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1-13 09:54:46
導語:微課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考指揮棒的指引下,教師先講,學生后學的講練結合式教學是高中數學的常用教學模式,在高中問很多學生學到了什么,基本上的回答無非是幾個公式、定義等。這就與數學的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標相違背。然而當翻轉課堂進入中國后,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多地方被顛覆,教師可以先做好微課件,學生在家通過各種方式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互動的場合,如:解答疑惑、知識應用等,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高中學生真正的學點數學。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應用;提高能力
“教師講,學生學”已經是我國的教育中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下,怎樣讓學生真正的學點數學?隨著“翻轉課堂”、“可汗學院”、“視頻公開課”、“混合學習”等教育創新項目的發展,微課迅速成為全球教育界熱捧的議題。教師可以先做好微課件,學生在家通過各種視頻學習,教師根據監測的學習情況,可以針對性地備課,在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種來源于國外的教學模式,如何在既可以應對高中的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又讓學生真正的學點數學,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微課的基本特征
微課只講授一兩個知識點,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看似沒有系統性和全面性,許多人稱之為“碎片化”,但是微課是針對特定的目標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的,一個微課自身仍然需要系統性,一組微課所表達的知識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課的特征有:
1.主持人講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鏡,可以話外音。
2.流媒體播放性。可以視頻、動畫等基于網絡流媒體播放。
3.教學時間較短。5~10分鐘為宜,最少的1~2分鐘,最長不宜超過20分鐘。4.教學內容較少。突出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技能點。
5.資源容量較小。適于基于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
6.精致教學設計。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7.經典示范案例。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
8.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
9.制作簡便實用。多種途徑和設備制作,以實用為宗旨。10.配套相關材料。微課需要配套相關的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
二、微課下的幾個轉變
1.角色的轉變。傳統的教師角色給人們留下的不外乎是威嚴、權威的教師形象,教師是課堂絕對的統治者,只要教師說的就是對的,教師的要求一定要做到。這種角色觀是與新課程相抵觸的,教學是對話與知識的建構活動,而微課就是在構建主義理論的支撐下變先教為先學,一切教師的教都要服務于學生的學。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思維實踐活動,總結出一般規律,然后再利用規律進行實踐,這也符合了學生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哲學原理,從而詮釋了教師的教是讓學生真正的學。
2.教學模式的轉變。微課堂注重的是課堂的互動,在數學微課程的設計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與點撥,不斷滲透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數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真正的學點數學,同時,微課也是一門完整的課,不僅僅是微視頻的呈現,學校還要加強硬件設施,不斷完成教學支持服務,增強師生之間在線同步異步交流工具的開發與利用,讓學生的學習無處不在,使課上的正式教學與非正式教學有機統一。
3.對問題設計的轉變。在微課中,要注意設計一些能夠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短小精悍的微問題,促使學生的深層次思考。無論是對數學知識的講解還是數學思想方法的闡述,都是不斷解決數學教學中的微問題。把微課引入高中數學教學,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提升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課程微化,不能讓微課取代課堂教學,還要利用課堂使內容整合,使零散的內容系統化。微課是現代教學的發展趨勢,但不能把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取而代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運用,才能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學。
作者:邱瑜霞 單位:貴州省甕安二中
- 上一篇: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探究農村金融發展
- 下一篇:應用能力培養的金融學實驗教學分析