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探討
時間:2022-09-23 08:37:36
導語: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長期以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只注重工程施工的質量與效率,而忽視了工程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各種影響,導致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與使用給生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的研究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的注意要點,并針對環境管理與監測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環境管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
1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的注意要點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目的就是解決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利用自然資源,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因此,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難免會對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且這種影響會隨著工程建設規模的增大、功能的增多而加大。為了盡可能降低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避免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就需要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環境管理并實施監測計劃。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內容:一是要科學確定環境管理與監測的對象;二是要確保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三是兼顧環境管理與監測措施的有效性與經濟性;四是要確保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能夠切實貫徹執行。因此,在具體開展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時,不但要將各種環境污染作為研究對象,更要全方位的考慮各種環境因素,從而使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能夠針對環境、生態、人文等各方面制定出科學的操作方案,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2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的內容
2.1施工中的空氣污染。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有諸多環節會對空氣環境產生污染,例如,施工階段爆破、碎石、燃油使用等產生的粉和化學污染物。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時間跨度較長,因此,施工中的工人以及工程項目周邊的居民長期生活在這種空氣中,會嚴重威脅其身體健康。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污染物的產生是難以避免的,所以,環境管理與監測時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控制。如可以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管理,一方面要確保所有施工中使用的機械設備都能夠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及對符合環保要求的設備或報廢設備進行清退;另一方面要針對制造空氣污染物的設備增添相應的凈化設備或消除設備,如為運輸車輛安裝尾氣凈化器,對碎石機械安裝除塵設備等,以此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空氣污染物的產生,保障施工區域內的空氣質量。2.2施工中的水質污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還會產生諸多污染物對工程區域及周邊的水質形成污染,例如,砂石加工產生的廢水、基坑排水、混凝土攪拌沖洗水等施工污水;廚余垃圾、排泄物、生活洗用等導致的生活廢水。因此,為了有效減少施工環節對水資源造成的污染,同樣需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例如,針對石料加工產生的廢水,應設置沉淀池對廢水中的各種懸浮污染物進行沉淀,而沉淀過后的水可以繼續在施工中使用,既可以減少污水的排放,也能夠提升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率;針對基坑廢水,可以通過靜置的方法達到降低污染指標的目的,同時靜置過程中要做好對水質的檢測工作,只有檢測達標才可以將廢水排出;對于施工中產生的油污水,應搭建集水溝,將各種含油的污水集中收集,再通過沉淀與除油等方法,使水質符合環保排放標準。此外,要加強對施工中各項設備的檢修力度,確保各種機械設備不存在泄露油體的隱患,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含油廢水的產生。2.3施工中的固體廢棄物。在施工中會產生許多建筑垃圾、生產廢料等,這些固體廢棄物如果隨意亂扔或棄管,也會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特別是其中的塑料產品、電池等,在自然中無法自動降解,大量堆積會污染土壤和水源等。因此,在環境管理與監測中,應充分重視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工作。一是應建立起科學的固體廢棄物篩選分類工作,將固體廢棄物按照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進行分類;二是針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要安排專人對這些物體進行集中堆放與回收,或運送至專門的垃圾回收處理點進行處理,針對不可回收利用的固體廢棄物,應根據其性質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處理,以免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三是要完善施工場地內垃圾處理機制,不但要配備齊全足夠的垃圾收納設施,還應該增加垃圾清理人員,以確保施工中的固體廢棄物能夠被及時、合理的清理。2.4水利水電工程區域的水土保持與生態保持。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規模較大,其涉及到巖石開發、土地占用以及移民安置等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工程區域范圍內的水土和生態產生較大影響,引發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植被破壞、生物遷移等一系列問題。而水利水電工程作為利國利民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其目的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如果這些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就違背了工程項目建設的初衷。因此,在環境管理與監測中,一方面要根據工程當地的環境情況,做好相應的植被保護、植樹造林、設立自然保護區、設立保護性水渠和堤岸、設立人工增殖放流站等工作,盡可能維護工程區域范圍內的水土與生態平衡;另一方面,要做好預防工作,通過規范施工操作、加強施工監理、禁止工人與居民的生態破壞行為等,防止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對周圍水土與生態的破壞,保證了工程項目能夠與生態環境融為一體,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3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更符合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在實際工程建設與使用中應給予充分重視,并通過不斷的研究來提升環境管理與監測水平,從而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參考文獻
[1]安紓瑤.淺析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5):49-51.
[2]崔玉霞,王振東.淺談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管理[J].水電站機電技術,2011,34(04):61-63.
作者:羅紅蔚 單位:江西水利職業學院
-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堤壩防滲加固技術探索
- 下一篇: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