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背景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策略

時間:2022-01-05 09:22:50

導語:數字經濟背景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經濟背景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數字經濟這一概念應運而生,而在數字經濟的影響下,原有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日漸落后,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所以高校必須要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加強人才能力構建,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工作環境。

一、數字經濟背景下加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能力構建的必要性

數字經濟是指借由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支持,對信息進行識別、選擇、過濾、儲存、使用,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或是再生資源,且能創造價值效益的一種新型經濟運行模式。數字經濟概念于2016年被正式提出,隨之被列為我國G20創新增長藍圖中的一個重大議題。目前數字經濟規模日益擴大,超過了我國年GDP總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正盛,已開始向經濟社會各環節和各行各業滲透。此外,數字經濟作為一種生態和思維,其價值意義毋庸置疑。尤其是它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營銷組合,使得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供技術服務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在此背景下,高校應緊密結合新文科人才要求和新經濟發展模式對人才的需求,重構市場營銷人才能力,培養智慧型人才,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變化下的新環境,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數字經濟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分析

1.數字化營銷人才緊缺。數字經濟概念被提出后,發展趨勢明顯,倒逼高校要向社會輸出越來越多的數字人才。有研究數據顯示,當前的數字人才發展過度趨向產品研發,而數字營銷人才在各類人才種類中占據比例最小,只有0.35%,這說明數字化的市場營銷專業出現較大缺口,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用人需求不匹配,造成了數字化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緊缺性日益凸顯,高校應加強數字化營銷人才的輸出。2.數據分析、媒體運用能力弱。數字經濟作為新興產物,在傳統市場營銷人才培養中融合度有待提升。有研究顯示,與企業用人單位訪談結果顯示傳統市場營銷人才計算機應用基礎薄弱,數據分析、媒體運用能力不足,導致無法滿足新經濟社會企業的用人需要,因此為了滿足社會用人需要,高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應該強化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客戶關系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市場營銷被賦予了新的要求和內容,即必須要處理好客戶關系管理工作。所謂的客戶關系管理即能否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能否與客戶構建長期的友誼,能否實現客戶價值效益最大化和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平衡。在該背景下,市場營銷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數字化手段,與消費者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通過了解其喜好和需求,主動積累相關數據,不斷為客戶提供讓渡價值,以建立持續穩定的客戶關系。而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建設需要結合數字經濟特征,加強相關理論和實踐,培養學生客戶關系管理能力。

三、數字經濟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1.優化專業定位,重塑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定位是指高校結合社會需要明確培養方向,為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所須開展的一系列規劃活動。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營銷應利用其高效、經濟的特點取代傳統營銷的主體地位,這要求高校應結合新經濟社會特征,以構建相適應的能力發展體系。首先,高校應認識到數字經濟時代營銷專業人才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市場調研,結合企業用人需求和學校資源,突出應用性和創新性,培育和發揮專業特色,重視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全面培養。其次,在明確專業定位后,重塑人才培養計劃。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應該突出復合型人才特征,不僅要具備高超的專業能力,還要有過硬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只有將營銷理論與數字技術進行有效融合,才能促進新時代營銷工作的開展。因此,高校教研組應加強與行業企業的交流聯系,了解相關企業營銷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用人需求,以明確專業課程制定的方向和目標。緊密結合數字經濟特征和企業崗位需求,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在課程中增加數字知識部分,著重培養學生數字技術水平,促進學生掌握新知識、新技術。2.以數字技術為載體,提高實踐應用能力。高校作為育人育才的前沿陣地,其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直接決定學生能否順利地走入和適應工作崗位。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企業人才需求要求越來越高,給高校在定位專業人才培養上帶來了諸多挑戰。尤其是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使得知識與技能應用也隨之持續優化,而傳統的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式和方法顯然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所以高校必須要結合企業崗位需求,針對性地進行課程和教學改革。在此過程中,高校應及時轉變觀念,加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堅持以數字技術為載體,加強學生數字分析和數據挖掘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幫助學生實現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的提升。比如課程建設上,可適當增加數字技術部分,以及將數字技術與其他課程進行交叉融合。此外,單一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需要,教師應融合新媒體、新技術,創新能夠滿足學生素質和能力發展需求的新教學模式。比如利用“線上+線下相混合”的教學模式,利用線上慕課、微課講授新知識和新技術,通過線下師生溝通交流,共同研討新時期市場營銷人才技能特征,從而促進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扎實基礎和提升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本身也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有意識地將前沿知識和技術與教學相結合,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完善師資,為人才培養提供支持。提高師資素質是推進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支撐條件,數字經濟中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具備素質要求更高、更全面,因此,高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與時俱進推進師資建設。目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師大多是從“高?!钡健案咝!?,缺乏營銷崗位實踐經驗。尤其是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出現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與社會用人需求脫節的現象。因此高校在引進教師時,需要側重引入既具有理論教學能力,又具備崗位實踐經驗的雙師型人才,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其次,高校在師資建設中應做到引育并舉,加強育才工作。引才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且引進的人才在崗位工作上會有諸多不確定性,而已有教師對學校辦學方針和專業定位了解更加全面、把握更加精準,通過育才對原有教師人員進行重點培養,幫助其成為專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開展教師培訓工作時,高校要將培養教師信息化能力作為重點,同時鼓勵教師在假期中深入企業相關崗位汲取經驗,確保教師對人才技能的培養與社會用人需求相適應。4.推動產教融合,錘煉問題解決能力。產教融合是我國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手段,校企合作是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有效路徑。對于高校而言,必須借助合作企業的外力推動學生能力的構建與發展。一方面,讓企業參與到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建設中,確保高校人才技能培養契合社會用人需求,以企業行業需求為本位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促進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與培養體系的融合。另一方面,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崗位,磨練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高校也應建立學生實踐成果落地的平臺和機制,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營造舒適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想解放,發揮潛能,加強學生創新實踐。比如,高校與企業合作,開展營銷策劃大賽,為學生搭建展示能力的平臺。學生通過展示作品,由企業人員進行評價、分析、指導,幫助學生優化和指導方案。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實踐成果落地,幫助學生的專業素質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快速鍛煉與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各行各業的影響日益加大,高校要培養更多的復合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必須及時轉變人才培養策略,加強人才能力構建。結合數字經濟的新特點和新需求,重新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引領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優化加強師資力量,推動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為新經濟社會培養出符合時代特征的復合型創新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

作者: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