,避免人為地修改原始數據,從而造成數據失真等風險,確保審核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

4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審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市場經濟與工作人員能力等風險貫穿信息化實施全過程,不利于企業現代化發展與審計工作體系的完善。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完善審計體系和提高審計成效,積極落實專業人才培養與審計數據核查,完善會計審計政策,設立風險預防制度等措施是重要前提。企業會計審計人員全面加強自身綜合素養,則是有效規避審計風險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秦朝勃.會計審計風險因素及信息化審計策略分析[J].財會學習,2018(13).

[2]趙敏.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策略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01).

[3]楊嘉琪.會計審計風險因素與信息化審計對策探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7).

作者:程石 單位:廊坊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