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

時間:2022-03-07 03:15:08

導語: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

摘要:隨著國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糧食購銷市場凸顯出激烈競爭態勢,因此需要糧食儲備企業創新經營模式、擴大銷售、延伸經營鏈條,這樣才能搞活經營,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文章分析了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新形勢下經營模式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經營模式;糧食儲備企業;市場經濟發展;創新途徑

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糧食儲備企業被推向經濟市場,糧食也由過去的“特殊商品”、“戰略物資”向一般性商品過渡。糧食儲備企業過去靠國家政策完成“吞吐、中轉、儲糧”任務,企業干部職工靠財政補貼吃“大鍋飯”,每天無憂無慮地上班下班,每月心安理得領取工資的安逸生活在經濟市場的沖擊下被打破,舊的經營模式也被摒棄。國家糧食儲備企業面臨著新形勢下市場競爭的挑戰,干部職工面臨著“能者上崗、庸者下崗”的選擇。糧食儲備企業下屬糧庫的領導迅速轉變觀念,積極投入到市場競爭之中。有的糧庫領導大刀闊斧地進行體制改革,精簡機構、精簡工作人員,將年富力強、學歷高的專業技術人員充實到經營管理崗位,將年老體弱、學歷低的工作人員撤了下來,鼓勵他們自主擇業。經過體制改革,形同虛設的機構精簡了,人浮于事的狀況消失了,改制后的糧庫精干利索、充滿朝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市場競爭之中;有的糧庫領導實施了以量計補、按量計酬的績效考核制度,在糧庫管理的各個方面實施績效考核與薪酬直接掛鉤的體制,國家下撥給糧庫的各種管理經費也統一分配,實行定額補貼、包干使用、節約歸己、超支自付的考核方法,使廣大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還有的糧庫領導迅速轉變經營理念,采取靈活機動的經營模式占領市場,由過去被動地靠國家財政補貼過日子轉變為創新經營模式,主動出擊、面向市場抓質量,以質量促銷售,以銷售帶收購,提高經濟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改革創新的征途上,糧食儲備企業充分利用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強化新形勢下經營理念,積累了參與市場競爭的本領和經驗,使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斷增長,使干部職工福利薪酬不斷提高,倉儲設施條件逐步改善,經濟實力逐步好轉,糧食儲備企業的干部職工正乘著新時代列車向著自己制定的宏偉藍圖高歌猛進。但是,前進的道路上并不只是鮮花、笑臉和掌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糧食儲備企業在創新經營模式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難關需要攻破,還有許多困難需要解決。筆者愿意與業內同行一起在創新經營模式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攻克難關,乘著黨的強勁東風,努力實現糧食儲備企業繪制的宏偉藍圖。

一、分析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

1.糧食儲備企業進退機制不完善,儲備糧利費補貼規定不合理。筆者在工作中感到,目前好多市、縣政府對糧庫管理出臺的進退機制不完善,只是明確了儲備糧的準入價格,沒有明確具體的退出條件??墒堑胤郊Z食部門卻將市縣儲備糧作為套取利費補貼來源的手段,并且要求專賬、專人、專倉管理。而糧食儲備企業的管理能力有限,庫存設備和工作人員素質都達不到這個要求,使得糧食儲備和儲存貨款增加了風險。由于市縣儲備糧利費補貼規定不合理,在沒有增加糧食基金包干總額的狀況下,套取儲備糧利費補貼,就會加大糧食生產市區政策性掛賬貸款利息補貼本身就不足的缺口。再加上在新形勢下我國市縣糧庫儲備輪換規模逐漸加大,糧食市場價格波動逐漸上升,會使市縣儲備糧利費補貼硬性增長和輪換價格的差價與虧損越來越大。2.儲備糧庫存壓力大,貿易糧很難做起來。據筆者調查所知,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糧庫都是替中儲糧企業代存,主要經濟收入是代存保管費。糧庫工作人員收入平平,既撐不著也餓不死,大家都是湊合著過日子。雖然有一些私人企業糧庫具有一定的儲糧能力并得到儲糧企業的認可,但因為糧價倒掛,私人企業根本賠不起,所以不敢做貿易糧,這樣就出現了庫存舊糧賣不出去,新糧無法收購進來的局面,使得糧庫存在很大壓力。筆者曾與一位在國有企業糧庫工作的朋友交談得知,他們糧庫多年的經營模式是這樣的,從地方農業發展銀行貸款購糧,儲存一些日子再賣出去,有時糧食價格高一些就能掙一些錢,而遇到市場價格低的時候就會賠錢,做貿易糧要隨著市場行情走風險比較大,這是貿易糧難做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做貿易糧環節比較多,在層層分解的購糧過程中,國家制定的惠民最低收購價也按“金字塔”的級別將利益分別給了買賣雙方,使得糧食收購的政策陽光照不到農民身上,打擊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其后果是糧源不夠充足。3.融資難度大,制約著儲備糧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由于近幾年農業發展銀行貸款政策發生了變化,儲備糧企業糧油收購急需用的貸款難度越來越大,自主經營也越來越困難。貸款政策的變化使得一部分中小型儲備糧企業無法繼續經營下去只好關門停業。雖然地方政府與省農行多次協商后同意采取以儲備糧企業的動產抵押方式貸款,但是文件精神到了市縣又落實不了。與其他銀行申請貸款,又需要在貸款前辦理土地、房屋抵押證明和權限,而辦理這些證明手續非常繁瑣且時間長,等手續辦下來后又錯過了購糧良機。再者,過戶費、房屋、土地測量費、評估費額度非常高,儲備糧企業難以接受,這些情況都嚴重制約著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

