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

時間:2022-06-01 09:03:42

導語: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在于為人們提供重要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及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家生態資源遭受到嚴重破壞,水資源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自然災害頻發致使國家不得不投入更多資本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僅在于保護生態環境,更為人們提供重要的生活和生產的能源支持。本文針對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對策分析,為實施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影響;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對于電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水電能源作為我國能源的一部分,加之水電能源的清潔、技術成熟已經成為了我國主要發展的能源類型[1]。據2015年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研究報告得知,2014年全年的電力生產中可再生能源占據了能源份額的22.5%,其中水電能源的貢獻率達到了85%,約占世界電力的16%,由此可知水電能源占據著能源供應非常巨大的部分。目前我國的水電能源開發利用率為35%,仍然還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2]。水利水電工程作為影響國家能源供應的重要工程,針對其相關影響因素研究以及策略分析能夠為水利水電工程穩定正常開展提供重要建議,為水利水電工程長遠發展提供支持。

1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的儲量相當豐富,也是世界最早開發水利的最早國家,可追溯到戰國時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治理,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在使用。由此可見,我國的水利水電資源開發歷史悠久,且經過不斷努力和發展已經達到一定水平。水利水電工程除了灌溉、發電功能之外,還具有防洪、水利調配等多種功能,現代水利工程中在城市供水、旅游、漁業、航運、生態保護以及環境綜合治理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社會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3]。水電資源屬于豐富的綠色資源,在當前世界能源危機背景之下加大水資源開發和利用,將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我國作為世界水資源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近年來的南水北調工程充分說明了我國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視程度。水利水電工程不僅肩負著國家能源供應職責,同時還具有流域防洪、水量調配等功能。所以,水利水電工程對于國家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至關重要,如何實現水利水電高效開發利用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的重要研究課題。

2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水利水電工程對陸路生態環境影響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于庫區土地可能產生淹沒影響,一旦水庫建設較大,那么對于附近陸路生態環境產生局部影響。水利水電工程對于附近地區產生氣候、降水量以及氣候因子等產生影響,其主要表現為:庫區周圍的蒸發量增加,不同季節的氣溫變化略有減少。水利水電工程以及周圍水庫會淹沒地表植被,從而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更有甚者會對陸地的野生動物和棲息地造成影響[4]。

2.2水利水電工程對水文情勢影響

水文和物種分布具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水流影響著物種的棲息地,水生生物的生命和水資源變化具有密切關系。干流、支流、河流以及湖泊影響著生物的種群和數量,水流的特性對于水生物種的繁殖和活動具有明顯的作用,水流則是維持河流縱向和橫向連續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必然會對河流的水流水量、水位等造成明顯變化,這些變化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對于一些敏感生物的生存產生較大威脅。

2.3水利水電工程對氣候的影響

水利水電建設中建立起很多蓄水池和水庫,在陽光輻射下造成了蒸發量增加,因此一般的水庫周圍空氣較濕、氣候溫潤。庫區和附近降水量相對減少,但是附近周圍區域的降水量增加。降雨時節分布發生改變,庫區地勢較高迎風面的降水量增加,背風面的降水量降低。冬季水面溫和,大氣流作用增強從而使得降雨量增加;夏季水面溫度低于氣溫則氣層穩定,大氣流作用減弱,使得降水量減少[5]。

2.4水利水電工程對水生生態影響

電站對于魚類最為主要的影響是庫區流水生物環境遭到破壞,魚類的誘餌料變化。另外水生物的誘餌料變化導致了水文、水溫以及水質等發生了重要變化。一些受到保護或者產生漂流性卵的魚類逐漸在庫區段消失;大部分流動性產卵魚類在庫區數量減少,甚至極可能因為群種數量太小而引起遺傳多樣性。靜水生活的魚類在庫區數量增加,并且會逐漸發育成為優勢魚種。高壩溢流泄洪時,由于高速水流引起水中氮氧化合物含量過于飽和,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

