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現狀及檢測新技術應用
時間:2022-06-16 10:47:45
導語:食品安全現狀及檢測新技術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解決我國食品安全低保障的現狀,開發更為準確、快速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成為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本文主要基于現代食品檢測新技術的發展,考察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并分析檢測新技術在其中的運用。
關鍵詞: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人們對于食品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食品安全也日益重視。但是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堪憂,有許多急需改善的頑疾。為了解決這樣的現狀,開發更為準確、快速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成為擺在相關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而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我們攻克這一難關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本文便基于此,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中的新技術的應用做一考察。改革開放以來,如何更為準確地檢測食品安全成為人們首先關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傳統的檢測技術需要的檢測時間過長,并且存在著檢測精度過差的問題,這就不能滿足食品安全檢測的真實需求。
1.我國食品安全的現狀
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也是社會依賴的基礎條件。食品的安全關乎人類的安全與健康,亦關系到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國目前的情況是食品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法制建設和食品監督機制極為不健全,假、變、毒食品依然大量充斥在食品市場(變系變質食品),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的現狀如此,原因可總結為以下:食品制作者在制作過程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自覺地忽視了食品的安全問題;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某些食品的制作者在經濟利潤的驅使下,違反現有的生產制作流程和技術,非法違規添加防腐劑等添加劑,使食物、食品質量大為降低。更有甚者,制作商非法使用劣質制作原料加工食品,對人民身體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另一原因可總結為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欠缺。基于我國既有的飲食習慣,我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既有生活習慣很不合理。例如我國傳統的腌、烤、熏制法就缺乏基本的科學依據。這類食品的安全系數低,長期食用此類非健康食品將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綜上所述,目前我們在食品安全領域急需采取措施以增強人們在食物制作過程中的安全意識,保障基本的食品加工安全。現代的食品安全檢測新技術的產生與廣泛應用無疑給我國食品安全現狀的好轉帶來了福音,應用良好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手段。
2.食品分析檢測技術的應用現狀
目前,生物芯片技術是一種最廣泛適用于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高新生物檢測技術,其檢測原理就是將待測的樣品放置在芯片的表面,然后依據生物分子之間特異性的親核反應,實現樣品的分析及檢測。生物芯片技術的優勢在于,其能夠進行批量的廣泛檢測,這就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檢測中技術復雜,工作實效長,效率查,成本高,對工作人員要求高等問題。盡管該技術十分先進,但是成本高是推廣的最大制約點,除此之外,其應用性能還沒有達到檢測部門的相關要求。因此,生物芯片檢測技術在我國的普及率還很低。不過,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對該領域的深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該技術勢必會在全國普及。在以往,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大部分是使用在醫學領域的。隨著科研人員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日前已經可以應用于食品質量檢測之中。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的優點較為明顯:其操作過程簡單、檢測的時間短,效率很高。我們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在檢測過程之中其應用會進一步延伸。PCR指的是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在相關領域的解釋中,該技術的主要功用就是分析生物體基因狀況,進而對物質的結構及性質等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在實踐過程之中,人們依據該技術的作用時間將之分別幾類:傳統PCR技術、實時定量PCR技術、PCR—GDDE技術,下面便對這幾類技術做一簡單介紹。傳統的PCR技術(聚合酶鏈反應技術),該技術簡稱為PCR技術,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是一種在檢測樣本外增加擴展DNA的實用方法,一般情況下,該方法主要應用于病原微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檢測過程中。在使用過程中,人們發現其具有準確度好、效率高等特點,近年來該技術也逐步被使用于食品檢測。實時定量的PCR技術,該技術指的是在PCR反應過程中加入定量的熒光基團。其工作原理在于,通過檢測熒光信號,記錄其變化數據,繼而對整個的PCR程式進行動態檢測。在這之后,再通過標準數據曲線對未知模板開展定量分析工作,如此可以達到對GMO定量分析的目的。在現階段,該技術已經被很多國家政府的實驗室所采用。PCR—DGGE技術。該技術首次提出于1989年,主要是利用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DGGE技術與PCR技術相結合),分離出長度相同、堿基不相同的DN段混合物。酶聯免疫吸附法指的是,在檢測過程中,在特異抗體上覆蓋上預設的霉菌進行標記,如此該標體便擁有了抗體抗原的反應,以及酶的底物催化性質。工作人員在掌握這些數據后,可以將之與對應的抗原進行化合,借以底物添加的方式,根據參考底物的顏色差異,繼而開展定性定量的分析。該方法最為突出的特點在于操作簡便、快速。不僅如此,酶聯免疫吸附法還具有靈活性高、特異性強的特點。最可觀的是,這項檢測方法還可以進行樣品的批量檢測,因此大大提升了檢測效率,減少了時間和成本。基于這些優點,酶聯免疫吸附法被廣泛應用在食品的檢測中,并且應用前景廣闊。從以上的分析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令人擔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對食品質量安全越來越重視,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的檢測水平,為人們提供良好、安全、優質的食品。目前某些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受到技術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而沒有辦法被廣泛地應用到食品工業中。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我相信這些原因都會得到解決,食品工業也將進入一個智能化的時代。
3.關于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一些建議
3.1完善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根據農民的組織化現狀及農業產業化水平,可以運用標準化手段引導農產品的生產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前、產中和產后等各個生產環節嚴格按照標準化規范作業,并進一步提出了運用標準化手段進行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議和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健全法制管理體系;運用標準化手段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加快推行并完善生產許可證及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認證管理體系。
3.2食品安全管理的趨勢——實施HACCP體系
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體系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同和應用,是目前保證食品安全與質量的最佳方法。HACCP體系包括7個基本原理: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評估、關鍵控制點的鑒別、各關鍵控制點臨界值的確定、建立HACCP監控程序;建立糾偏程序、建立HACCP驗證程序、建立記錄保持程序。目前,HACCP體系在我國已被廣泛應用于水產品、冷凍食品、罐頭食品、焙烤食品、發酵制品、飲料、奶制品、油炸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加工操作過程中,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3.3加強監督,堅決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
需要加大我國食品質量安全整個市場方面的監管力度,無論是食品來源、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控制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加大對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責任企業和責任人的懲罰和打擊力度,健全市場管理和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制度、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強制返回制度,確保食品的安全性。各級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要經常對農產品和食品實行監督抽查,并增加抽查的次數和覆蓋面。
4結語
通過上文的一系列論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食品種類越來越多,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高效的食品檢測方法成為迫切的需要,而在眾多的食品質量檢測方法之中,新的檢測方法因為其高效簡潔的突出優勢被人們廣泛應用。雖然這些技術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點,我們相信,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些技術一定會被加以改良,并廣泛應用于檢測之中。
作者:劉萍 單位:即墨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
參考文獻:
[1]李業鵬.美國食品安全系統(編譯)[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1,13(4):44-49.
[2]牛智有,韓魯佳.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HACCP)及其應用發展現狀[J].糧油加工與食品機械,2004(4):59-61.
- 上一篇:新時期文化市場功能定位及發展研究
- 下一篇:對外貿易中食品安全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