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文化市場培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28 05:21:00
導語:高校校園文化市場培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出了高校校園文化市場的命題,并簡略論證了其理論上的合理性和實踐上的必要性。在校園文化建設實踐中,要大力培育校園文化市場,加強市場調控,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開拓新路。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文化建設
高校校園文化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細胞、社會大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顯然不能與市場毫無關聯。相反,由于高校校園文化本身是一個相對開放自由的體系,這正好是最有利于引入市場機制并發揮作用的空間。據此,筆者提出了校園文化市場的概念,并結合組成這個復合概念的相關概念,如校園文化、市場和文化市場諸概念,對校園文化市場作出如下界定:校園文化市場是校園文化產品和服務實現其教育和娛樂功能并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的中介,是實現校園文化產品和服務從生產者、提供者轉移到消費者的橋梁和紐帶。
1把握好校園文化市場建設的主導方向,解決好主旋律和多樣化的關系
培育校園文化市場,要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特別是解決校園文化市場深層次的價值取向問題?!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對校園文化市場建設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是校園文化市場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反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我們建設的校園文化市場才能更好地適應和服務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只有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的市場產品才具有時代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才能給予人們充足的精神營養;只有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的市場產品才符合廣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的校園文化市場才能繁榮興旺,才有廣闊前景。
同時,還要提倡多樣性,這既是黨的文化工作的“雙百”方針在校園文化工作上的具體體現,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廣大大學生身心特點的需要,更是文化主旋律本身的要求。因為文化主旋律內涵豐富,反映主旋律的校園文化產品在題材、形式、風格和表現方法上要求多樣化,而且更因為社會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廣大師生對校園文化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這就決定了校園文化產品從內容到形式的多樣性。
2不斷完善校園文化市場的結構,解決好“教育”與“娛樂’的關系
高校校園文化具有教育和娛樂師生兩個功能,要堅持用健康、文明、格調高尚、師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優秀精神產品和娛樂方式,豐富和繁榮校園文化市場,不斷滿足廣大師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校園文化工作者負有正確引導校園文化消費,提高廣大師生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責任,要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向師生宣傳介紹高雅文化、嚴肅音樂和民族傳統文化的經典,要以重大“紅色節日”如“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一二·九”愛國運動等為契機,用征文、演講、辯論、革命歌曲演唱等形式,加大校園政治文化、高雅文化的市場占有率,增強校園文化的教育性,提高師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欣賞層次。要以提高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先進性為先導,以廣泛性為基礎,確立校園文化精品戰略,組織好校園文化精品的創作和生產,通過實施校園文化精晶戰略,創造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學校特點的,深受師生喜愛并有社會影響的文化力作,不斷提高校園文化產品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沖擊力。
同時,要抓好“雅”、“俗”兼顧工作,雅的主旋律的東西是實現校園文化教育性的需要,而校園通俗文化也是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實現校園文化娛樂性的需要,它在師生中有較高的市場需求,它有緩解壓力,釋放情緒的特殊作用,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緩沖器”、“潤滑劑”,同樣不能被忽視。要針對校園娛樂場所、設施不足的現狀,在學校政策措施導向下,重點用市場的手段,實現校園文化娛樂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適應和滿足校園娛樂文化市場的需求。
3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促進校園文化市場健康發展
嚴格有效的管理是校園文化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沒有有效的管理,校園文化市場就難以健康地發展,就不會有真正的繁榮。而這種有效管理是建立在校園文化市場繁榮和發展基礎之上的,離開繁榮和發展的管理,就失去了工作的中心,就有可能成為阻礙校園文化市場發展的桎梏。抓管理,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園文化市場管理的法規和制度。這里有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和文化部門要對校園文化市場進行界定和規范,并制定和頒布管理法規;另一方面是高校校園文化工作部門,要結合各高校校園文化市場發展的實際,制定具體的管理制度,規范校園文化市場行為,讓更多更好的校園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入市場。其次是要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打擊校園文化市場中的各種違法違規經營活動,維護合法經營的正當權益。再次是要堅持“掃黃打非”,凈化校園文化市場。另外,還要重視校園文化的非市場化管理,即那些不能被市場所包容的文化因素的管理,諸如政治文化類、思想教育類、純藝術類等內容,校園文化管理部門要通過恰當的手段,發揮各方面的力量來保證其在校園文化市場中的份額,不能讓“俗”的擠掉“雅”的,非主流的沖淡了主流的。