二、新形勢下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途徑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糧食儲備企業應迅速轉變觀念,適應糧食流通格局和糧食產業化經營需要,嚴格執行黨的惠民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切身利益;擴大購銷規模,創新經營模式;抓好資金管理,創新經營管理機制。這樣才能使糧食儲備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1.嚴格執行黨的惠民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切身利益。糧食儲備企業要高度重視糧食收購工作,嚴格執行黨的惠民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切身利益,特別是做好糧食收購前、收購中、收購后的工作。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一是做好糧食收購前的準備工作。首先,糧庫領導要帶領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惠民政策,得到思想上的統一。其次,加快完成最低價糧食移庫工作,為主要產區的糧食收購騰出糧庫。然后指導和督促各類收購單位制定購糧方案,并做好以質論價、優質購糧的組織工作。二是在購糧過程中切實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過去由于畝產量較低農民賣糧很困難,賣糧期間每天晚上熬夜排隊,還賣不上好價錢。現在農民科學種糧,畝產量大大提高了,更應該想方設法解決農民賣糧的困難。筆者建議,在收購糧食時可以拓寬經營模式,除了工作人員加班連點提高收購效率以外,還可以聘用或依托一些農村糧食經紀人參與到糧食收購工作中。這些糧食經紀人在搞活糧食流通與農民售糧的產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還可以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事實證明,這些農民經紀人活躍了農村糧食市場,他們來自農村、熟悉農村、上門收購糧食,改變了糧食儲備企業坐等農民上門送糧的狀況。他們像一座橋梁,把種糧農戶與糧食儲備企業聯接起來,既減少中間環節,又降低收購成本,還把黨的政策傳遞給農民,引導農民按市場需求種糧,使農民既增加收入又解決了賣糧的困難。三是提高糧食保管水平。各級糧庫應始終如一地用最認真的態度保管好糧食,用最好的設施儲備糧食,用最先進的技術保證糧食的通風和濕度,不發霉、不被蟲咬,使糧食保持最佳狀態。全面推動糧食收購后的減損、安全保障工程,以達到糧食降水、減耗、保鮮、保值的目的。2.擴大購銷規模,創新經營模式。要想擴大購銷規模,創新經營模式就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儲備流通體制改革政策,轉變舊的經營理念,放開思路、立足市場,積極開拓創新經營模式。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擴大購銷規模,我國進入WTO以后,經濟市場化逐步增強,糧價逐步放開,糧庫就要堅持以銷訂購、薄利多銷、無銷不購的經營模式。干部職工要深入到糧食市場進行調研,了解市場行情、進行準確測算,采取靈活機動的經營模式,只要有利可圖就積極聯系糧源購進庫存,等待糧食價格提高以后將糧食賣出;還可以通過電子網絡銷售系統了解糧油價格漲幅情況掌握市場信息,及時與糧食經紀人建立合作關系擴大銷售量。采取快進快出、打“短、平、快”的戰役,這樣經濟效益就會快速增長。二是創新經營模式,要想創新經營模式,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蓮囊韵聝蓚€方面進行:(1)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精心培養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員隊伍,從糧庫挑選和從大專院校招聘一批學歷高、年富力強、懂經營管理、吃苦耐勞的人員充實到經營管理隊伍之中,培養教育他們以法律為準繩、以政策為依據,進行經營模式的創新。(2)實施前瞻性的薪酬管理,將營銷人員的業績與薪酬掛鉤,多勞多得、不勞不得、拉開薪酬差距、對優秀的營銷人員及時給予名譽和物質獎勵。實施前瞻性的薪酬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強、難度大、牽扯面廣的工作,一定要本著“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一視同仁、絕不能任人唯親,有了良好的環境就能加快經營模式創新的步伐。2.抓好資金管理,創新經營管理機制。首先要抓好資金管理。資金是糧食儲備企業創新經營模式的關鍵,糧食儲備企業應采取“兩個堅持”進行資金管理。一是對外堅持實行“貨到付款、款到付貨、貨款兩清”的原則;二是堅持實施銀行結賬制度,按銀行的操作規程辦理各項收支、付款手續,每一筆款項都要內容完整、合規合法、要素齊全。這樣才能用有限的資金創造無限的經濟效益。其次是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可以分兩個步驟同時進行:第一個步驟是開展對外代儲保管業務,全面推進專項市場化管理。大批糧食豐收以后,許多私人糧商想做糧食貿易但沒有儲糧倉庫,還有一些物流公司倉庫小,不能容納過多的貨物,公司難以發展壯大。糧食儲備企業就應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為私企糧商、物流公司代管糧食和貨物,收取代管費。這樣可以使糧商、物流公司和糧食儲備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雙贏”,還可以全面推進專項市場管理。第二個步驟是開展貿易經營業務,實施全方位合作。糧食儲備企業可以利用國家修建糧庫時建立的專項鐵路線和專項碼頭,依托優勢、深挖潛力、發揮功能,對外合作經營或以合同形式進行聯營,相互支持、相互制約、搞活經營、相得益彰。筆者相信,這樣的經營模式創新一定會成為糧食儲備企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糧食儲備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而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任重而道遠。糧食儲備企業的廣大干部職工只有在創新經營模式上多下功夫,才能促進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才能聚合實現偉大中華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小霞.庫存壓力考驗糧庫經營.綜合新聞網,2009.8.30

[2]江西南昌橫崗國家糧食儲備庫.創新管理模式,轉換經營機制,推進“四無糧倉”建設,中國糧食經濟,2016(9)

[3]聶振邦.落實國家糧食收購政策保護農民利益.經濟日報,2008.8.19

[4]閆承宏.對花莊糧庫經營管理的調查和思考.甘肅農業,2008(7)

作者:劉繼廣 單位:河南濮陽國家糧食儲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