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水利工程大壩建設的優勢與缺陷
時間:2022-05-08 10:38:49
導語:小議水利工程大壩建設的優勢與缺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的氣候是典型的季風性,每到夏天的時候多會發生暴雨天氣,這時就會有嚴重的洪澇發生,總的來說,我國的淡水資源狀況不容樂觀。然而面對這種難以改變的自然因素,要想獲得充足的水資源,目前為止唯一的一項有力措施,就是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以此來強化各流域的抗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水利發展起到很大的幫助。放眼國內外,我們會發現,不論是發達的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除了本身具有極佳的天然資源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是通過修建大壩來提供水的。三峽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7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對周邊省區的水資源短缺的情況起到了緩解作用。
1大壩給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源保障
分析我國的現狀,就會發現能源問題日益嚴重。像是常見的煤炭,天然氣以及石油等等的能源正逐步的面臨枯竭的狀態。照目前的狀態發展下去,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能源枯竭。基于這種狀況,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能源本身的傳統的發展結構,大力的發展可以再生的能源。目前來看,我國在風能以及太陽能等的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照現有的科技程度,很難在短時間內就使上述能源有效地滿足社會發展。照目前的狀況來講,世界上大約五分之一的電力來自于水利發電,相比較其他能源再發電方面的表現還相對較差。綜上所述,我們發現水電是當今應用面較廣,技術較為先進的能源,有很好的經濟以及社會效益。
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是中國城市和人口最為密集、社會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間,長江曾發生大小洪災214次,平均約十年一次,給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慘重的損失。防洪是建設三峽工程的首要任務。工程建成后,將有效地攔蓄長江上游的洪水,使長江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從而保護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耕地免受洪水威脅。
2存在的弊端
2.1長江上游影響河床演變作為關鍵的造床質是礫亂卵石,不是泥沙。三峽地區的地貌屬于顯著地石灰巖。因此建設時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解決石灰巖問題。那水的壓力如此之大,而三峽地區的脈形縱橫交錯,是極易發生地震的板塊擠壓地區,如此多的水聚積在一個狹長的河谷中,危險至極修壩后原來年年逐出夔門的礫卵石將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內就堵塞重慶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沒江津河川一帶。2.2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矛盾就是,大壩建設引發的移民以及耕地占用等等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國原本就已經很嚴重的人地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的惡化,同時由于遷移帶來的植被破壞以及水土流失現象等等,使得此地區的生態變得更加的惡化。
2.3目前庫區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年排放量已超過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較嚴重的污染帶。建庫后,庫區水體流速減緩,復氧和擴散能力下降,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地區的污染加重。
2.4三峽工程將改變庫區及長江中下游水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這就會影響到一些很珍稀的面臨滅絕的物種的生活環境,同時也不利于魚類等的繁殖發展。
2.5三峽水庫運行后,長江中下游河道出現沖淤變化;對長江中游平原湖區低洼農田土壤潛育化、沼澤化有一定影響;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對上海的影響尤其明顯。
2.6建壩使得原有的水面提升,就會淹沒一些歷史文物,同時還會影響到原本的自然景觀。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任何一個水利項目的發生都會給我們的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效益。其中最為顯著地就是移民以及泥沙和生態問題,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經濟發展。我們建設水利工程的目的是為了讓人類能夠更好地生存,但是如果在施工前沒有做好有效地分析,就直接進行,那在很大程度上會使得弊端大于優勢。當我們把一個工程真正的做好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分析好它存在的優勢以及劣勢。進我們最大可能的降低給我們帶來的負面的影響。縱觀歷史我們發現,水利并不僅僅是一個單獨存在的現象,他是一個關乎社會很多方面的綜合的物體。要想做好水利,就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不可否認,對水壩利與弊、是與非的審視,反映了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對于事物多方面的認識。但是,我們應當把這種審視是建立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上。水壩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有利有弊。對于每一項具體的工程而言,必須根據水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不同進行辨證的分析之后,用科學態度作出決策。對于那些優勢多過劣勢的工程,我們應該積極的修建,而相對的對于那些劣勢比優勢要大的工程我們進可能的避免。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破壞生態環境的水壩工程,應堅決反對。只看到水壩的“利”,而忽視了水壩的“弊”,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掠奪行為,同樣,過分夸大水壩的“弊”,反對在一切河流上建水壩,反對一切水利工程,決不是對待水壩應有的態度。
3總結
通過以上的方面的描述,我們發現興建水利是一項造福于民與社會的的工程,但是綜合的來說,我們在進行具體的行動之前要認真的考察好,避免出現劣勢大于優勢的現象,導致嚴重的后果。所以基于上述的種種的分析,我們要做好水利對社會的積極影響,盡可能的降低給我們的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爭取早日研究出更好的技術服務與我們的社會以及經濟。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以及社會的高速有效發展,水利工程也在不斷地進步與完善著。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國正逐步加快修建水利設施的步伐,一大批的優秀的水利項目應運而生,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其中尤其是大壩工程是整個水利的主角部分,不僅能夠很好地起到防洪以及灌溉農田等的作用,同時還有很好的經濟以及社會效益。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大壩的存在有很多的優勢,但是他自身的缺陷也有很多,不容忽視。最常見的就是大壩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使得生態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最終帶來負面影響。正是基于大壩存在的這些特點,筆者重點的分析了一下其中存在的優勢以及劣勢,以求更好的服務于大壩發展。
作者:楊本善單位:黑龍江省水利第五工程處
- 上一篇: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實施意見
- 下一篇:水利工程的砌石工程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