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休閑旅游創新略談

時間:2022-01-28 10:17:22

導語:文化休閑旅游創新略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休閑旅游創新略談

一、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發展現狀

把握張家口文化旅游、休閑旅游及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現狀是創新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的根本。(一)張家口的文化旅游張家口的文化旅游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再到重點發展的歷程。2006年2月,張家口提出“建設涿鹿中華合符壇、黃帝城、三祖堂、陽原泥河灣等始祖文化旅游區”等規劃,首次提及“文化旅游”。同年8月,在《張家口市旅游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強調:“堅持以人為本,發揮我市旅游資源和區位市場優勢,強抓奧運機會,狠抓旅游與文化的結合”,正式提出發展文化旅游的總體思路。2009年,在《關于進一步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09-2013年)中,把文化旅游業視為支柱文化產業,而開始加大了文化旅游的開發和培育力度。2011年12月,在《關于加快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中指出,要大力推進文化園區項目建設。至此,張家口將城市文化建設與旅游發展緊密結合,為張家口文化旅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示了具體的實施目標。(二)張家口的休閑旅游2008年,張家口開始發展休閑旅游。當年,河北省提出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發展規劃,同年11月,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和北京市旅游局簽訂協議,將共同打造京西休閑旅游區域,使張家口成為北京休閑旅游首選之地。之后,轄區內的部分縣域開始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如:沽源縣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懷來縣舉辦葡萄采摘暨葡萄酒節等,使張家口的休閑旅游漸成良好態勢。(三)張家口的文化休閑旅游一直以來,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稍顯遲滯。2009年,文化休閑旅游才正式納入政府規劃之中,該市旅游局提出了“以建設京西北運動康體休閑區為目標,著力打造‘中華民族搖籃,生態休閑之都’的旅游總體形象,構建以市區休閑中心、4大旅游景區6條精品旅游線路為主的總體空間戰略格局”。其中,市區休閑中心重點發展“城市觀光、文化休閑、娛樂購物、紅色旅游和商務、會議旅游”等項目,全面構建主城區旅游產品體系;4大旅游景區分別是:“壩上草原旅游區、桑洋河谷葡萄酒文化休閑聚集區、歷史文化旅游區及崇禮——赤城、懷來冰雪溫泉休閑聚集區”;6條精品旅游線路分別是:“冰雪溫泉休閑健身游(北京—張家口—崇禮—赤城);壩上草原蒙族風情游(北京—張北—尚義、康保、沽源);桑洋河谷葡萄文化休閑游(北京—懷來—涿鹿—宣化-陽原;中華文明溯源游(北京—涿鹿—陽原);京西北民俗生態游(北京—宣化—涿鹿—蔚縣-張家口);張家口歷代長城游(北京—懷來—宣化—張家口—張北)”。最近兩年,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建設顯見成效,如:2011年橋西區舉辦了首屆休閑文化旅游美食節;國際旅游文化節休閑港落戶張家口察北管理區;以“綠色、生態、文化、開放”為主題,多視角展示張北文化內涵的壩上草原文化旅游節及以“游古城、觀社火、賞剪紙,逛古鎮、品小吃、看樹花”為內容的“蔚縣民俗文化節”正式起帷;2012年懷來舉辦了主題為“追尋紅色記憶,踏上光輝歷程”的紅色文化旅游節等。

