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適度外匯儲備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05 05:59:00
導語:我國適度外匯儲備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外匯是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匯儲備則是國際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關系到各國調節國際收支與穩定匯率的能力,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標志之一,因而一直受到各國政府和國際金融機構的普遍關注。
本文先通過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了我國實際外匯儲備遠大于了由此估算出的適度規模,探討了如何對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一些途徑,旨在于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增長的持續性、穩定性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做出一點啟示。
[關鍵詞]:外匯儲備經濟效益儲備結構資本市場
一、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歷史與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體系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總體上說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從1990年我國外匯儲備突破百億美元大關,至2006年已突破10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總量十幾年來增幅大,變動頻繁。在外匯儲備的總量管理中,由于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的確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實際上,外匯儲備是多個部門在實際經濟運行中的結果,即一國對外經濟活動的剩余變量。
國際經驗表明,目前并不存在一種適用于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最佳的外匯儲備管理體系。外匯儲備管理政策的確定是依賴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金融環境、金融市場發展狀況、宏觀經濟政策、外匯儲備管理目標等多種因素的。所以我國在進行總量管理時,要在分析我國外匯儲備的形成機制、影響因素及外匯儲備變動帶來的影響的基礎上,來確立我國適度的外匯儲備規模,協調外匯儲備管理與其它政策之間的關系,追求整體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我國外匯儲備的利用渠道及其合理行分析
對于目前我國超額的外匯儲備(比由模型測算的適度規模高出32O0多億美元),如能合理利用與管理,不僅能發揮外匯儲備的基本作用與功能,還能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反之,高額的外匯儲備意味著高的機會成本,會給我國經濟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為實現國家外匯儲備管理的安全性要求,必須考慮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問題。一個大國在多極化的國際經濟體系中貨幣不獨立,只能依附于他國貨幣,他就永遠擺脫不掉被動的局面,充其量只能根據他國貨幣匯率的變動被動地調整自己的外匯儲備結構。在目前我國主要儲備貨幣匯率極不穩定的情況下,每一次匯率變動都意味著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很大的風險。因此,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外匯體制改革,完善金融調控體系,為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創造條件。
三、我國外匯儲備合理化利用和管理的策略
針對我國的高額外匯儲備及目前外匯儲備管理面臨的新挑戰,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利用和管理。
1、合理利用過量的外匯儲備,創造最佳經濟效益
基于我國外匯儲備數額龐大,應該在保證其安全性、保值性的同時,也注重其流動性和贏利性。在我國目前外匯儲備較為充裕的情況下,可爭取創造更高的收益。這一點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制定更加積極的中國對外投資發展戰略,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有競爭力的國內企業在國外建立子公司,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海外市場,在經濟全球化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這樣一來,政府、企業和其他私營機構可相互合作、相互協調,實現互補優勢。另外,也可為我國與其他國家、地區之間深化經貿往來與合作創造更多的機遇。
第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國外去投資發展。在國家外匯儲備日益增大,外匯管理的任務日益繁重,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不如將部分現匯以資產形式流動起來,全面發揮外匯儲備資產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有能力的企業投資國外資源性產品,如石油、礦產等,以緩沖我國經濟發展對資源的巨大需求缺口,并為我國的相關企業提供穩定的資源性產品的進口來源。
2、減持美元,調整外匯儲備結構
在我國超過10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占絕大比重。但是,近五年來,美元對日元、英鎊、歐元等西方主要貨幣一直處于波動狀態,其中出現過幾次較大幅度的貶值。每一次美元貶值,都給我國外匯儲備儲備資產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在確定我國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時,應采取多樣化策略,按照我國進口付匯和償還外債付匯的幣種結構來安排儲備貨幣幣種的構成。另外,減持美元并適當增加歐元等幣種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性風險。
另外,同時,也密切關注貨幣匯率的變化,根據軟硬貨幣的相對變化及時調整,以便實現國家外匯資產的保值,更好地發揮外匯儲備在促進我國國內經濟發展和穩定宏觀經濟方面的積極作用。
3、加強和完善資本項目管理,積極推動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
面對全球性的低利率趨勢,同時,為防止國際投機資本進入造成外匯儲備虛增,金融風險加大的情況,當前央行需要制定適當的存貸款利率,降低本外幣利差;協調各有關部門增強匯率彈性,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降低人民幣升值預期,從而消除投機空間,使投機資本轉移出去,有助于減少資本賬戶順差和促進國際收支均衡發展。
積極研究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措施,包括QDII的實施、社保基金與保險公司資金的直接海外投資。此項管理辦法在國內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情況下,作為一種有組織的資本流出渠道,有助于在較短的時期內緩解甚至扭轉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現狀,并且能釋放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給人民幣帶來的升值壓力。
四、結語
本文通過論述有關外匯儲備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討論了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主要問題,即根據我國的經濟狀況,分析適合我國國情的外匯儲備適度規模,最后根據上述目標提出一些建議。本文說明了在當前形勢下,政策重點應當是穩定外匯儲備量,與加強外匯儲備管理兩者并舉,不斷降低外匯儲備的負面影響,縮小機會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差額。
參考文獻:
[1].許承明《中國外匯儲備研究》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
[2].奚君羊《國際儲備研究》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3].陳彪如、馬之躺《國際金融學》成都:西南財經大學1997,P220-229
[4].賀金凌《外匯儲備的最優控制理論與模型研究》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5].陳榮安《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適度性分析》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5/02
[6].劉榮茂、惠莉《影響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因素的研究》上海金融2005/03
- 上一篇:巨額外匯儲備對策分析論文
- 下一篇:村黨支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