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開發利用思考論文
時間:2022-01-27 04:05:00
導語:水資源開發利用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水資源的合理調配與使用是新疆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根本。本文從新疆水資源概況、分布特征及開發利用現狀出發,分析了水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并提出了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應采取的主要環境保護對策。
【關鍵詞】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
新疆地處我國的西北邊陲,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且深居內陸,水資源極為寶貴。水是新疆可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性自然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增長,新疆水資源供給越發緊張,水資源能否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合理配置,關系到新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大局;關系到新疆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等事業的成敗。本文通過對新疆水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現狀合理性分析,為今后優化配置水資源提供必要依據。
1新疆水資源概況及分布特征
新疆境內共有大小河流570多條,地表水可利用量為617億m3,平原區地下水天然補給量65億m3,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682億m3(包括平原區生態環境需水量)。新疆人均水占有量約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2。2倍多,居全國第四位,從這個意義上講,新疆的水資源是相對豐富的;但相對新疆的土地面積,平均水量只有4。8m3/km2,居全國倒數第三位,這對降雨稀少、生態脆弱的新疆來說,水資源量確實又是非常緊缺的。
新疆是干旱內陸區,水資源在地域分布上極不均勻。從空間分布上看,新疆水資源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于東部。從時問分布上看,新疆河路徑流量年際變化平穩,而年內分配極不均勻,水資源具有“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特點。另外,水資源分布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不協調,制約了區域的經濟可持續發展[1]。
2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2007年全疆各類水利工程總供水量517。7億m3,總用水量517。7億m3,總耗水量352。6億m3,廢污水排放總量為8。04億t[2]。截止2007年,新疆已建水庫360座,總庫容75。41億m3,全疆各類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45。99億m3。總井數38941眼,配套井數36665眼,已建成機井裝機容量104。35萬千瓦,配套機電井裝機容量101。81萬千瓦,報廢井數1610眼,新增井數3245眼。井灌面積63。62萬hm2,其中純井灌面積35。18萬hm2,春季開井率57。6%。渠道總長248527km,其中已防滲93546hm。
3新疆水資源開發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
3。1水資源環境惡化河流上游大規模開荒,引走大量的河水,使得下游水量減少,流程縮短,一些河流甚至出現了斷流。河流流程縮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河流斷流斷面向綠洲區移動,改變了天然的水鹽平衡,加重了土壤的積鹽和地下水的礦化,造成了土壤的鹽漬化。在加快水利開發的同時,往往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經濟社會用水擠占了生態用水,導致水土失衡,水環境惡化,天然植被衰敗。
3。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從地域上來看,伊犁、阿勒泰等地區地表水、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僅地表水該兩地擁有了13。8億m3/年,大約占全疆的1/3),遠遠大于本地區開發之需要,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而吐魯番、哈密等地區地表水、地下水資源較貧乏,由于地方工業的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了需求大于供給的局面,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比較高。
時間上,地表水資源季節變化懸殊,每年汛期來水量占全年水量的80%以上,為水資源科學、高效利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4]。
3。3鹽堿化嚴重
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南北疆廣大平原灌區大規模引河水灌溉,興修平原水庫,高灌溉定額灌溉農田使地下水位逐年提高。次生鹽堿化面積迅速擴大,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現全疆有100萬hm2鹽堿地,是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形成了新疆一個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3。4胡楊林等自然植被衰竭
在新疆干旱、半干旱氣候條件下,一般難以形成自然植被,但由于內陸河的發育與滋潤,在河流的兩岸形成了以胡楊林為主干“綠色走廊”,阻止了沙漠的移動,有機地組成了護衛綠洲的穩定因素的荒漠生態環境。隨著人類的經濟活動,在擴大新的綠洲的同時,對原始生態的自然資源進行了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如對水資源的截流、攔蓄;減少了胡楊林等自然植被賴以生存的水分,導致河流兩岸天然林大量衰亡,植被覆蓋率顯著降低。
3。5沙漠化威脅
沙漠化是在人類不適當活動,又因氣候干旱、水源減少、植被衰亡,使干旱地區生態不斷惡化的結果。沙漠化往往是與水源減少植被退化聯系的,它不只限于沙漠邊緣有侵占吞噬的一帶,而同時又是因水源減少,植被退化而產生土地沙化。
新疆許多地方沙漠化進展十分迅速,生態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3。6湖區生態惡化
