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思索
時間:2022-09-20 11:02:00
導語:水利建設對糧食安全的影響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多個省區市鮮有降雨,北京等地更是創連續超過180d無有效降雨記錄,旱情為60年一遇。而我國北方地區也是幾個月未見有效降雨,旱情嚴重,其中尤以我國糧食主產區的山東、河南等地旱情明顯,冬小麥干枯,冬季作物干旱,部分地區甚至達到了枯死的程度;地表干裂,溝渠干涸,雖然未對人畜飲水產生太大影響,但對我國的糧食增產增收帶來了巨大壓力。
2011年初,中央針對目前我國農村水利建設的現狀,審時度勢,及時出臺了201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無疑真正體現了國家對水利建設、糧食安全等涉及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也更加顯示了國家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特別是一直困擾我國多年的水利建設和糧食安全問題的決心和信心。作為對當前水利建設提出的建議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指導性綱領文件,使人們對水利建設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引人思考的話題。
1水利建設與糧食安全二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1.1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及其與水利建設的關系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對我國的和諧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穩,即意味著農民有糧,心中不慌。古人說糧食豐則民心安就是這個道理。古往今來,國與國之間發生戰爭多為爭奪資源如石油等,而在中國古代,發生流血沖突甚至發生戰爭則多數是為了吃飽飯或者是填飽肚子。在今天貧窮國家和欠發達地區,依然為了生存和生活不斷地發生著同樣的悲劇。說到底,糧食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利用資源控制和影響一個國家進而實施干預,糧食資源和水資源的控制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正因為如此,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和糧食安全問題,采取多種措施保護該國的水資源和糧食安全。在西方發達國家,往往采取高額直接補貼等各種措施對農業進行保護,不僅是保護農民的利益,而且是對糧食安全的絕對有效保護。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影響糧食安全的因素包括種子、化肥、田間管理等多種條件,但是在降雨或者干旱的極端天氣情況下,水利設施、水資源就成了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因此水利建設和糧食安全二者之間客觀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1.2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及其與糧食安全的關系
8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均以三農問題為主,2011年國家更是高瞻遠矚,不僅提出了許多新的惠農政策,更是把三農問題特別是水利建設作為核心內容,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凸顯了國家對水利建設的重視。中央一號文件把水利建設的改革發展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列上議事日程,并且制定了5~10年的中長期規劃,為未來水利建設奠定了基礎。在新形勢下水利建設的戰略地位中,把加快扭轉農業主要靠天吃飯、2010年西南地區發生的特大干旱等作為警示,說明水利建設刻不容緩。并且把水利作為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闡明水利建設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的發展,還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不僅關系到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其論述十分精辟,也可以看出水利建設的重要性,以及與糧食安全之間的特殊紐帶關系。
1.3水利設施不完善不健全是糧食安全的極大隱患,有可能加劇通脹壓力
近年來,由于經濟發展的影響,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水利設施遭到極大損壞。盡管每年國家都投入資金進行水利冬修,但是部門利益、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直接影響了水利建設的效果和進度。同時由于村級集體功能的退化,加之目前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剩余在家的多為一些老弱病殘和留守人員,無形中加大了水利抗旱的經濟成本和難度。水利設施產權不明,責權不清,管理不善,大多數都是流于形式,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許多溝渠被掩埋,電管站年久失修,機械生銹。更有甚者,有的地方長年到頭連一滴水都沒有,更談不上澆水灌溉。往年在村莊的小溝小渠中或者田間地頭都有水源存在,而最近幾年,除非是夏天暴雨的幾天,已經很少能夠見到水的存在,看到的都是干涸的溝底和淤泥。即便是夏天,也是青草長滿溝底。2010年下半年的極端干旱天氣對我國的水利建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也是對我國水利建設的一次全面檢驗。在旱情災難面前,唯有水源能解決燃眉之急,而這也體現了水利建設與糧食安全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果關系。人們面對旱情仍然有靠天等雨的僥幸思想,使糧食生產面臨著嚴重困難,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將直接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國計民生。同時造成糧食短缺,還有可能進一步推高糧食價格,進而影響到市場其他農產品價格上升,帶來物價上漲,通脹加劇,影響到社會穩定。
2樹立水資源戰略和糧食安全戰略觀的對策
