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對洪水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07-10 08:48:43

導語:水利工程對洪水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對洪水的影響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的發展建設對洪水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地理位置特殊,跨越多個溫度帶,氣候類型繁多,因此不同地區的水利建設都有其獨特的地方,且對不同類型洪水的影響有其特殊性。為了更有力地推進水利工程的建設管理,提高各部門防洪抗洪的能力。文章通過對駐馬店市各項水利工程的調查,分析駐馬店市的水利設施對洪水的影響因素,探究二者關系,進一步加強水利對洪水的影響控制作用。

關鍵詞:洪水,水利工程,防洪

駐馬店位于河南省南部,地處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區。有多種氣候類型,是典型的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那里地理位置偏南,河流眾多,雨量充沛。橫跨長江和淮河兩大流域,現今共建有水庫162座,因此駐馬店市的水利設施建設與發展對長江,淮河流域的防汛工作至關重要。

1洪水和水利工程的關系

洪水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由于天氣系統和地理位置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洪水的形成往往有多種因素構成,最主要是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大。但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干預,無法避免的干涉改變著某些自然因素,如城鎮化建設的迅速擴張、濫砍濫伐造成森林覆蓋率的下降、水土流失以及因全球變暖造成的冰川融化、人水爭地引發的圍湖造田、攔圩造田等,都對氣候變化具有較強的反饋作用,進而影響著洪水的發生和特性。水利工程建設作為人類抵御洪水的主要手段之一,其設計目標、修建標準甚至采取的工藝和材料都在一定程度上與洪水的產生發展、蔓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本文以駐馬店市為例,分析洪水對駐馬店市水利工程建設的可能影響。

2洪水對駐馬店市水利工程的影響因素

2.1洪水對水利工程設計的影響

駐馬店市從地勢來說西高東低,西部為淺山丘陵區,東部為開闊的平原,高程在37~75m之間,東西落差較大;全年降雨在時空分布上極為不均,由南向北逐漸減少,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60mm,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3倍左右;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556mm,占全年降水量的61%,且多集中于7、8兩個月份。由于雨水集中且強度大,極易發生洪澇災害,有資料顯示,自1949年以來,全市平均每3.60a就有一次嚴重的澇災,5a一次大的暴雨洪水。因此水利設施的建設和水利工程的設計對駐馬店整個地區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洪澇災害頻發,駐馬店黨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都非常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各類防洪工程種類齊全、數量繁多,工程建設的設計因洪水的變化不斷調整。首先,進行80年代以來,淮河流域不斷發生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如1982、1985、1998、2000、2007年等,洪水的不斷變化對各類水利工程的建設設計影響是全方面的,如從80年代以后駐馬店市的三座大型水庫因設計標準不足進行了三次除險加固,2008—2014年更大規模地對全市所有中小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同時主要防洪河道小洪水從不足5a一遇標準提升到了10a一遇。其次由于極端天氣引發的強降雨,對水利工程均會造成不程度的損失,甚至威脅到工程的安全,不得不引用超規范的標準。例如:1975年駐馬店市特大暴雨造成的垮壩潰決事故,就是因暴雨引發洪水而對水利工程的一次重創,“75.8”以后的板橋、薄山兩座大型水庫復建和加固工程設計時均把校核洪水標準提高到可能最大洪水(PMF)。其三,洪水還可能反過來引發極端天氣的產生,給地區帶來無法估量的次生災害,進而對水利工程的運行規程設計和編制產生輻射,對水利工程設計的強度和安全標準提高了要求,促使有關部門提高水利設施相關標準的制定,完善水利工程設計方案。

2.2洪水對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影響

隨著洪水發生的頻次增加,洪水所引發的次生災害也無可估計,這就更體現出了水情監測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中的重要性。通過水情檢測對全市里各個流域的水位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在管理當中,水情的預報也是格外重要的,洪水的發生時刻無法精確,因此就需要加強水利預報檢測系統的建設。1975年駐馬店市特大暴雨的發生所引發嚴重后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當時的預測預報手段較差,造成調度不及時,未及時預警,結果損失慘重。近些年來,駐馬店大力發展水文及氣象預報設施發展,先后建了豫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氣象雷達監測站,同時建設水情預報示范區,建成各類水文監測站點2000余個,為防汛抗洪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支撐。