湖泊是生態環境系統中的主要調節器,湖泊水體的數量和質量對于湖泊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有著重大的影響。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生態結構本身脆弱,湖泊生態系統中的某一環節發生變化都可能導致湖區生態平衡失調和資源的損失。新疆近幾年許多湖泊因人為過度墾植使入湖水量減少,湖區生態惡化,表現在湖區水面縮小,湖水水質變壞,湖區周圍荒漠植被衰退,湖區小氣候異常,水生生物和野生動物減少。目前新疆的烏倫古湖、艾丁湖、博斯蘑湖等都存在湖區生態環境惡化的威脅。
3。7地下水開采過量
從全疆總體情況來看,己開采的地下水僅為開采量的十二分之一,但在昌吉、烏魯木齊河流域,包括頭屯河流域一半地區和米泉,地面徑流量僅為6。6億m3,地下水開采量已由1980年的2。5億m3猛增到1983年以后的4億m3。形成烏魯木齊市區、溢出帶、沖積平原三個地下水漏斗。除烏魯木齊之外,昌吉、石河子、阜康均有類似的情況,地下水開采過量,會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的問題,如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地面沉降,水井廢棄等[5]。
4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
4。1制定全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規劃既要綜合考慮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健康、有序發展,又要做到地表水、地下水和跨流域調水的合理配置,以便實現全疆水資源的的高效利用。在水資源調配原則方面,適度利用地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調配,合理利用;要合理分配各地州用水,除滿足經濟社會用水外,還要保障生態用水。要大力發展節水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提高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益。
4。2強化流域資源的統一管理
應對水權依法進行明確規定,強化水資源歸國家所有的概念,并對有關的管理權?使用權?經營權等進行明確的界定。滿足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水量。生態用水也應當由國家保障供給。經濟需求可以通過市場的交換和轉讓。確立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法律地位,加強水資源的宏觀管理職能建設,強化調控能力,建立管理有效?運行靈活的水資源管理機制,以便實現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管理,確保生態用水。
4。3建立資源友好的經濟結構體系實行嚴格的建設項目用水論證制度,對于那些高耗水、高污染項目不予審批;建立與完善水生態補償機制,確保區域協調發展。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伊犁河和額爾齊斯河流域,地表水資源豐富,以地表水開發利用為主;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資源豐富,故要在充分利用地表水的基礎上,加大地下水的開采力度,以緩解水資源時間上分布的不平衡性;東疆吐魯番、哈密地區地下水開采嚴重,應當以節水灌溉和調整產業結構為核心,控制地下水的開采量,使有限的水資源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合理配置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4。4依法加大對污染排放的監管力度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是保障水利行業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首先應當關閉一批水污染程度大、經濟規模小、缺乏污水處理能力的中小企業,責令其限期整改,達不到污水處理標準的決不允許經營,努力提高全疆企業內部的污水處理重復利用率和污水達標排放標準。還應當在
城市中心地帶建立一批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和廢水的重復利用率,嚴格執行污水達標排放制度,對于不符合污水排放標準而隨意將污水排放的單位和責任人予以嚴厲處罰,加強對污水排放的監督管理,為了強化遏制土地利用中地下水位下降與水質污染的出現,必須在采補平衡條件下利用地下水資源,并且在發展城鄉經濟產業時,采取有力措施嚴格禁止超標排放污水,以防止地下水的污染。
4。5推廣先進灌溉技術
全疆應當制定出節水灌溉總體規劃,加大節水宣傳力度,增強全民族節水意識。保護好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大力開展以節水為中心的灌區設備更新改造,農業節水應從發展節水灌溉入手,因地制宜,推廣滴灌、膜上灌、滲灌、大田噴灌等農田節水技術,減少輸水、配水、灌水過程中的水量損失[4]。
4。6貫徹規劃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認真貫徹《環境影響評價法》,在規劃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需要。在開發建設項目評價時必須深入研究項目區水源問題以及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4。7做好水資源環境保護規劃
規劃各流域水體的功能區,制定出區域水資源環境保護目標,做出區域或流域的水質現狀評價,提出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標、防治對策和建議,確保水資源永續利用。各級政府要把水土保持和生態環境建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計劃,要加強政府引導和監督執法,并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性[1]。
5結語
對于干旱區的新疆來說,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就是水資源的短缺,必須高度重視水資源的承載問題,把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和綜合治理放在突出的位置,做到全員節水?科技降耗、循環利用,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利,李維青,馬斌鳳。新疆水資源的開發利用[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12)。
[2]200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資源公報[A]。新疆水利局。2007。
[3]200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年鑒[A]。2008。
[4]常永麗,常志強。新疆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問題及治理對策[EB/OL]。資源網,2008。7。30。
[5]節水農業與生態環境來源[EB/OL]。中國農村水利網,2008。8。25。
- 上一篇:電影數字技術評判研析論文
- 下一篇:國有企業如何留住優秀人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