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市場監管研究
時間:2022-10-25 10:39:30
導語: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市場監管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發展階段性變化的具體表現,這代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已經到來,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民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必然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當前,我國在市場監管方面還存在著監管失位、缺位等問題,必須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研究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政府監管方式。
關鍵詞:新常態;民營企業;市場監管
1相關概念的界定
1.1新常態
現階段,“新常態“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在這一階段性的代名詞。“新”是嶄新,與舊的、過去的相反,“常態”是指一種相對平穩的狀態,新常態就是一種新的相對穩定的一個狀態。民營企業必須以這個新的階段性特征為立足點,適應新常態,實現民營經濟轉型升級。
1.2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這一概念是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民營”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民營等同于“非國營”,是一種利用民間資本進行經營的一種經營方式。民營企業是指非國有國營的企業。
1.3市場監管
市場監管是指政府或具有市場管理職能的組織,依法對市場主體及其交易實施監督和管理的行為。
2新常態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中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從監管主體上看,監督主體不明確導致職責不明、互相撕皮的問題。在監督體系方面,自上而下的監督強化,平行監督和自下而上的監督薄弱,造成監督不力。從監管方式上看,存在監管方式單一的問題。由于我國地區差異性較大,單一的監管方式很難適應新常態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需要。新常態下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后,企業的數量確實有大幅增長,但是有許多的企業是有名無實,這些企業對政府市場監管加大了難度。從監管過程來看,存在事前認識不足,事后監管不嚴的問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之后,大大降低了準入門檻,很多企業認為只要辦理了營業執照就可以營業,行政許可沒那么重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絕不是完全開放。監管不嚴將直接導致市場體系的混亂,嚴重阻礙經濟的發展。
3市場監管不力的原因
1)監管部門崗位設置不合理。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進行了新的行政機構改革,對政府職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政府職能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當前,政府服務意識不斷提高,但仍有些地區監管部門崗位設置不合理,出現交叉管理和重復管理的現象。2)監管體制不健全。面對國際、國內經濟新常態的的形勢,我國民營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但是政府在市場監管的某些政策方面還沒有完全適應新常態,有些原定政策已經不適用于轉型升級中的民營企業。3)前期培訓不足。在改革的新階段,不論企業還是監管部門都需要對新常態下的改革充分的認識,進行前期培訓。企業年鑒制度的取消,使得許多的企業對于年報并不重視,而往往出現漏報情況。隨著新常態的到來,政府應加大對企業和政府人員的前期培訓,增強企業和監管人員的管理意識。
4措施
4.1完善監管部門崗位設置。市場監管部門要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依據,避免出現機構臃腫、一崗多人的現象。監管部門必須制定相關的制度,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全套的監管措施,并將不同的職責分配于不同的崗位,各盡其職,各負其責。4.2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就是要從正反兩方面入手。一方面,監管部門對民營企業的市場行為進行嚴管,快速地對市場信息做出反應,并且要有及時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健全激勵機制,對于一些民營企業的規范合理的市場交易行為應給予一定的獎勵,以鼓舞其他企業向它們看齊。4.3加大民營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培訓力度。政府應對民營企業進行專門的培訓學習,并且對不同地域的企業進行差異化的培訓,這樣既可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也能讓企業更快地了解和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另外,政府部門內部也應加強政策學習,增強政府公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提高我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中政府市場監管效率。
5結束語
我國的民營企業已經進入了非常重要的轉型期,這是在新常態背景下,民營企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而在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政府市場監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有些地區仍然存在監管體制不健全、監管方式單一、監管不嚴等問題。必須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做到事前預防、事中嚴管、事后處理的整套流程;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做到懲罰分明;加大企業和政府公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強監管意識,才能實現我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作者:于志婷 李新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小廣.新常態下我國2015年經濟形勢展望和政策建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6):76.
[2]張亞麗.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遼寧大學,2015.
[3]王云,黃鵬章.政府在民營企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J].人民論壇,2014(17):75-77.
[4]周明生,孫耀武,張道政.加快形成新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江蘇持續發展[J].現代經濟探討,2013(10):20-24.
- 上一篇:食品安全監督抽驗問題分析
- 下一篇:市場經濟與商品經濟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