二、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創新思路

從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的定位出發,探析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創新思路。(一)創新原則“求同”和“求異”是探尋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創新思路的基本原則。“求同”是指各地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思路與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滿足本地人民群眾日常的文化休閑需求和外來游客對異域文化的體驗渴求。“求異”是指文化休閑旅游應在休閑旅游方式中凸顯當地的文化內涵,突出當地的文化特色,圍繞當地與眾不同、獨具特殊魅力的文化打造富有競爭力、高品質的文化休閑旅游品牌。如:目前,張家口基本形成了崇禮滑雪、消夏避暑、始祖文化、溫泉養生4大品牌,主要凸顯了本地的四種文化,即:滑雪休閑文化、草原度假文化、三祖文化和溫泉養生文化。今后張家口還應圍繞泥河灣文化、剪紙文化、邊塞文化、商旅文化、近代工商業文化及葡萄采摘文化等繼續打造特色品牌。(二)創新實質文化休閑旅游是繼觀光旅游之后,融休閑、體驗、觀光于一體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其中,“文化”與“休閑”兩大元素是文化休閑旅游的實質。文化休閑旅游強調充分考慮游客的情感需求和參與愿望,把旅游景觀轉化為具體的活動,通過“文化”、“休閑”兩大元素的注入,讓游客在真實感受、切身體驗中達到品賞美景、放松身心、解讀文化的休閑目的,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深刻的情感升華。過去,張家口旅游雖已邁向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但構成張家口旅游多元化發展的不同主體,如觀光游、文化游與休閑游等,一直以來都采用獨立式的發展模式。在實際中,各主體彼此之間很少整合成一個整體,即將構成多元化發展的各個不同主體整合成一個整體,如一項新型的旅游活動或一種全新的旅游產品。文化休閑旅游——一種新型的綜合式發展模式,恰好彌補了當前張家口旅游發展的不足。就文化休閑旅游而言,各主體(文化游、休閑游、體驗游、觀光游等)構成整合后整體(文化休閑旅游)的各個組成部分,每個組成部分都必須是具體的活動,可供游客親身參與、親身體驗。目的是從滿足游客的單一需求(審美)向滿足游客的綜合需求(發現美、欣賞美、注重內心感受、領略多姿多彩的文化、享受旅游過程中的輕松、愉快和舒適等)進軍。(三)創新亮點張家口要想成功發展文化休閑旅游,不僅要將飽含當地民俗、、生活、民風等成分的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旅游產品中,凸顯張家口旅游的文化性;而且還應彰顯張家口旅游的休閑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創新旅游方式,一改當前傳統的“走馬觀花”式、“游--走”式的旅游方式,將“親身體驗”作為主要的旅游方式,達到在“體驗”中實現審美、品味文化、感悟人生的休閑目的。(四)創新思路文化休閑旅游作為未來旅游發展的一種新態勢,其發展的市場和前景是極其廣闊的。當前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在河北乃至華北地區已走在兄弟省市的前列。未來,張家口的文化休閑旅游要想繼續處于領先地位并將其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需不斷創新其發展思路。基于目前張家口旅游的發展條件及現狀,張家口的文化休閑旅游應緊緊圍繞“文化”與“休閑”兩大元素從形象定位、旅游產品開發、旅游線路設計、旅游市場開拓等視角探尋創新之路。就文化休閑旅游的形象定位而言,張家口的休閑資源類型齊全,草原、雪場、溫泉、森林及峽谷應有盡有;張家口的文化資源也異彩紛呈,三祖文化、泥河灣文化、郵政文化、商文化等都是張家口歷史的見證。對文化休閑旅游進行形象定位時,必須同時突出休閑性和文化性,因此,未來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的發展應以“多彩文化、休閑旅游”作為其形象定位,推動張家口的多元化旅游由獨立式發展模式向綜合式發展模式邁進。就文化休閑旅游產品而言,應把休閑、體驗與社區文化、鄉村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通過進一步滿足本地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增加產品的互動性、參與性等方式來豐富文化休閑旅游產品的內涵。

對此,張家口可以圍繞濃郁的”地域文化“建一個半公益性的文化陣地,把各種彰顯張家口地域文化的景點轉化為可供游客參與的具體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本市人民群眾的日常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游客通過“親身體驗”來了解、解讀張家口當地文化的休閑需求,如:蔚縣的剪紙、小吃、打樹花等都是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就文化休閑旅游的線路設計而言,應注重文化性和休閑性的體現。張家口的多數旅游資源都是集休閑性、文化性于一體的,只是在表現形式上,多數旅游資源的休閑性是顯性的,而其文化性是隱性的。結果導致多數游客在參觀、游覽圍繞某一旅游資源開發的文化休閑旅游項目時只體驗了旅游項目的休閑性,而忽視了對旅游項目所蘊含文化的品味。對此,張家口在開展文化休閑旅游的過程中,在線路設計上應更加注重把旅游項目的文化性給激發出來,要通過“體驗”的方式來傳播、弘揚、創新當地文化,讓游客在“體驗”中品味文化;要通過“體驗”這一休閑方式,讓文化潛移默化地向人們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施加影響,使人們在休閑中通過品讀文化、得到身體的放松和精神的升華。就文化休閑旅游市場而言,目前應借助“環京津”區域旅游合作與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順風車,整合北京、天津以及周邊其他兄弟城市的資源,憑借文化的相似性與差異性,將其作為張家口開展文化休閑旅游的延伸部分,充分滿足游客參與、體驗具體旅游活動,品味不同地域文化的膨脹需求;通過資源共享、客源共享搞聯合發展,提升張家口旅游競爭力及增加張家口的游客接待量,進一步擴大張家口的國內旅游市場,進而向更大的國際旅游市場進軍。憑借張家口獨具魅力的文化資源與休閑資源,文化休閑旅游的開展可以“讓歷史變得時尚,讓文化變得輕松,讓自然變得可讀”。為了盡早讓更多的人領略張家口的風采、了解張家口的歷史、解讀張家口的文化,張家口可憑借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圍繞文化性、休閑性全力開發張家口文化休閑旅游新產品,打造國際化的文化休閑旅游品牌,全力建設國際旅游城市,全面提升張市旅游業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競爭力,真正做到旅游強市和文化強市。

作者:白美麗單位:河北北方學院法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