4以機制體制創新為重點,大力發展校園文化產業,健全校園文化市場體系
文化產業是文化體制改革和創新的重點所在。對高校而言,問題在于校園文化有沒有產業化的條件和可能。應該說,有一部分校園文化是具有產業化發展前景的,如文化演出團體就可以作為市場主體進行產業化運作,形成演出產業公司;與社會經濟聯系緊密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開拓科研文化產業,形成研發一體的產業集團;還有圖書出版發行產業、體育服飾、設備產業、音樂美術品產業等等。
在建立校園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學校作為管理主體要發揮主導作用,對以前歸屬學校管理的有市場開發潛力的文化單位進行產業化改造,變主要靠學校經費投入為通過產業化改造達到經費自給自足,變高校文化優勢為產業優勢。5認真研究和把握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增強校園文化的市場效益
高校利用校園文化開展教育活動具有這樣幾個特點和規律;一是自主性和非強制性,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是一種平等互動關系,教育者不具有強制力,受教育者具有自主自愿的較大自由度;二是寓教于樂,形式多樣;三是關注熱點,緊跟時代。市場規律主要表現在自由、競爭、效益等方面。校園文化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和把握這些規律,重點要做好這樣幾點:
第一,校園文化建設要以市場為導向,受教育者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提供什么,即校園文化建設要時刻以社會發展和教育對象的需求為中心來開展。同時,時刻關注教育對象的思想變化,它決定著我們下一步的“生產”計劃和“生產”目標,決定著校園文化市場的有無及大小,決定著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敗。
第二,要注重校園文化產品的“包裝”。這主要是從形式上要求校園文化要形式多樣,為廣大受教育者喜聞樂見、樂于接受。有了好形式才能承載更多更好的教育內容,才能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校園文化市場建設要弘揚傳統文化,高歌時代精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當代大學生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對中華五千年文明積淀下來的民族精神具有無限神往,又具有完善自我的內在需要,校園文化工作者要因勢利導,把大學生的這種內在需要轉化為現實的需要和行動。
6加強高校校園文化的交流與溝通,逐步建立地區性校園文化市場
市場具有統一性和開放性,而校園文化市場目前卻是條塊分割的、封閉的。這是由于我們以前沒有認識到校園文化市場的客觀存在的結果?,F在要改變這種狀況,最便捷有效的辦法就是加強高校間校園文化的交流和溝通,高校之間可以互通有無、相互競爭、共同提高??梢砸允∈袨閱挝唬诮逃姓鞴懿块T的推動和協調下,對高校校園文化資源進行協調配置,在整體提高的基礎上形成各校的校園文化特色。同時,還要加強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相互促進,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在碰撞中得到優化,最終實現校園文化市場與社會大文化市場的對接與融合。
7用市場文化激活校園政治思想文化市場
校園政治思想文化是指一定社會政治態度、思想和感情在高校校園的反映。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擴大和深化主流政治思想文化在大學生中認同和接受的程度。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這項任務呢?我認為可以借助市場文化激活大學生對校園政治思想文化的關注和思考,在理性思索中接受和認同主流政治思想文化。
這里所謂市場文化是指觀念形態在市場中的積淀和積累,是社會文化市場中的精神和魅力。就是說一旦建立了文化市場,那么這個“市場”就對各類文化產品、活動、現象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吸引力、滲透力、輻射力的綜合效應,具有一種非人為的張力,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平常所說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作用下,可以激起人們對政治思想文化的思索。而且市場本身所具有的競爭觀念、效益觀念、平等觀念、自由觀念、創新觀念、民主觀念、法制觀念等等,都是同政治思想文化緊密相聯的概念和觀念,這本身也會激發人們對政治思想文化的興趣。由此可以推論,我們借用市場文化觀念,或許會對大學生接受主流政治思想文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培育一批校園文化市場經營者隊伍
首先,要在高校校園文化工作領域樹立市場意識,這是校園文化市場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一方面要解放思想,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對校園文化的職能及其運作方式進行重新定位和評估。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校園文化市場與純粹的商品經濟市場是有一定區別的,我們不能在思想觀念上將二者完全等同。誠然,校園文化的部分產品和服務可以市場化運作獲得經濟效益,音像制品、圖書可以成為商品,能夠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科研成果可以成為商品,某些策略、點子可以成為商品,但決不是所有的校園文化都可以商品化。
其次,要培育一支精干的校園文化市場經營管理者隊伍。根據校園文化市場建設的要求,校園文化市場經營管理者隊伍必須既懂校園文化建設理論,又懂市場經濟規律;既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實踐工作經驗,又擅長搏擊市場經濟大潮。當前,高校有一支比較過硬的校園文化工作者隊伍,但他們對市場經濟關注了解不多。為了適應校園文化市場建設的需要,我們這支隊伍必須朝著校園文化市場“經營管理者”的方向努力,每個人都要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用校園文化工作的專業本領和市場經濟知識把校園文化市場建設好、維護好、發展好,不斷創造出校園文化精品,實現校園文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 上一篇:文化市場發育論文
- 下一篇:移動數據業務發展狀況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