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對策思考
時間:2022-12-25 04:06:19
導語:水利建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貧困區域形成分布與當地所擁有的水資源條件密切相關,水利扶貧是我國扶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各地積極貫徹國家水利扶貧規劃,水利行業扶貧取得階段性成效。2012至2016年中央共投資貧困地區水利2266億元,其中解決貧困地區1.1億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以寧化縣為例,到2019年省級扶貧縣實現退出,在冊4614戶13044名貧困人口、144個貧困村空殼村、3個市扶貧鄉全部脫貧摘帽,供水工程建管得到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沖刺階段,水利扶貧依然繁重,形勢依然嚴峻。深入實施水利建設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有機銜接,實現水利與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可持續發展動力,具有積極的戰略和現實意義。分析當前我國水利扶貧的重要性與問題,從水工程建設、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以及相關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給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精準扶貧;水利建設;貧困鄉村;經濟振興
水利是農業命脈、鄉村振興的基礎性要素,對維護經濟社會平穩運轉,具有支撐保障作用。而我國還有大量地區因缺水資源,嚴重阻礙當地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水利扶貧規劃實施,由于缺乏地方針對性,水利建設難以精準高效,尚未達到預期效果。交通扶貧、水利扶貧、電力和網絡扶貧、人居環境整治是脫貧攻堅四大主攻方向。因此,要深挖當地經濟不振制約根源,加強水利設施完善配套,深化建管維護改革發展,對癥下藥,精準措施,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水力開發利用效率,采用切合當地需求與條件的措施,對特定區域進行水利精準扶貧,從源頭上破解貧困鄉村發展困境,大力推動鄉村經濟振興,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1水利扶貧在鄉村振興中重要性
(1)水利扶貧是解決貧困鄉村缺水問題迫切需要。水資源是人們賴以生存重要資源,更是發展地方經濟必要基礎,我國部分地區環境惡劣、水資源匱乏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經濟發展受其所困,愈發缺乏水利基礎建設。分析水資源匱乏原因,一是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引起的水土資源流失嚴重、荒漠化及地下水被污染等造成資源性缺水;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造成季節性缺水。二是缺乏有效引水基礎建設與技術造成的工程性缺水。鑒此,要把水利扶貧列為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服務地方經濟的重要公益性事業,加快生活性飲水工程、生產性水利設施和防洪減災工程建設。(2)水利建設是破解貧困鄉村振興制約瓶頸現實需求。水利建設扶貧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加快補齊水利工程短板,對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經濟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保障作用。由于水短缺、水災害、水環境、水生態等不同問題,引發的當地群眾生活生產用水供求矛盾,極大阻礙居民生活質量及地方經濟發展,已成嚴重的急需改善社會問題。生產生活用水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貧困人口脫貧重要因素。水利扶貧,不但要從根源上解決日常用水矛盾,有效改善當地居民生活質量,更要通過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經濟,增強居民收入。
2水利扶貧在鄉村振興中發展現狀
十八大以來,按照國家扶貧部署,以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為對象,國家編制全國水利扶貧規劃、十三五專項規劃、(2018—2020年)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加強水利行業扶貧工作,是貧困地區水利投入最大、水利發展最快、群眾得實惠最多時期。寧化縣2013年來,完成投資27.2億元,其中爭取上級專項13億元,實施防洪、水庫新建(加固)、萬里生態水系、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流域綜合整治、電站技改等各類水利工程,落實水電工程、水庫移民脫貧攻堅、水利勞務、水保燃補等扶貧和干部結對幫扶、消費扶貧各項水利惠民政策,全縣4614戶13044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水利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防洪減災能力不斷提升,水利扶貧取得階段性成效。但與人民期盼、水利高質量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戰略目標還有差距。鄉村水利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水利扶貧任重道遠。(1)鄉村方案不銜接不配套。部分貧困鄉村水利扶貧與國家規劃計劃銜接貫徹執行不到位,細化實施方案不配套,地方實施方案、項目規劃、扶貧機制有待細化明確。需厘清與其他類型扶貧間區別,避免重復性工作帶來資源浪費。要加強調查研究,摸清實情短板,制定對接政策、切實可行配套方案,量化目標任務,明確具體項目,細化政策措施,明確時間節點、方法步驟,覆蓋貧困受益人口,提升扶貧效率,為鄉村振興提供水利支撐保障。(2)工作措施不融合不健全。當前水利扶貧措施,主要是聚焦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借助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水環境,解決水問題。扶貧是項龐大系統性工程,過度夸大水利工程扶貧優越性,會產生嚴重依賴性,阻礙其他配套設施建設,影響水利扶貧無法取得預定成效。從部分普適性水利項目及水利扶貧措施實施情況看,尚存一定局限性,結合當地產業振興和生活用水需求不緊,不符合當地實際,不僅無法及時有效解決貧困鄉村水資源貧乏問題,甚至還造成水資源浪費,阻礙水資源科學開發利用,難以提升當地經濟建設水平。(3)鄉村現實環境發展滯后影響。貧困鄉村基礎設施滯后,基本公共服務不足。水利項目建設所需設施難匹配,水利扶貧措施無法順利施展。偏遠山區,受自然條件、經濟狀況等方面限制,地貌復雜交通不便,有的仍處半封閉落后情形,水資源開發利用率較低,開發難度大,給鄉村振興帶來較大阻礙。落后交通條件影響資源進入,一些交通不便、施工難度大、成本高的山區,難以規劃建設水利工程,造成生產困難、土地拋荒、群眾無法實現增產增收。鄉村環境發展滯后、水利人才匱乏、水利保障能力不足。技術支持是水利扶貧的必要基礎,水利工程專業性、高標準、嚴要求,設計規范性、施工質量把控以及監理水準都體現水利人才高素質要求。國家城市經濟高速發展,大量人才涌入大城市,農村人才快速流失。引進難、留住難、水利人才匱乏現狀,一些迫切需求建設水利項目,因缺專技人員支持停滯不前或不敢建設,亟需加快引進技術人才。硬軟件薄弱、科學先進管理缺乏,也難支持水利扶貧建設。
