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情感教育論文2篇

時間:2022-01-11 09:43:59

導語:初中數學情感教育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數學情感教育論文2篇

第一篇

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思維性,客觀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有效調動情感教育的因素,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教師要高度重視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要求,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有意識地調動和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其學習動機,培養其學習信心,實現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教學研究表明,教育對象的心理發展變化規律,特別是教育雙向心理、情感的互動情況,將對教育效果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當教育者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和被教育者的良性情感交流,雙方形成相處和諧、情感共識、心理共鳴、行為相容時,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師要精心設計情感教育

數學教師應做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形象大使”,情感的圣火首先應在教師身上點燃。數學教師要將自己對數學學科那份特別的情緣,傳遞給一位位渴求知識的學生,實現“以情傳情”、“以情喧情”、“以情育情”,用情感的帆船承載滿倉知識,演繹精彩的課堂教學。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的情感不僅影響著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對學生的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學過程既是進行知識性學習,也是進行情感性學習。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釋放出對教育工作的滿腔熱忱,其良好的情緒會帶來生動活潑和愉快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地作用。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為學生的未來學習、終身學習中種下了具有生命活力的種子。”因此,教師應重視自身的專業的成長和思想健康,教師樂教、善教,才能“以情感驅動情感”,使學生走上樂學的道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準備,精心設計,以情感的促成、發展、升華為脈絡,把知識、技能、態度,體驗有效地裝載到情感變化的脈絡上。實施情感教學首先要力求做到“未有曲調先有情”,創設有效的教學情景。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把握好情感的跌宕起伏,讓一曲曲情感的激蕩深深敲打著學生的心靈、一個個情感發展的造型在激情演繹中誕生,既要有擊浪排空的情感升騰,也要有溫潤如玉的情感綿延。教學結束時回望情感演化,山巒疊峰、層林盡染,學生激動的悅色蕩漾在學習能力提高、教學目標完成的反饋中,教學小結時回扣情感目標,反思中完善情感目標,有效教學在一列列情感發展的快車上駛向未來的教育和學習中。

三、教師要有效組織情感教育

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主要表現在學習的興趣和動機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腦處在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活動。新課標下教師應該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培養他們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學生對學科喜歡的程度,主要看該學科內容是否有趣、有用以及對教師是否喜歡等因素。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和發揮各種情感因素的作用,使認知和情感有機協調、水乳交融,引起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讓學生主動、輕松、愉快的掌握知識,從而使數學教學成為學生真正向往的積極愉快的活動。此外,要注重教材的二次開發,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靈活運用教材,要善于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成功的體驗,使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愿望得到滿足,使即時興趣向穩定興趣轉化,用學生心境換取學生的內部需要,產生相應的情感。教師是愛的使者,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師要巧妙利用情感教育的遷移性、感染性、情境性、自主性、可導性,深刻挖掘情感教育的積極因素,努力探索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益,增強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馬海河 單位:澄江縣第九中學

第二篇

【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其身心素質在快速成長和變化過程中,如果教學工作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感體驗來開展,那么整體的教學效果就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素質教育對于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教師要想更好地落實相關教學目標,就必須提高對情感教育的重視工作,幫助學生打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心態,進而更好地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感教育;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既包括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又包括學生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在新課程要求下初中數學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著重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個性品德素質和審美素質.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初中數學中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講授,其更是教書和育人的統一和整合.在開展日常初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人性化的手段來開展教學工作,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地研究和挖掘情感教育.通過教育的開展,可以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自身行為和思想意識,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品質和習慣,從而真正成為優秀的人才.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過程,情感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減少學生成長過程中思維習慣出現偏差等問題.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的策略

第一,加強對教材的挖掘.情感教學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且較以往傳統數學的教學工作來說,其更加關注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并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與方法.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對于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內容,創造性地運用教材知識,充分地讓情感教育與數學課堂教學相融合,讓學生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進行“有理數的加法”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實際生活中蓋房子的問題,通過將蓋房子中水泥物料等數量變化計算,讓學生了解實際生活中常識的同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深度,提高課堂知識的掌握效果.第二,提高學生對數學內在美的關注.數學這一門學科其具有深厚的內在美,并且很多知識內容中都包含了美學因素.在開展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意識進行引導,讓學生發現數學的深刻內涵,感受到數學中的美學因素.例如,實際生活中有一個著名的黃金分割點的概念,很多生活中的設計都采用了這一黃金比例來設計,這就是數學中美感的一個較為常見的體現.通過列舉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的密切,并且讓學生提高自身對于數學的興趣,豐富學生數學常識.提高學生對數學內在美的關注,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實施情感教學的重要途徑.第三,通過數學與日常生活、其他學科的聯系.數學是具有豐富聯系的,在強調內部聯系的同時,還必須重視與外界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生活,恰當的把數學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其他學科中的廣泛應用:可以用于生產生活、環境保護、國情國策、市場營銷、社會熱點、新聞事件、現代時尚等方面的問題為背景,內容涉及理化生、政史地等各個學科.例如大到水電費、通訊費等的函數問題;交通路徑、彩票抽獎、風險決策等的概率統計問題;小到水管截面為圓形等,鼓勵學生注意數學應用的事例,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原來就來自身邊的現實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問題的有利武器,以加強數學源于生活的思想教育.第四,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提高評價的針對性與客觀性,避免統一性評價所帶來的過于僵化、死板以及不客觀的后果.采用多元化的評級方式,可以讓學生的特點和不足得到準確的暴露,并且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提高后續教學過程的針對性.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都有所不同,多角度的評價可以以多重標準,對于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進行衡量,有效地提高了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另外,教師也要在評價的過程中,對于學生要從情感角度進行不斷的鼓勵,提高學生的信心,讓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完成對自身的反思,引導學生健康、積極地成長與進步.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情感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提高教學效果,適應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關鍵.情感教育的實施,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學習中.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豐富,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內涵,這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

[1]王宗斌.情感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J].2009(3).

[2]陳茂波.中學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嘗試.新課程:教研版[J].2009(5).

作者:史崢遒 單位:溧陽市燕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