3水利水電工程生態保護策略

3.1增強法律約束和政府管理責任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必須要堅持開發有序和保護優先原則,制定水利水電工程總體規劃。通過構建法律保障機制確保技術保障、法律保障以及經濟補償綜合保障體系,加強對區域生態影響分析和研究,積極推動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然后積極強化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融入到水電工程的設計、規劃以及施工中,保障環境保護、水土保護、水資源利用等工作得以落實。

3.2加強陸生生態環境保護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和施工中必須要科學選址,減少施工占地和對陸生生態環境的破壞,最大限度減少水利水電工程對于陸生生態環境的影響,并且要求在施工結束之后加強對陸生生態環境保護,結合當地生態組成情況進行恢復,進而最大限度確保陸生生態保護以及恢復原有植被。

3.3減少對水文情勢影響

水利電站蓄水池運行期間必須要保證生態下泄流量,正常運行期間保證在生態生態下泄和周期內的水量水位變化處于可控范圍之內。蓄水設置生態放水孔或者放水管,運行期間應保證枯水期為最小下泄流量,減少水利電站對于下游生物生態影響。

3.4對水生生態保護策略

棲息保護、放流等均會影響河流段的水生生態環境。根據實際的布置和特殊工程性得知,選擇布置魚道或者魚梯,為保護水生生態環境提供保障。水生生態保護中應根據流域規劃,選擇合適的場址修建適合規模的魚類增殖放流站。根據相應的檢查結果保護工程影響范圍內的魚類產卵場。

3.5落實各項生產防護措施

水利水電工程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是必須要嚴格落實監管和嚴格生產防護措施:清洗加工砂石料和灌漿產生的機械油和生活污水,采用無害技術進行處理確保材料的再利用;另外對施工機械、車輛安裝防塵設備,并加強沙石料場道路灑水除塵,有效減少三廢污染,最后對于廢棄施工渣料進行有序堆放,防止渣料胡亂堆放影響占地,造成水道泄流障礙。

3.6加強水利水電項目工程運行管理

通過制定科學的調度方案,注意運行調度方案應該適當兼顧環境、設備、經濟效益,制定運行調度方案的時候,必須滿足生活用水要求,同時重點考慮生態用水,并且兼顧其他方式的用水。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時要以生態效益為目標展開用水調度。水利水電工程為河道留下適當的生態水,還應注意兼顧灌溉、航運以及發電等用水需求。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及環境保護設計需求,對水資源進行科學調度,制定出科學的環境監測計劃,按照計劃進行定期監測,進而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調度運行科學化[6]。

3.7水利水電施工期環境保護

水利水電施工中必須增強對環境的管理,需要從噪聲、大氣以及水體等多個方面展開有效管理和監測,施工期應對當地的環境狀態實時了解。切實落實環境監測制度,對于施工過程中發生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及時改進,避免水利水電工程潛在的污染。施工期間對于廢棄、廢水等污染物進行及時處理,施工完成之后做好景觀恢復和綠化,盡可能避免工程施工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4結束語

水利水電建設和運行必須認真落實國家相關環境保護政策,做好施工區域環境保護工作,嚴格落實評審和設計中的各項要求。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人們對于環境概念的增強,如何堅持可持續發展,落實環境保護落實促使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效果將成為今后水利水電工程的重要內容。本文主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環境生態保護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以供參考,以期促進水利水電工程中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有效落實。

作者:龔文婷 單位:福建省鑫煌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茂華,王澤.淺談水利工程對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影響[J].科技致富向導,2014(02):51+78.

[2]羅智全.試分析環境對小型水利工程的影響及完善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5(09):151.

[3]賈洪濤,張鵬飛,李光輝.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淺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17):164+151.

[4]張衡,王果.水利工程建設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的影響研究[J].金田,2013(03):335.

[5]方樟林,金林環,李燕.試談水利水電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及應對之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3(11):371.

[6]龍振華,趙培景,程千.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與防治對策研究[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