3探析水利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1)實踐調查,找出水利扶貧癥結所在。當前部分水利扶貧效益不高,主要在于缺少當地水利資源和實際需求情況的全面了解。因此,應重視水利扶貧實踐調查總結分析,準確找到癥結所在,分析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環境、農業生產環境影響因子,全面掌握水資源匱乏根本原因、可開發水資源、水利工程建設困難等實際。根據各地水利狀況差異,查弱項補短板,因地制宜,強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解決供需矛盾。(2)科學規劃,構建合理水利頂層設計。為避免水利扶貧缺乏針對性、有效性、全面性和受益面小問題,須從水利視域出發,聚焦消除鄉村貧困現象根源,有機結合國家整體扶貧政策;緊密結合當地特色經濟開發,創新收入點;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實施,科學規劃,把握重點,整體推進,對水利問題嚴重地區,重點關注傾斜扶持,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布局建設。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改善優化水利設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近年,不少地區采用適宜當地特點水利工程建設和水資源利用方式,合理規劃推進水利事業和水利產業融合,促進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寧化縣2012年來,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引進社會資本1.5億元,流轉承包水土流失地治理,發展特色產業油茶8.7萬畝、茶葉1.8萬畝、象草0.35萬畝,建成當地水保扶貧示范基地。(3)多措舉并,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來,盡管扶持鄉村項目資金逐步擴大,但仍遠難滿足鄉村建設巨大需求。尤其一些重大水利項目,因投資大、工期長、施工環境差、工程技術復雜,資金需求巨大。各地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積極向上爭取上級水利資金,投入公益生態水利建設;推進水利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建立激勵機制,發動社會各界關注水利建設,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運用市場手段,鼓勵和引導農民大戶、各類經濟主體、多種所有制參與水利開發建設,擴大社會資本投入。充分吸納當地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增加就近就業,助力水利扶貧攻堅。(4)問計于民。提高社會積極性參與度。貧困鄉村教育條件有限,當地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新政策形勢正確認識。要廣泛宣傳,持續動員廣大群眾參與水利扶貧建設。部分實施的水利建設,由于缺乏與當地交流、吸收意見建議,工程效益發揮不好。因此,要開展政企群眾互動,問計于民,不斷提高水利扶貧認識,強化群眾參與熱情,順利推動水利扶貧建設促進鄉村振興。(5)立足現實,建立水利精準扶貧模式。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主要通過當地特色產業、生態環境保護、易地搬遷等途徑實現。建設美麗鄉村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促進鄉風文明重要途徑。要圍繞水利事業與地方產業融合、生態環境建設、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精準定位水利扶貧切入方式。緊盯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合理配置資金,加強水利工程助推特色種養加工,發展產業增加就業增收;重視生態保護治理脫貧,透徹研究相關扶持政策,以水利工作促進生態保護治理;聚焦異地搬遷扶貧,用好易地搬遷資金,切實解決安置區水利設施配套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合理部署水利工程,助力鄉村脫貧致富。(6)盤活存量,實現水利工程長期效益。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構建長效機制,加強項目申報建設全過程和資金監管,專款專用,大力盤活水利資產存量,提升工程綜合效益。加快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厘清產權結構,落實責任主體;優化農業水價體系,實施針對性水價補貼;創新工程管護機制,落實運行維護經費。擴大財政資金對防洪抗旱、水生態資源環境等公益性工程支持范疇,深入實施水利扶貧建設改革發展,決勝脫貧攻堅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4結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社會大眾越來越高關注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發展潛力活力被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國家以水利為核心的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政策,對水利工程投入加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新形勢,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水利扶貧戰略意義與基礎性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各司其職,把水利作為改善鄉村發展有效措施,完善鄉村水利扶貧方案規劃與項目儲備,深入實施水利扶貧建設,擴大鄉村振興支持,推進貧困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董明銳,王俊海.強化工作指導實施嚴格監管扎實推進水庫移民和水利扶貧工作——訪水利部水庫移民司司長唐傳利[J].中國水利,2018(24).
[2]趙擁軍.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J].河北水利,2019(01).
[3]本刊編輯部.全力打好水利扶貧暨深度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J].河北水利,2019(03).
作者:張菊珠 單位:寧化縣水資源水政站
- 上一篇:水利行業標準報批稿常見問題及措施
- 下一篇:學術期刊選題策劃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