201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立足我國的國情和水情,從戰略高度和全局高度出發,為新時期我國水利發展進行了戰略定位,強調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鮮明地提出了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其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明確地提出了我國的水利發展戰略,同時也闡明了水利安全與糧食安全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所起的作用。為此,政府應積極引導和加大宣傳力度,尤其要鼓勵農民和民間資本積極踴躍參與管理和投資建設,建立合理有序的水利投融資體制,為水利建設發展探索一條切實可行、適合農村實際、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徹底解決幾千年來農民靠天吃飯的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2.1興修水利解決當前旱情以緩解糧食安全
一是澆水灌溉,最大限度地減少干旱帶來的損失。利用現存有限的水源,甚至一些農民個體承包的魚塘,都可以優先用來澆地抗旱保苗。按照667m2地1臺機械,1h抽水200m3,667m2土地大約需要2h,1臺機械1h消耗15kg柴油粗略計算,667m2地澆水所需費用大約為50元。如果澆灌及時,澆水利用效率較高,400m3的水量基本上可以澆濕地面以下12cm左右,完全可以供667m2地小麥所需的水量,達到緩解旱情的目的。二是引進競爭機制和民間資本,合理分配資源。合理分配水源,充分利用現有水利設施。在水源短缺的情況下,必須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水利設施和水源,使之盡可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例如對老舊水電站的維護、對損毀灌渠的整修、對老舊澆水灌溉機械的維修等,在保證能供水的前提下,盡量使投入達到最小,效益發揮到最大,以減少農民因此而增加的額外的不必要的負擔。同時對水源進行嚴格管理,優化配置。按照就近、高效、便捷的原則合理灌溉,以最小的投入實現效益最大化。三是針對農村實際,多渠道解決水源不足問題。應該尋找和開發可以長久利用的水源,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近期則可以通過清理溝渠淤泥、清理整修機井等方式尋找水源。也可以在地塊面積較大但是沒有水源的地方先期打井,挖溝翻水的方式找水,以備急用。中長期則可以利用政府投資規劃、水利興修等方式解決水源不足的問題。
2.2關于糧食安全意識
一是政府有關部門要因勢利導,強化宣傳,牢固樹立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在水情旱情大災來臨時,成立農業專業服務隊,采取出租機械、發放臨時補貼、深入田間地頭重點工作等有效措施,對五保戶、特困戶等農村弱勢群體進行幫扶,提供抗災亟需的人力財力,以有效地服務于三農。二是在國家建立糧食儲備基地、建立糧食期貨交易中心的同時,進一步規范農村糧食交易市場秩序,規范糧食收購行為,穩定糧食收購價格,堅決杜絕糧食市場上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保證糧食穩定供應以及國家糧食安全。三是用好其他的一些優惠政策,比如農民在購置農機具時進行財政資金補貼等。四是將糧食安全與國家正在實行的農業保險相聯系,盡量降低農民種糧的風險,以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3解決水利建設問題
一是摸清農村水利設施的現狀和實底。結合水利設施普查,對所有現存的水利設施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維修,在規劃中盡可能地發揮原有設施的作用,以減少經濟損失。二是樹立水資源節約意識。在全社會大力普及節約用水常識,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從自身以及身邊的人和事做起,形成人人參與、節約用水光榮、浪費水資源可恥的社會氛圍。三是調整結構,優勢互補。大幅度增加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力度,切實按照中央一號文件中政府每年拿出土地出讓收益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規定,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入。四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農民參與水利的積極性。大力扶持農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的同時,發展經濟作物和相關第三產業。并且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支持、技術支持、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五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強化水戰略意識。利用信息優勢,鼓勵農村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實行規模經營。按照公司+農戶+基地的生產經營模式,為農民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六是各級政府應建立水利建設資金投融資平臺,要通過一些貼息貸款的,扶持、補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場機制,用好各種信貸資金,調動農民群眾投資興修水利的積極性。七是對一些城鎮供水、供電等有一定水費、電費收入的項目,可以利用市場機制,比如搞股份合作制,或者BOT等方式興建水利。八是在當前冬春農田水利建設中,用好農村現有的一事一議資金,實行獎補結合、先干后補的政策,盡可能調動群眾投資投勞興修水利工程的積極性。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有計劃地利用一些外資,比如現在進一步治理淮河的新一輪新三項工程里低洼地的治理等。九是水利建設與當前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在新農村建設中應把水利環境等因素綜合考慮進去,立足長遠規劃,建成可以防止自然災害30年、50年一遇的高標準、高質量的水利設施,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3結語
總之,水利建設和糧食安全事關國家的經濟命脈,國計民生,國家安全,是“十二五”期間三農問題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為徹底解決農民靠天吃飯、農業生產過度依賴自然條件等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為水利建設和發展制定了宏偉藍圖,有理由相信也有理由期待,有國家對水利建設的重視,有人民群眾的努力,我國的水利建設一定會邁出堅實的一步,困擾我國幾千年的水災水患和吃飯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13億人民一定會過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一定會早日實現。
- 上一篇:區轉任干部在廉政談話會講話
- 下一篇: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