2.3洪水對水利建設標準的影響

隨著城市化的逐步發展,駐馬店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擴大,原先的河流流域與之前的設計條件也明顯不同。加上市內各個新建水庫的增加,河道的修整,使市區的河流來水和用水條件發生了變化。由此就造成已建設工程的規程需要做相應的必要調整,以確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和洪水資源化。

3駐馬店市水利工程對洪水的反饋作用

3.1影響過程

當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庫區的水面面積增加,進而使空氣中的濕度增加,晝夜的溫差縮小,這和湖泊調節氣溫的作用是一樣的。眾所周知,水具有調節的能力。一些研究表明,水庫在建成之后,會對周圍的氣溫有一定影響。雖然影響的范圍并不大,垂直方向一般在400m以下,庫區年平均氣溫會稍有升高。但總的來說,水利工程的建造還是對氣候有一定影響的,只是影響作用并不明顯。駐馬店市的強對流天氣,暴雨等在氣候上通常是互相關聯的,與全球的大氣環流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水利工程的影響不大。

3.2影響作用

“十三五”時期,駐馬店市水利工作發展目標大致確定,在保證攔蓄功能不變的前提下,規劃改建楊莊滯洪區為大型水庫,新建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38座,對板橋水庫除險加固,對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這一系列的工程建設計劃都為防洪、抗洪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治理練江河、小清河等河道,逐步提高河道的抗洪標準,增強蓄洪能力。這些水利工程通過提高自身質量和設計水平,逐漸減少洪水帶來的危害,防患于未然。

4洪水對水利發展產生的影響

4.1思路的調整

洪水過后,各方都針對洪水帶來的危害進行修整治理,尤其是針對洪水到來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進行了分析總結。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駐馬店市定期召開防汛工作協調會,針對汛期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并提出汛情會商、落實領導責任、預警通報、應急搶險、重點保障、轉移安置等六項機制,提升各級領導干部指揮調度能力,增強骨干搶險隊伍應急反應能力,打響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攻堅戰。隨著“中國夢”指導思想的確立,著眼于環境,生態,民生等新的治水理念不斷改善。洪水使水利設施建設的思路不斷更新調整,駐馬店的水利建設隨著防洪搶險工作的成熟不斷與時俱進。

4.2水利建設投入增加

洪水的到來,必然給社會各地帶來嚴重的損失,洪水過后,黨政府和有關機構總結經驗,投巨資建設以防洪,抗洪為重點的水利工程。特別是1998年洪水過后,中央水利基本建設投資高達1786億元,相當于1949—1998年中央水利基建總投資的70%。就駐馬店而言,“十二五”期間投入的防洪工程建設資金已46億元。“十三五”期間,隨著防洪工程體系的不斷分健全,在確保工程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對雨洪水資源利用的重要性不斷凸現,水利投資重點將逐步從以防洪工程為主轉到興利建設,以發展生態水利和民生水利為主。

4.3水利建設模式的改變

隨著國家對水利投入的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設模式也在不斷改進和完善,駐馬店市強化重點保障機制,建立完善通信、交通、電力三大重點保障體系,科學制訂重點設施專項應急保障方案,牢牢守住人民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生命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建設活力水利。大力推進水利機制體制改革,建立穩定多元和持續增長的水利投入機制,繼續發揮公共財政的主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水利信貸資金。建設管理模式的轉變帶來的不僅是工程建設質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貼近群眾,造福人民,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體現了政府的執行力,保障了資金安全,人民安全。

4.4水利信息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發展信息化,提速建設已經成為工程建設的一個趨勢和潮流。近年來,駐馬店市在加強水利建設的同時,將水利信息化的建設放在重要的地位,特意提出要強化預警通報機制,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牽頭,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完善信息機制,依法及時權威汛情信息,確保指揮調度系統信息通暢,保證水情信息的快速,通暢。

5結語

隨著防洪工程的逐步健全和人水和諧理念的建立,駐馬店市水利建設部門將轉變以往的管理模式。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機制。提出各級各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為防汛工作第一責任人,不但做好各自所在單位的防汛工作,還要擔負起職能范圍內的防汛責任。

作者:楊珅 單位:駐馬店市水利科技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